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博物馆何时能成为生活方式

作者:江迅 发表:2008-05-01 00:08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依据《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的出台,5月1日是法定假日,3日星期六是公休日,4日星期天公休日调至2日,于是"五一"放假三天。

许多博物管已经免费开放

这是中国大陆法定节假日调整后的第一个"五一节"。 青年节

日前,共青团中央发布消息说,经国务院法制办同意,年龄在十四至二十八周岁的青年,可在五月四日青年节休假半天,这样就有3亿多青年在这一天享受半天假期。

北京、上海、南京等地部分私营企业已明确表示,5月4日与五一假期相连,又恰逢青年节休假方案公布,干脆给全体员工放假一天,将五一假期延长。

以往"五一"是"黄金周",放长假一周,今年起缩短了,于是外出旅游,特别是远途出国旅游少了。上周,询问大陆10多友人,"五一"假期如何过,竟然没有一人提到逛博物馆。

博物馆免费受冷遇

中国的财政正由建设财政向公共财政、民生财政转变,对文化的投入加大了。博物馆界当下正发生一场"革命",提供"免费大餐":上海、浙江、广州、成都等各地一批博物馆,先后打起"免费参观"的大旗。按中共中央宣传部,国家财政部、文化部和国家文物局四部委联合发布的通知说,全国500家博物馆、纪念馆将在2008年全部免费对市民开放。

3月28日,北京33家首批免费开放博物馆中的29家开始免费开放。免费开放首日,参观人流是冷是热?这一天,我正在北京采访"世界杰出华人颁奖"活动,于是上午去了首都博物馆。

早上8点多,首都博物馆东门地下一层散客领票区有10多个前来领票的观众,8点半,博物馆开始发票,20分钟后领票区开始冷清。在博物馆正门的团体领票窗口,10点前仅有一个大陆学生团体和一个日本旅游团领票入馆。

翌日,读报看到,首都博物馆免费开放首日,客流量不足1500人,不及日最高接待量的一半,其它博物馆中,多数客流量也不足日最高接待量的一半,有8家博物馆接待观众不到100人,全北京共接待观众9990人。看来,博物馆免费开放首日没有出现"爆棚"现象,依然受冷遇。

第二课堂

博物馆被人们称为"记忆的殿堂"

博物馆是所在国家和城市的醒目名片,是市民的第二课堂。中国古代早就有"博物"这个词,也有《博物志》的书。

上海学者钱文忠说,经专家考证,"博物馆"这名词以及它所对应的概念,却是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产物,从欧洲传入中国的历史并不长。

在常人眼里,博物馆就是文物的馆所,其功能无疑是收藏、保护、陈列、展示文物。不过,钱文忠对此必以为然,认为虽有其道理,但有失偏颇,偏在将博物馆过分物化。

他说,文物的价值不能涵盖博物馆的精神,后人在博物馆留连忘返,陶醉于藏品承载和传达的历史文化气息,短暂渺小的个人生命得以沉浸在人类经验的浩渺海洋,藉此感受超越和永恒,这就是博物馆的人文精神。

2007年初夏,我和家人在法国巴黎,在奥赛博物馆巧遇一位北京友人,她是随北京旅游团来的。说起法国的博物馆,她忿忿说,前一天,她没有跟团活动,自由行去了卢浮宫,晚上颇有点自我满足感地回到酒店,在门口恰巧她的同团团友,携带着大包小包名牌货下旅游客车,他们从"老佛爷"扫货而归。

她被他们一阵恶嘲:"不购物,来法国旅游干什么?""看博物馆,能把旅游团费赚回来?""自以为清高,不就是一个小白领嘛。"确实,很多中国人是把逛博物馆视为浪费时间浪费金钱的无聊之举。

公民意识

这就是时下中国人的素质。前天,我采访北京教授胡星斗,谈到当下反法浪潮中网民的作用,他却认为,中国还没有真正意义上的公民,中国的网民几乎不是臣民就是暴民,一开口就是暴力,看看时下的网民帖子,缺少公民意识。

我再三问,能说绝大多数?他笑笑说,10个见不到1个,还不能说"几乎"?中国人的差素质,与没有进博物馆的习惯,不能说没有道理。

缺乏对历史、对文物的敬畏心,中国人有多少底气说自己的国家已经崛起?能以国际大视野与西方人对话?

说到素质,不能不说博物馆入场者的素质。博物馆是否应该免票,在2008年3月的全国人大和政协会议上,曾引发争论。

免费开放,即考验博物馆的素养,也考验参观者的素养。免费开放,不可避免出现小孩在上海美术馆的齐白石立轴前小便的事。

每天早上,几个老年人在上海博物馆前广场锻炼身体后,走进博物馆,在洗手间洗脸、擦身,弄一地水,临走还要卷走一团卫生纸,灌满一瓶纯净水。

这样的事一时无法避免,就如北京军事博物馆负责人所说,作为公益性开放型博物馆,没有权利挑选观众。公共文化服务理念的缺失,才是免费开放最大障碍。免费开放是对公共文化管理者管理智慧的考验。

百姓的客厅

据悉,上海博物馆免费前,人均逗留时间超过2小时;免费后,却减少到1小时,个别人入馆转一圈拔腿就离开。有人担心,免费开放令博物馆成为大众"冬天去取暖夏天去纳凉"的场所。

其实,这一切也没什么不妥,文化意识往往就是在潜移默化中积蓄的。博物馆不是精英人士的后花园,而是平民百姓自己的客厅。

林语堂说,只有知道一个人怎样利用闲暇时光,才会真正了解这个人的个性。知道中国人放假爱去哪儿,才能真正了解中国人。逛博物馆,何时才能成为中国人的一种生活方式?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