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时报9日在"亚洲新出口:猖獗通帐"的社论中,批评亚洲各国政府与央行对通帐的威胁太晚觉醒,虽然印度与菲律宾日前已分别升息1码,但仍不足以控制这只巨兽,亚洲各国决策官员须展现更大魄力。
以亚洲当前的经济环境,升息1码后的货币政策仍太宽松,印度的利率升至8.5%,但通帐率已突破10%。马尼拉当局将基本利率调高至5.25%,但通帐站上九年最高的9.6%。
这类实质负利率在亚洲随处可见。瑞士银行说,日本以外的亚洲,通帐率与基本利率的差距平均为1.7%;高盛公司指出,新加坡和中国大陆的实质负利率高达5%上,亚洲决策官员需采取更霹雳手段打击通帐。最常见的作法是允许本国货币对美元升值,并降低进口美国宽松货币政策的需求。
抗通帐战争对已开发国家甚为重要,因为中国大陆和亚洲其他国家不再透过产品贸易出口良性的通缩。
这场战役对亚洲本身也很重要,有些国家早已响起通帐警报,例如,越南5月通帐已升至1992年以来最高的25.2%。虽然备受瞩目的中国消费者物价指数短期可能走跌,但亚洲各国央行在这场抗通帐战役中已先输一局。
国际粮食与石油价格居高不下,亚洲一些政府已被迫放弃或调整燃料补贴政策。除非各国当局展现强烈意志,否则将陷入高通帐预期、薪资上涨,以及物价上扬的恶性循环。通帐高涨明显危及经济稳定、升高政治风险,且将使高成长经济无法获得缓冲,亚洲各国不愿解决通帐实在是匪夷所思。
上周末在俄罗斯圣彼得堡参加国际经济论坛会议的全球企业主管与政府官员认为,即使景气趋缓,各国央行势必要升息,否则起码也要停止降息。前德国副财长、现任德意志银行副董事长的柯赫维泽说:"全球通帐压力令人寝食难安。"国际货币基金(IMF)说,即使各国通力合作,物价短期也不会回跌。IMF第一副总经理李普斯基(John Lipsky)说:"物价不会回跌。现在的挑战是确保不致演变成持续性通帐,或通帐预期恶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