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杨贵妃当年在马嵬坡生死的疑问,清朝及清朝以前的学者没有谁提出过。近代特别是近几年,中国大陆有几位知名的专家学者均认为杨贵妃当年在马嵬坡并没有死,而是辗转逃亡到了日本。因为日本有一些典籍记录了杨贵妃到日本的事迹。现今日本很多地方都有杨贵妃的塑像,甚至还有杨贵妃的墓,杨贵妃的庙等。日本的著名影星山口百惠更是公开承认她是杨贵妃的后代。那么,杨贵妃当年是否躲过了马嵬坡这一劫?真实的情况如何呢?如果日本人不是空穴来风,当年是谁到了日本呢?
首先必须说明的是,笔者对唐朝的历代皇帝及后妃都心存敬仰,包括唐玄宗和杨贵妃。他们两位是唐朝首屈一指的音乐家和舞蹈家;玄宗还是一位文学家和书法家。如果没有他们,《全唐诗》中与其有关的一两千首诗歌可能就不见了,更谈不上有李白的《清平调词》及白居易的《长恨歌》这些流传千古的名篇了。唐玄宗时期的开元盛世及后来的安史之乱,也为后人提供了一个可以说道的、可以借鉴的珍贵的历史经验和教训;而这些经验及教训,是以唐玄宗所受的屈辱及杨贵妃付出生命为代价得来的。
讲杨贵妃的生死之谜,必须先说一说马嵬坡事变中除了杨贵妃之外的几个重要人物,也就是唐玄宗、杨国忠、陈玄礼,并顺带说一下安史之乱的产生之因,唐肃宗即位前后的一些情况。笔者今天所讲的,都是正史中记载的,但却被现代人忽视或误解的事情。
1、唐玄宗
唐玄宗李隆基是一位很有魄力、处事果断,多才多艺的皇帝。史书评他:"性英断多艺,尤知音律,善八分书(类似隶书的一种)。仪范伟丽,有非常之表。(《旧唐书·玄宗上》)"唐玄宗因为是武则天的嫡亲孙子(父亲睿宗李旦为武后亲生),自小就受到武则天的宠爱,三岁被封为楚王,七岁时即出阁(皇子出就封官)。天授三年十月(武则天年号,西元692年),有一天,七岁的玄宗进朝堂议事,当时的金吾将军武懿宗(相当于现在的京城卫戎部队司令,武则天的侄儿)看到玄宗的随从仪仗严明整齐,心里就很妒忌,寻思要上去羞辱他一番。武懿宗还没行动就被唐玄宗挥鞭骂道:"吾家朝堂,干汝何事?敢迫吾骑从!(《旧唐书·玄宗上》)"那意思是说,这是我李家的朝堂,你一个外姓的人敢在这咋乎什么?!武懿宗被玄宗骂得一愣愣的不敢吱声。武则天听到此事后,不仅没有怪玄宗,反而更加宠爱他。
景龙四年(西元710年)六月,唐中宗李显被当时的皇后韦氏毒死,韦氏矫诏称制。当时的临淄郡王、25岁的李隆基与其姑姑太平公主(武则天的女儿)合谋,果断的带兵平定了这起宫廷政变。韦氏死于乱军之中,因她毒死中宗,祸乱宫廷,所以死后被削去皇后的称号,贬为庶人。玄宗的父亲睿宗李旦当时曾抱着玄宗哭着说:"宗社祸难,由汝安定,神祇万姓(天地神灵和老百姓),赖汝之力也。(《旧唐书·玄宗上》)"睿宗说的一点也不夸张,如果没有唐玄宗的果敢,大唐王朝可能要提前断送在韦氏及其党羽的手里,也不可能出现开元盛世了。因此睿宗立其第三子李隆基为皇太子,后来更是逊位给他。用睿宗的话说就是:"除天下之祸者,享天下之福;拯天下之危者,受天下之安。(《旧唐书·玄宗上》)"
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已经意识到自己犯的错误。所以他曾做了一个很果敢的决定,也就是要御驾亲征,让皇太子监国,亲自去平息这场动乱;并下了必死之决心,想提前将皇位内禅给皇太子李亨。据《旧唐书·后妃上》记载:"及禄山叛,露檄数国忠之罪。河北盗起,玄宗以皇太子为天下兵马元帅,监抚军国事。国忠大惧,诸杨聚哭,(杨)贵妃衔土(原义是口含泥土,请求死罪)陈请,帝遂不行内禅。"又见于《旧唐书·杨国忠传》:"玄宗闻河朔变起,欲以皇太子监国,自欲亲征,谋于国忠。国忠大惧,归谓姊妹(杨贵妃的两个姐姐韩国夫人及虢国夫人,此时的秦国夫人已去世)曰:‘我等死在旦夕。今东宫监国,当与娘子等并命矣。'姊妹哭诉于贵妃,贵妃衔土请命,其事乃止。"杨国忠之所以如此惧怕太子,是因为他曾与奸臣李林甫勾结,诬陷及迫害太子的众多亲属。
此事因为杨国忠及杨贵妃的阻挠而没有实行,不然的话,唐朝的历史可能要改写了。因为安禄山惧怕玄宗,本想等玄宗千秋以后才造反,是被杨国忠逼得没办法才提前起兵的。而安禄山起兵叛乱开始也是以"清君侧"杀杨国忠的名义,并不是要推翻大唐王朝。否则也不可能一下子召集了那么多的叛军及一路势如破竹,很快就攻下了潼关,直逼长安。因为经历过开元盛世的老百姓对大唐王朝及玄宗皇帝是有深厚的感情的;这个从郭子仪收复两京,玄宗返回长安时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的感人场面中亦可感受到。当时的朝中上下,主要就是恨奸臣误国。杨国忠做了很多坏事,只瞒了玄宗一人;有些事情可能杨贵妃都不知道。试想想看,如果你是唐朝的官兵,在跟安禄山的叛军打仗的时候,你的底气肯定不足;因为安禄山刚开始打出的旗号是杀杨国忠。你心里可能会想:这个杨国忠我都想杀他,太坏了。
《旧唐书》的作者史学家刘昫在评论唐玄宗的政教得失时有非常精辟的见解(括号中是笔者加的注解):
史臣(刘昫自称)曰:孔子称"王者必世而后仁"(古代三十年曰世,谓必三十年仁政乃成也。此言用于玄宗相当贴切)...... 我开元之有天下也,纠之以典刑,明之以礼乐,爱之以慈俭,律之以轨仪(法则,仪制)。黜(罢免)前朝徼幸(侥幸)之臣,杜其奸也;焚后庭珠翠之玩,戒其奢也;禁女乐而出宫嫔,明其教也(这几句及以下几句都是讲玄宗即位之初戒奢务俭,勤政爱民的事情);赐酺赏而放(放弃)哇淫(鄙俗淫靡),惧其荒也;叙友于(兄弟之间的友爱之义)而敦骨肉,厚其俗也;蒐兵(操练兵马)而责帅(谓下属有罪,要处分统帅),明军法也;朝集而计最(谓皇帝召集朝臣,每年或每三年考绩官员的从政得失),校吏能也。庙堂之上,无非经济之才(没有不是治国安邦的人才);表著之中,皆得论思之士......贞观之风,一朝复振。
(以下几句讲开元时期的盛况)于斯时也,烽燧不惊(谓边境安宁),华戎同轨(谓国家统一)。西蕃君长,越绳桥而竞款玉关(实谓万国来朝之盛况);北狄酋渠(北方少数民族的首领),捐毳幕(游牧民族居住的毡帐)而争趋雁塞(雁塞在今陕西汉中一带,此句与上句意思相同)。象郡、炎州之玩,鸡林、鳀海之珍,莫不结辙于象胥(象胥是官名,古代接待四方使者的官员。此句讲万国来朝进贡),骈罗于典属。膜拜丹墀(谓皇帝的宝座)之下,夷歌立仗之前(夷人在皇帝的车仗前唱着颂歌),可谓冠带百蛮,车书万里(谓大唐天下文字相同,制度划一)......于时垂髫之倪(儿童),皆知礼让;戴白之老(头戴白发,此处形容上年纪的老人),不识兵戈。虏不敢乘月犯边,士不敢弯弓报怨。"康哉"(歌颂太平盛世之辞)之颂,溢于八纮(八方极远之地,泛指天下)。所谓"世而后仁",见于开元者矣。年逾三纪(古时每纪是十二年,三纪是三十六年),可谓太平。
於戏(呜呼)!国无贤臣,圣亦难理;山有猛虎,兽不敢窥。得人者昌,信不虚语......开元之初,贤臣当国,四门(指帝王宣明政教的明堂之门)俱穆,百度(百事,谓各种制度)唯贞,而释、老之流,颇以无为请见。上(玄宗)乃务清净,事薰修(谓焚香赞礼神佛,修养身心),留连轩后(黄帝轩辕氏;此处泛指古代圣贤)之文,舞咏伯阳(一说是老子的字;此处借指老子等道家学说)之说,虽稍移于勤倦,亦未至于怠荒。俄而朝野怨咨,政刑纰缪(错误及荒谬),何哉?用人之失也。自天宝已还,小人道长。如山有朽坏,虽大必亏;木有蠹虫,其荣易落。以百口百心之谗谄,蔽两目两耳之聪明,苟非铁肠石心,安得不惑!而献可替否(进献可行者,废去不可行者。谓对君主进谏,劝善规过),靡闻姚、宋之言(此处指开元时期唐玄宗任用姚崇、宋璟、张九龄等贤臣为相);妒贤害功,但有甫、忠(李林甫、杨国忠)之奏。豪猾因兹而睥睨(奸猾之徒因此而得势),明哲于是乎卷怀(明哲之士因此而藏身隐退),故禄山之徒,得行其伪。厉阶(祸端)之作,匪降自天,谋之不臧(不善),前功并弃。惜哉!(《旧唐书·玄宗下》)
看了刘昫的这段精彩评论,我想各位读者对唐玄宗的了解、开元盛世的由来,以及安史之乱的产生原因应该有更深刻的认识。
中国大陆的一些学者在谈到安史之乱时,皇太子李亨在灵武登基,是为肃宗。都说这是李亨在夺权,搞政变。其实这是没有很系统的了解唐朝的历史、中国古代的文化及习俗。在中国古代,并不是每个皇帝都眷恋皇位。
上古时期的尧、舜均有禅位之美德;也就是皇帝年龄大了,提前将皇位传给自己信得过的人;也有把皇位传给比自己更有能力的人。唐·刘知几《史通·疑古》云:"尧知子丹朱不肖,故有禅位之志。"周朝时期的泰伯因为三让天下而被孔子称为"至德"。故隋恭帝逊位于唐高祖;唐高祖禅位于唐太宗。唐睿宗更是因为两次登基、三让天下而创历史记录。司马光曾称赞说:"相王(睿宗)宽厚恭谨,安恬好让,故经武(后)、韦(后)之世,竟免于难。(《资治通鉴·唐纪二十四》)"
我们前面讲了安史之乱爆发后,唐玄宗就想御驾亲征并内禅皇位给太子李亨,让皇太子监国。只是因为杨国忠及杨贵妃的阻挠而没有实行。唐玄宗入蜀后,在李亨尚未登基之前又曾发罪己诏告示天下,痛责自已的过失:"朕以薄德,嗣守神器(继承并保持皇位),每乾乾惕厉(常警惕谨慎),勤念生灵(苍生),一物失所(一件事情处置失当),无忘罪己(不忘记找自己的过失)。聿来四纪(48年),人(人民)亦小康,推心于人,不疑于物。而奸臣(李林甫、杨国忠)凶竖(安禄山、史思明),弃义背恩,割剥黎元(黎民),扰乱区夏(华夏),皆朕不明之过也。(《旧唐书·玄宗下》)"此诏书写得极为诚恳。
马嵬坡事变后,玄宗留太子李亨在后宣谕百姓,当时有很多官员及百姓都愿意跟随皇太子讨贼并伺机收复长安。玄宗看到大家对太子的拥戴,不仅没有妒忌,反而认为这是上天给予的启示,令太子留下。所以太子后来没有跟随玄宗入蜀。据史书记载:"车驾将发,(玄宗)留上(肃宗)在后宣谕百姓。众泣而言曰:‘逆胡(安禄山)背恩,主上播越(流离失所),臣等生于圣代,世为唐民,愿戮力一心,为国讨贼,请从太子收复长安。'玄宗闻之曰:‘此天启也(这是上天给予的启示)。'乃令高力士与寿王(李)瑁送太子内人(此处指宫女)及服御等物,留后军厩马从上(肃宗)。(玄宗)令(高)力士口宣(宣口谕)曰:‘汝好去!百姓属望,慎勿违之。莫以吾为意。且西戎北狄,吾尝厚之,今国步艰难,必得其用(应该向他们借兵来度过难关),汝其勉之!'(《旧唐书·肃宗纪》)"
天宝十五年(西元756年)七月,皇太子李亨到达灵武(今宁夏灵武市),在此之前经过甘肃平凉时,就有"彩云浮空,白鹤前引,出军之后,有黄龙自上(李亨)所憩屋腾空而去。"等祥瑞出现。裴冕、杜鸿渐等官员劝李亨登基,原话是这样说的:"今寇逆乱常,毒流函谷(借指中原),主上倦勤(谓玄宗已厌倦于政事的辛劳)大位,移幸蜀川。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万姓颙颙(期盼),思崇明圣,天意人事,不可固违。伏愿殿下顺其乐推(乐意拥戴),以安社稷,王者之大孝也。"裴冕等人说的很有道理,安史之乱发生后,特别是杨贵妃死于马嵬坡,玄宗确实已经"倦勤大位",更对能否回长安不抱什么指望。而皇太子李亨既然临危受命主持复兴大唐,收复河山之大计,有很多必须诏示天下的事情,及重要大臣的任免等,依唐律由不得太子做主。而玄宗又远在蜀地,所以是"江山阻险,奏请路绝,宗社神器,须有所归。"太子的登基为势在必行。但李亨刚开始还推辞说:"俟平寇逆,奉迎銮舆(此处指玄宗车驾),从容储闱(东宫),侍膳左右(此处意思是事奉玄宗),岂不乐哉!公等何急也?"裴冕等人又六次上表,"辞情激切,上不获已(不得已),乃从。"(以上引号中内容均摘自《旧唐书·肃宗纪》)肃宗即位后,更是在第一时间派使者将此事具册禀告玄宗。
玄宗在成都得知灵武使传来的消息后,"上皇(玄宗)临轩册(册封)肃宗,命宰臣韦见素、房琯使灵武,册命曰:‘朕称太上皇,军国大事先取皇帝处分,后奏朕知。候克复两京(东京洛阳、西京长安),朕当怡神姑射(如神仙那样怡养身心),偃息大庭(在朝廷中敛藏退息)。'"(《旧唐书·玄宗下》)史书中并无记载唐玄宗听说唐肃宗即位后有什么不愉快。
唐朝的历代皇帝都天性至孝,从唐太宗、唐玄宗到唐肃宗都不例外。在中国古代,从普通百姓到皇帝,都遵循《礼记·曲礼上》的规定而"昏定晨省",这是中国古代当子女侍奉父母的日常礼节。谓晚间安排床衽,服侍父母就寝;早上省视问安。唐玄宗在蜀川时,每次唐肃宗有表疏到来,都要详细询问使者有关肃宗的日常生活情况;有一次玄宗得知肃宗因为不能"晨省"尽孝道而经常哭泣时,玄宗写了一篇非常感人的诰书给肃宗,笔者初读《旧唐书》,看到此节时,曾被感动得流泪,现恭录出来与各位读者分享:
至和育物(天地之间祥和之气孕育万物),大孝安亲(至孝的行为是让父母安宁及奉养父母),古之哲王(圣明的君王),必由斯道(都是这样做的)。朕往(以往)在春宫(东宫;此处指当太子的时候),尝事先后(先皇),问安靡阙(从来没有缺少),视膳无违。及同气天伦,联华棣萼(同宗的兄弟们),居尝共被,食必分甘。今皇帝(肃宗)奉而行之,未尝失坠(缺失),每有衔命(表疏)而来(每次要进表疏到四川给玄宗时),戒途(准备妥当)将发(出发),必肃恭拜跪,涕泗涟洏(泪流涟涟),左右侍臣,罔不感动。间者(这期间)抱戴(瑞徵)、赤雀(瑞徵)、白狼(瑞徵)之瑞,接武荐臻(接踵而来或出现),此皆皇帝圣敬之符,孝友之感也。故能诞敷(遍布)德教,横于四海,信可以光宅寰宇,永绥(安抚)黎元者哉!其天下有至孝友悌行著乡闾堪旌表者,郡县长官采听闻奏,庶(希冀)孝子顺孙沐于玄化(圣德教化)也。
至德二年(西元757年)九月,郭子仪收复两京。十月,肃宗回到长安,饱受贼人蹂躏的长安士庶涕泣哭拜于道旁,曰:"不图复见吾君!"肃宗亦为之感恻。由于太庙(大唐的宗庙,供有大唐历代帝王的神主位)被贼人焚毁,肃宗素服于太庙处哭了三天,才入住大明宫。十二月,玄宗回京时,文武百僚、京城士庶夹道欢呼,靡不流涕。当时历代帝王的神主位权移于大内的长安殿,玄宗先至殿中向先代帝王请罪,才入住兴庆宫。
《旧唐书·肃宗纪》在述及肃宗见到玄宗回长安时有这样一段记载:"上(肃宗)匍匐捧上皇(玄宗)足,涕泗呜咽,不能自胜。遂扶侍上皇御殿,亲自进食(肃宗亲自给玄宗进奉食物);自御(牵)马以进,上皇上马,又躬揽辔而行,止之后退。上皇曰:‘吾享国长久,吾不知贵,见吾子为天子,吾知贵矣(我当皇帝很长时间了,自己不知道珍惜和宝贵,现在看到自己的儿子当了皇帝,才知道珍贵啊)。'"
(待续)
看中国首发 欢迎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