究竟谁对谁错?德国美因兹大学体育经济学教授,奥运经济学学者,现在北京体育大学管理学员担任客座教授的蒲豪戈(中文名)对自由亚洲电台记者表示,这取决于统计和计算的方法和范围问题。蒲豪戈教授认为,23亿美元也好,420亿美元也好,这不是问题的所在;现在有人批评中国花费巨资办奥运不值,太奢侈,其观点站不住脚:
"只有少数为奥运投资修建的设施,在奥运会后作用不大,然而象北京这样的大都会需要为奥运兴建设施。如果北京是个人口不足100万的小城市,北京奥运就会显得昂贵,得不偿失。通过举办奥运北京会,拥有象巴黎跟纽约那样广泛认可的地标建筑,基础设施会更好,更有效,那样长期的效果已经超出了经济上应有的效益。"
蒲豪戈认为,北京奥运的花费不只23亿美元。如果说是23亿美元,那可能只是与奥运直接相关的费用; 虽然如此,北京奥运的投入长期而言会对北京,乃至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产生积极的作用。不过,旅居美国的中国问题观察人士方觉不同意这种看法:
"中国不是美国,美国的国民收入是三万多美元,中国是两千美元,相差了将近20倍。不能以美国花了多少钱,中国似乎花同样的钱甚至花得更多就是合理的。这种比较是荒谬的。"
方觉认为,北京奥运至少花费数百亿美元。《华尔街日报》420亿美元的数据来自中国政府下属的奥林匹克研究中心所做的估算。其中,奥运设施与运作开支仅占人民币318亿元,另有人民币713亿元用于治理环境。奥运总支出的绝大部分,约合人民币1,800亿元用在了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方面。不过,蒲豪戈坚持认为,用于基础设施投入的经济回报绝对不能考虑短期经济回报。蒲豪戈通过举例来说明基础设施投入的作用:
"这就像你购买一台新机器,希望通过加工制造第一批货就收回成本,这样的计算是不对的,因为购买机器的成本可以在未来30年折旧来收回成本。同时,机器的使用一直可以盈利。北京奥运的基础设施未来可以用30年,同样道理,你不能希望立刻收回成本。"
说到为北京奥运所建基础设施的投资回收问题,方觉表示:
"基础设施的回收需要一个时间。中国不但需要办奥运会,还需要解决它的扶贫问题、救灾问题、教育费用过高问题、医疗保障十分匮乏的问题,这方面中国政府所花的钱太少太少了,而奥运会的所谓面子钱花的太多太多了。"
至于北京奥运究竟花了多少钱,真实的数据目前很难得出。美国中国问题专家裴敏欣针对北京奥运指出,从政治角度来说是值得的,但从经济角度来看则不划算,因为中国政府的支出原则历来是政治优先,经济其次。中国在不少官员中流传着这样的话:奥运是个筐,什么都往里装。既然什么都往奥运这个筐中装,23亿美元肯定装不下。
以上是自由亚洲电台记者闻剑的采访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