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觉:错过时机,前景堪虞

胡温救灾的失误与隐忧

发表:2008-05-16 12:2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汶川地震救灾的"黄金72小时"过去了,有论者为温家宝唱赞歌,愚意以为并不恰当。温年逾花甲,风尘仆仆奔走于灾区第一线,"没有功劳,也有苦劳",无可否认。但平心而论,其失误亦有目共睹。这当中未必责任在彼,可能属第一把手胡锦涛之故。遂合而议之。

概括而言,主要有二:一是空运太迟;二是拒绝外援。从而令许多本来有可能拯救的生灵丧失了机会。此皆不足为训。

据报导,温家宝14日晚上在前往广源的火车上决定,增调60架军用直升机和30架民航直升机,用于救灾。此前只有 20架。而15日晚上香港无线电视报导,仍有20多个乡镇未与外界取得联系。以平均每个乡镇1500人估算,也就是说,至少尚有30000人未能获得急需的救助。可见早就应该增调直升机。

当然,在中央军委没有任何职务的温家宝,肯定是无权调动军方的飞机的。民航飞机他能否调动也难说。所以,14日下午他在汶川映秀镇慰问灾民时,说的是"正在想方设法,调运飞机,还要加大运量"。表明尽管当时他已意识到空运之重要,但只有建议权,不是由他说了算。

这里有个问题,那就是12日下午最高层决定全力救灾时,包括胡锦涛在内,似乎无人对汶川地区道路全毁的情况有思想准备。地质系毕业的温家宝对此全无考虑。他们大概都以为,可以"照过去方针办",采用32年前唐山救灾的人海战术即可奏效。

殊不知川北山区与华北大平原根本不同,十万大军在地震后的高山深谷步履维艰。就算好不容易到达灾区,赤手空拳也难以救人。因此,从一开始,就应该将空运通信人员`医疗人员,空投救援物资包括挖掘设备与工具,作为优先采用的救灾手段。

所以,当从北面向汶川开进的部队由于行动受阻而电告温家宝时,温竟生气地说"我不管你们用什么办法,我只要拯救那里的10万人"(大意)。这种态度是于事无补的。迅速改用空中通道才最有实效。

有论者认为温接电话时动了声色,一改以往温文尔雅的态度,反映其心系灾民的情感,言下之意温生气有理。笔者对此不敢苟同。试想,身为总理兼救灾总指挥,面对复杂地形造成的交通困境,不是应当更加冷静与理性地处事吗?岂能简单生硬地回应同样志在救人的下属部队负责人呢?就算不能给出切实可行的指引,起码说几句鼓励士气的话不好得多吗?

有论者慨叹,我们能登月,但救灾竟然靠步行,靠徒手挖掘,难道技术专家型的现中央领导班子,舍此原始手段就别无良策吗?11万军队`武警加上公安干警出动,固然声势浩大,气壮山河,翻山涉水,连续奋战,精神可嘉,但效率如何?至今到底救出了多少濒于险境的灾民呢?古语有云: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这不是值得胡温深思的吗?

再者,拒绝外援也是极大的失策。虽然15日晚日本一支救援队已率先获准抵达灾区,可是黄金72小时早就过去,太晚了!

之所以产生这个问题,当非温家宝的责任,甚至也不能全怪最高决策者胡锦涛。原先表示只接受国际援助物资与捐款,婉拒外来的专业救援队伍,此应属政治局常委整个班子的决定,他们所受保守派潜在压力是可以预料的。以致其思维未能与国际接轨,囿于所谓"主权"观念,畏首畏尾,堪称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有鉴于此,或者对于因时机已丧,于废墟中苦侯数日,终于失救去世的成千上万灾民,只能叹一声:时也!命也!运也!夫复何言?

但对于目前灾区存在的两大隐忧,即水库坍塌与疫症爆发,却不能如此消极地听之任之,而亟需即时妥善处理。

从这个意义上,胡温任重而道远,尤其因为胡是清华水利系出身,"河川结构及水电站水利枢纽"乃其专业本行,对水库可能出现的险情及因应方略,比其他常委清楚得多。加上温的地质专业背景,两人可谓救灾的最佳搭配!

关于四川所兴建的数千水库是否属于导致此次地震的原因,目前专家意见不一。但如此特大地震造成灾区或其上游众多水库不同程度受损,已是铁的事实。其中紫坪铺水库险象纷呈,令人担心。因其靠近成都,一旦出事,后果不堪设想。而岷江因山泥倾泻堵塞江面,随时可能引发山洪。这都有如定时炸弹,构成极大威胁。

疫症危险,同样迫于眉睫。上万尸体未能及时掩埋,加上被活埋者的遗体腐烂,卫生环境极度恶劣。灾民饮用水与药物又严重短缺,重伤者死亡率高,兼以许多人无处安身,山区夜间苦寒,日夜温差甚大,凡此种种,都使传染病容易肆虐。

温家宝昨日感谢港人支援救灾时称,要坚信中央政府一定能够领导人民战胜这场特大的自然灾害。笔者乐见其所言成为事实。

在此衷心祝愿温总理身体健康,领导救灾圆满成功。更祈祷千万灾民逢凶化吉,遇难呈祥。

阿们!

(08-5-16凌晨)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世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