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哥,请问您最近做不做股票?"有股民最近反应,经常接到类似的神秘"有偿荐股"电话,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电话那头的"炒股顾问"就开始极力怂恿接电话者成为"有偿荐股"服务的客户,内容无外乎炫耀所谓的"内幕消息""包赚不赔"等等。
最近的股市:股指屡创新低,沪深股指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至今跌幅均已超过50%,仅6月份,沪深股指就双双下跌超过20%,众多投资者深套其中。与此同时,每个交易日,两市仍有一些股票走出令人眼馋的涨停,或上演让人心惊肉跳的涨跌起伏,扑朔迷离,广大股民难以捉摸......
正当众多股民深陷股海,期冀有一根救命稻草时,一些神秘的"炒股顾问"又开始粉墨登场了......
神秘电话打来,说要助您"解套发财"
"大哥,请问您最近做不做股票?"有股民最近反应,经常接到类似的神秘"有偿荐股"电话,在得到肯定回答后,电话那头的"炒股顾问"就开始极力怂恿接电话者成为"有偿荐股"服务的客户,内容无外乎炫耀所谓的"内幕消息""包赚不赔"等等。
记者通过电话暗访的方式咨询几位"炒股顾问",了解到此类"有偿荐股"的具体操作方式:投资者与"顾问"达成某种协议,而后"顾问"通过电话或手机短信通知投资者操作某只股票的时间、价位,"顾问"称,收益一般能在10%以上。
令人疑惑的是,电话那头的"顾问"并不急于兑现荐股费用,"等您赚钱了,我们才收费,不赚钱就不收钱。" 据了解,荐股费用从投资者收益中按比例分成,分成比例介于30%-50%之间。
乍听起来,这种投资方式比普通的开放式基金划算。一方面,普通的基金无论赚还是赔,都要收取相关管理费用,而这种荐股只有获得收益时才收取费用;另一方面,投资者只是按照"顾问"的指导操作,并不需要将资金交给"顾问"托管,似乎也没什么风险。
相较而言,"顾问"反倒处于不利位置:一方面,双方达成协议相对简单,对投资者不具强约束力;另一方面,"顾问"难以真实掌握投资者投资仓位,投资者获得收益后无需按真实收益分成,"是不是真实报告收益,只能靠投资者自觉。"当被问及如何维护自身利益时,"顾问"如是说。
"包赚不赔":真有如此好事?
真有如此好事?一位证券业内人士为记者解惑:处在"顾问"的位置,同样1只股票,对1000名投资者推荐"买",对另1000名投资者建议"卖",无论这只股票是涨是跌,对"顾问"而言都有一半获得荐股费用的机会,"这就是一个简单的概率游戏"。
"包赚不赔?除非他是仙。"业内人士表示,跟随操作的投资者很可能因不专业的荐股而蒙受损失,事实上,有关投资者轻信所谓"炒股高人",跟随操作而蒙受巨额损失的事例已时时见诸报端。
"对‘顾问'而言,要做的就是通过电话做宣传,多拉一个投资者,就多一份收取荐股费用的机会:‘顾问'确实是‘包赚不赔'。"业内人士表示,也不排除"顾问"具备一定的投资咨询能力,但这样做,是否合法还需探求。"总之,‘顾问'是没什么操作风险的。"
涉嫌违法:专家提醒股民警惕"有偿荐股"
记者就相关情况咨询了相关法律专业人士,上海柏年律师事务所律师郭晶晶表示,类似的电话"有偿荐股"涉嫌违法:
首先,根据《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等相关规定,从事证券咨询服务的机构和个人,必须先行取得中国证监会授予的证券投资咨询业务资格证书或者证券投资咨询人员执业证书;通过电话、传真、电脑网络等电信设备系统,从事证券、期货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等有偿投资咨询业务,必须经过严格审批,取得中国证监会的业务许可。否则,即构成违法经营。而记者通过查询暗访的"炒股顾问"所属机构,发现这些机构均不在中国证监业协会网站所列出的合法证券投资咨询机构名单中。
其二,证券、期货投资咨询机构及其投资咨询人员,不得以虚假信息、市场传言或者内幕信息为依据向投资人或者客户提供投资分析、预测或建议。此类"有偿荐股"行为,如以所谓的"内幕消息""包赚不赔"等诱人幌子吸引投资者,则可能涉嫌"内幕交易、编造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甚至操纵证券、期货交易价格,情节严重的,可能会涉嫌犯罪。另外,还有可能会涉及欺骗犯罪。
此外,《证券、期货、投资咨询管理暂行办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投资咨询机构及人员不得与投资人约定分享投资收益或分担投资损失。因而,如果相关人员约定要与投资这分享投资收益,其行为也是不符合相关法律规定的。
法律专业人士提醒投资者对此类"有偿荐股"应提高警惕,谨防上当受骗。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转载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