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楼下爱国愤老们的表演,真是好笑,“金盾工程”、中宣部的黑手都把人的嘴巴给缝上、眼睛给蒙上了,还有人口口声声的“比如媒体的公开采访,全程直播”,多情如此,引无数愤青竞折腰。
我算是这个论坛最早转发中国大地震消息的,基本上在地震爆发1个小时多一点,就发在本坛;几天来,神经高度集中在这场世纪灾难上,一有空就目不转睛盯着屏幕,对灾民和孩子的惨状常常泪流满面,对豆腐渣学校建筑气的是咬牙切齿,骂声不断。
可是,身在海外,除了捐款,我们还能干点什么?
几天来,我感同身受了中宣部黑手在平面媒体的杀机,金盾工程在网络世界的信息屠戮,许多灾后48小时内可以看到的信息都,都被删除的干干净净,平面报纸类媒体则在仅仅两天的地震报道自由之后,又重新被圈养起来。楼下海贝珠转载的文章:南方都市报:抗震救灾应有公民的身影,固然写的不错,但大震之后,在自由世界本该言论纷纷、多元而不是思维理性的时候,勉强打个擦边球的南都老总要是听到海贝珠的如此赞美,不知道该是高兴,还是哭笑不得。
仅仅不过2-3天,地震中被震蒙了的新闻黑手党迅速醒过劲来,又重新面露狰狞,又重新丧失人性;既要把地震天灾“坏事变好事”让老百姓“感谢党、感谢政府”,也要封杀因大灾而曝光了的人祸真相。而这一套还真是管用,一大群国内外的嗷嗷待愚的愚民老中青,竟然还能喊出“多难兴邦敁地震激发民族潜力”这种政治至上、恶毒而没有人性的语录,真不知道是无耻还是无知,或两者兼具。
四川大震夺取了无数中国人的生命,信息黑手剥夺了无数中国人的知情权,地震5天之后、死亡两万之后,让我为中国和中国人的不幸,流一滴泪,点一盏灯,祈祷一声:愿未来的中国,再也没有天灾和人祸。
附录
李长春看望慰问抗震救灾新闻工作者
新华网北京5月17日电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16日深夜先后来到新华社和中央电视台,代表党中央、国务院和胡锦涛总书记,看望慰问抗震救灾新闻工作者,向奋战在抗震救灾宣传报道第一线的全体同志致以亲切的慰问和崇高的敬意。他强调,宣传思想战线要坚决贯彻中央决策部署,发扬不怕疲劳、连续奋战的优良作风,急灾区人民之所急,想灾区人民之所想,全力以赴抓好抗震救灾宣传报道工作,为夺取抗震救灾斗争的胜利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思想保证和舆论支持。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书记处书记、中宣部部长刘云山一同看望慰问。
16日晚11时30分,李长春来到新华社总编室,通过视频与四川抗震救灾报道前方指挥部的记者见面通话,了解一线采访报道工作的具体情况。随后,他又来到新闻信息发稿中心,与正在值班的编辑记者亲切交谈。17日零时20分,李长春来到中央电视台,先后到新闻中心、播控中心、海外新闻中心,看望紧张工作的编播人员,与正在四川都江堰地震现场采访的记者连线通话,向他们表示亲切慰问。李长春动情地说,四川汶川发生强烈地震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亲赴灾区指挥抗震救灾,全国上下迅速行动,展开了一场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的伟大斗争。这场斗争展现了中华民族伟大的民族精神,展现了中国人民昂扬的精神斗志,展现了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越性,展现了我们党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光辉形象。为了展现这一切,新闻工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努力,抗震救灾斗争取得的进展,凝聚了广大新闻工作者的心血和汗水。在过去的五天里,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广大新闻工作者不畏艰险、不怕牺牲,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他们的身影,涌现了许许多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实践证明,广大新闻工作者经受了考验,没有辜负党和人民的期望和重托,是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硬,党和人民完全可以信赖的队伍。
李长春强调,当前,抗震救灾工作已经进入关键阶段,任务十分艰巨。宣传思想战线要广泛深入地宣传党中央、国务院关于抗震救灾的一系列重大决策部署,全面及时地报道抗震救灾工作的最新进展,宣传灾区各级党委政府全力抢救和妥善安置受灾群众的具体措施,宣传人民解放军指战员、武警部队官兵、公安干警为抢救人民生命冲锋在前、连续奋战的感人事迹,宣传灾区群众互帮互助、舍己为人的精神风貌,宣传全国各地和社会各界全力支援灾区的实际行动,深入挖掘和充分展示中华民族万众一心、共克时艰的伟大精神力量,唱响举国上下团结一致、不畏艰险、顽强斗争、敢于胜利的主旋律。
凌晨1时30分,李长春离开中央电视台。他叮嘱随行的中央新闻单位领导,一定要关心爱护奋战在采访报道第一线的同志,适时轮换休整,保障他们的身体健康和安全,为他们顺利开展工作创造有利条件。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来稿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