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文广:必须开放境外救援

汶川地震窥析之一

发表:2008-05-16 06:01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四川汶川发生大地震 ,是中国唐山地震后三十二年来发生的最大地震,至今已有两万多人死亡,世人悲痛。这次地震中,中国当局,以天气恶劣为名,拒绝了境外多个国家和地区的救援要求,这是一个极不正常的现象,理应尽早开放境外救援人员,赶赴灾区,抢救生命,减少伤亡。

五月十二号,汶川地震之后,美国、欧盟、日本、英国、德国、以色列、罗马尼亚、智利、墨西哥、葡萄牙、阿富汗、塞浦路斯、西班牙等政府元首以及相关政府机构,都向中共当局表达了慰问并提出援助的意愿。

台湾朝野,向中共当局明确表示希望全力以赴协助救灾工作,派遣救援队伍到达灾区,台湾蓝绿两党立委都认为,中共官方应该抛开政治考量,尽快让台湾救灾队伍到四川进行救援工作。但是都被拒绝。

我认为这是错误的政策。

境外有很多地震高发国家和地区,如日本,台湾等,他们有极其丰富的抗灾经验,非常值得我们借鉴学习,一 些科技高度发达的国家,如美国欧盟、英国等具有先进的救灾技术、工具和专业的人员,我们不应该,拒绝他们的经验技术和力量、把他们拒之门外。

中共当局拒绝海外的救援,原因可能很多,但多数是站不住脚的。其中之一,不想让救灾工作中暴露出来的腐败现象,官僚主义,在海外的媒体上曝光,这是"家丑不可外扬" 的思想,当然是一种丑陋的心态。

拒绝外援的另一个原因,是惧怕海外敌对势力潜入,当局把很多境外的力量看成"敌对势力""反华势力",对友人抱着敌对情绪,这是一种"自我孤立"的心态。

中国不少领导人总觉得,自己国家人多,力量大,能够解决所有问题,存在着盲目自信,自高自大,这是一种民族主义的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当然会排斥海外的力量。

在重大灾害面前,拒绝境外救援,在中国已不是第一次,三十二年前的1976年,中国在唐山发生大地震。境外很多国家、地区,都提出要派人员来进行救援,他们一律被拒于国门之外。结果那次大地震中,有二十五万人丧生。其惨烈在人类史上也是罕见的,当时如果,接受境外的救援,是可以大大减少死亡人数,但是"闭关锁国"的政策,拒洋人于国门之外,历史的经验应当牢记,现在我们讲"改革开放",应该吸取过去的教训,汶川大地震理应开放境外救援。

对台湾,当局强调"建立互信,搁置争议,求同存异,共创双赢,"台湾是地震高发地区,有着丰富的救灾经验,他们朝野提出要派救援组织去,为什么要拒绝人家的好意?

有人提出,所以拒绝境外的救援,是因为灾区附近有军事设施,有核设施,害怕救援人员,会窃取军事机密。我想这种敌对思维既不利于国际交流,也不利于两岸交流。川西地区过去被成为三线地区,是中国的大后方。远离沿海,远离国境,在这些地方,还有多少军事机密呢?而且中国的军事装备、设施较之境外发达国家有很大的差距,处于一种非常落后的状态,还有什么必要实行过分的保密?在中国很多"保密"既是落后的、无知的表现,也是落后的原因。

现在有的中央领导人,一再强调,当前的救灾,抢救生命是重中之重,按照这个讲法,就不应该以排外心态,以盲目的自信,自高自大,或者以"国防"为重,来拒绝境外的救援。过去的三天,拒绝境外的救援,是坐失良机,现在救灾正在进行,应该改正错误,尽快开放境外的救援。

2008年5月15日于山东大学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新世纪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