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境外媒体的诸多挑剔,北京该怎么办?是虚怀若谷、闻过则喜;还是我行我素,自以为是,老虎屁股摸不得?颇考验北京是否具有开放与包容的气度。
日前,不少外国媒体报道,北京最近几天在几十米开外都看不清楚鸟巢和水立方,质疑中国如何保证奥运期间的空气品质?对此,北京市环保局副局长杜少中的回应令人如坠云雾中,摸不着头脑。一方面,杜少中反驳相关报导,声称外国媒体发出的一张照片颜色比较灰暗,"这不代表北京空气质量不佳",因为空气质量"不能用肉眼感觉";另一方面,他又毫不含糊地承认,"我们的态度非常明确,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问题。"
以前,针对境外媒体对中国人权、自由等问题的批评,北京当局除斥责这些媒体"别有用心"外,并引述中国谚语"眼见为实",欢迎境外人士亲身到北京来感受一番,见证中国30年改革开放的成果。不过,面对外国媒体刊登北京灰濛濛的照片,究竟是显示北京空气质素依然不如人意,还是说明北京空气质素甚佳呢?依据杜少中的逻辑,外人只能完全听从当局的口径,当局说好就好,"不能用肉眼感觉",个人感受不能作实。
其实,杜少中既然有勇气承认"北京的空气质量确实存在着需要进一步改善的问题",为什么又要反驳外媒的报导?这既显得小家子气,也暴露出"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矛盾异常。
为了确保京奥期间的空气品质,北京政府花了九牛二虎之力,投入数十亿人民币改善环境,还实施单双日汽车行驶与下令污染企业停产。然而,政府可以将恐怖分子抓起来,将破坏分子控制起来,但总不能派出全副武装的军警将老天爷抓起来吧。毕竟人力不能胜天,过去忽略环保的账,也不可能一笔勾销,总要一笔一笔地还。更重要的是,北京不仅应通过奥运展示改革开放的成果,面对境外媒体的挑剔与批评,也大可视为帮助中国进一步改革发展的谏言与推动力。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如此不是更能显示古都的包容与开放的气度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