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城市灰霾每年夺命30万,交通尾气污染占首位

发表:2008-04-09 05:52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如果许多城市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仍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长,那么到2010年,这些城市的空气将很难保证人类的正常呼吸”

-目前实行的空气监测标准还是1996年制定的,严重落后于形势。直径小于2.5微米的细颗粒物没有列入监测指标,而这恰恰是毒性最强的颗粒物

-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以上的空气中

-2004年,中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

3月下旬开始的几场春雨,让珠三角地区的城市暂时感受到了春天的气息。中央气象台在网上的天气资讯提示:广州空气质量状况有利于空气污染物稀释、扩散和清除,可在室外正常活动。

和中国的许多城市一样,在3月的多数日子里,广州依然与明媚的春光无缘。灰蒙蒙的天空带给人们灰蒙蒙的心情,对此大家似乎已习以为常。近年来,“灰霾”这个词在各种媒体上出现的频率越来越高,仅2007年12月,广州的灰霾天就达到22天。

对很多市民来说,灰霾天气带来的是憋气、咳嗽、头晕、乏力、恶心和坏脾气。去医院的患者一下子多起来。

世界工厂的代价


3月10日至11日,广东省出现大范围灰霾天气,气象部门发布了灰霾预警信号。

行驶在广深高速上的吴杰一边驾车一边抱怨,“汽车在大白天行驶也要打开车灯,人就像一个白内障患者在阴天里行走。”车窗外,是距广州20公里的东莞麻涌。这一带烟囱林立,蔚为壮观。

当一批又一批农民工涌入城市时,他们却没有料到城里人在污浊的空气中低质量地生存着。在空气更加恶劣的车间里,他们更是以健康的透支为代价换取微薄的收入。

记者走进东莞的一家工艺品厂,车间里刺鼻的气味让人窒息,许多二十岁左右的女孩在没有任何防护的条件下工作。“这是树脂的味道,也有喷涂的工艺品散发的气味。”厂方的负责人说。记者悄悄询问一位女工,怎么能忍受如此难闻的气味,她回答:时间长了,已经习惯了。

2007年,东莞环保部门共收到有关大气污染方面的投诉3865宗。大多数市民或许并不知道,东莞经济在跃居广东三甲的同时,大气污染指标也超过佛山, 跃居全省第一。“中国已彻底成为一个世界工厂,大量绿地和农田被工厂和道路所占用了,城市失去喘息空间,一些地区的环境承载能力因此下降。”中国空气污染 地图的制作者马军说。

一直在抱怨空气质量的吴杰并没有意识到,自己也对空气的现状负有责任。珠三角地区的汽车尾气排放的细粒子已经占到污染物比例的20%-40%,和工业排放一起成为污染源的前两位。

2007年广州市机动车达180万辆,并以每年15万辆的速度增加。深圳汽车拥有量是120万辆,每天十多万辆的过境货柜车,对污染的贡献也不小。

深圳市气候中心工作人员李辉告诉记者,刚刚过去的2007年,深圳灰霾天气达231天,2006年是164天。

令许多人困惑的是,深圳是滨海城市,怎么也会出现灰霾现象呢?“深圳的灰霾天气不是单独的,广州、东莞等珠三角城市都受到了这种区域性灰霾的影响。这就 说明灰霾污染问题不是一个孤立发展的问题,而是一个区域性的问题。”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气象研究所大气环境首席研究员吴兑说,“工业发展超过环境负 荷,珠三角从机械污染、化学污染过渡到多种污染并存局面。国外发达国家完成这一污染过程花了200年,而我们只花了30年,就完成了三个污染阶段的演 变。”

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王强教授说,“为什么现在北京周围的五六个省全部要规划起来一同预防,就是因为雾霾天气本身不只是北京本市 的问题,还有一个周围区域的问题。污染物还可以从邻近的某个省跑到北京来呢!”“根据我们的记录显示,南京和杭州出现霾的天数几乎一模一样,长江流域的区 域性特征也很明显,若不采取有效控制,很可能造成更为严重的后果。”吴兑说。

在珠三角、长三角以及更多的地方,近20年来城市发展很快,现在基本上隔几十公里就会有一座城市。城市密集成群,减少了以前存在于城乡接合部的空气污染缓冲区,一方面造成污染物不易扩散,另一方面也把很多城市连成污染关联度越来越密切的整体。

是雾还是霾

“明天中国大部分地区有雾或霾。”

当中央气象台播音员这样播报时,王强说,“雾和霾有着暧昧而又复杂的联系,我们一直忙于向公众解释这一过程。现在的预报是一种‘浅式的预报’,说雾天增多了,实际上是霾天增多了。雾的改变,是当地生态系统发生变化的一个标志。”

过去,很多人都只知道雾,而不知道霾。“本来雾主要是由水滴组成的,而霾主要是由干粒子组成的,不过现在雾和霾已纠缠在一起了。”

“我们在北京看到的这个过程有比较明显的周期性,在稳定的天气条件下,随着排放的污染物浓度越来越大,霾就会越来越重,由于霾是干的气溶胶粒子,如果水 汽增多,就会凝结变成雾滴,霾就是由一个逐渐的积累过程转化成雾的。雾形成了以后,经太阳一晒,即使水滴蒸发了,霾却还留在空气里,所以雾又转化成了 霾。”

雾和霾的转化,对近地面层的结构产生了很重要的影响,使得雾和霾的转换能长久地持续下去。如果污染物不断地积累,浓度也会越来越高,那么对人的危害也会越来越大。

吴兑说,“广州99.9%的情况是霾,根本不是雾。低纬度低海拔地区形成雾非常难,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我曾看到中央气象台播的一条气象预报‘北 京盛夏季节30℃大雾弥漫’,在中学教科书上不都写明了,雾是低温下饱和气块的标志,还这么播,是不是一个大笑话。出现的肯定是霾,夏季30多摄氏度条件 下,水汽很难有达到饱和的能力。”

灰霾的出现,就好比一盆清水,一个人或少量人洗的时候,这盆水的容量是够的,但等大量人进来洗了以后,这盆水的环境容量就饱和了,于是这盆水就变成了浆汤。

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大气污染最严重的国家之一,国际通行的衡量空气污染的标准,是测量每立方米空气中所含的悬浮微细粒子。世界卫生组织的标准是20微克。 中国只有1%的城市居民生活在40微克的标准以下,有58%的城市居民,生活在100微克标准以上的空气中。广州也达到100微克。相比之下,纽约才二十 几微克。

2007年12月23日,国家环保总局在其官方网站上公布了全国主要城市当日的空气污染指数(API),成都的空气污染指数以422位居全国首位,创下了数年来的最高纪录。“持续数日的雾灾直接影响了空气质量,导致API指数的拔高。”成都市环保局相关负责人解释道。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银燕教授对南京1961-2005年的霾日数进一步分析后发现,南京的霾天数总体呈上升趋势,近50年内竟然增加了上百 倍。“20世纪60年代,每年的霾天仅有几次,而到了1991年,首次超过100次,最多的1994年霾日高达158次,2005年也有106次。” 2001年至今,南京的灰霾天不仅来得勤,而且“住得久”。

多个城市面临橘红色警报

“每个人都是吸尘器”

“灰霾里的微细粒子在人的呼吸系统撕开了一道‘看不见的口子’。”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预防医学系主任宋宏说,上呼吸道系统是人类防御病毒进攻的一道重 要防线,污浊的空气,会“穿透”人的呼吸系统,首先是鼻咽部,接着是气管,一些毒性物质能渗入肺泡里溶解,一些不能吸收的毒性物质则粘在肺细胞的表面,而 那些被溶解的毒性物质又将随着人的血液对人的器官包括心脏造成损害。“如果同一部位反复发炎,也有癌变的可能性。”

中山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教授陆家海发出警告,“灰霾的形成将会对各种传染疾病的流行起到一个推波助澜的作用,长期生活在这样的大气环境中,人的机体抵抗力也将大为减弱。”

陆家海提醒,晨练的人们最好待在家里,灰霾天里锻炼和运动无疑是“挥刀自戕”。

关于预防办法,专家的建议是:外出必须戴好口罩,“或者选择离开”。

后面一个建议显得很无奈,一座又一座的城市被充满着悬浮颗粒物的空气包围着,让人几乎无处可逃。“我们人体每天需要呼吸15立方米的空气,住在城市里的 人就相当于吸尘器,每天要过滤15立方米的空气,这样持续下去,细粒子污染对身体的危害要比切尔诺贝利核辐射严重。”吴兑打这个比方时,也在形容自己在城 市里的境遇。

在武汉同济医院呼吸内科的病房里,刘玉琴静静地躺在病床上。这位七十多岁的老人在一周前被查出肺癌晚期。她自己没有料到,自己和老伴都不抽烟,怎么会得肺癌。

许多人还没有意识到自己每天呼吸的空气有多么危险,大多数生活在城市里的人们没有把自己身上的异常与空气联系起来。这种情况就像温水煮青蛙,等到感觉到不妙时,为时已晚。

陈士杰等研究人员,对整体人群的肺癌死亡率资料与大气总悬浮颗粒物年均浓度资料进行测算,结果显示,肺癌死亡率与9年前总悬浮颗粒物的灰色关联度最大,这意味着总悬浮颗粒物致肺癌的潜伏期为8年左右。

影响最大的是人类生理年龄的两端——孩子和老人,在美国完成的一项历时8年的前瞻性研究发现,交通污染可显著阻碍儿童肺功能的发育。灰霾,对于体质较弱的老人来说,意味着死亡。

青壮年则在大气污染的慢性效应中浸淫,至于什么时候可能患病,“一切都看个人的抵抗能力了”。

打开中国大气环境电子地图,屏幕上显示的是一大片惊心动魄的橘红色。目光所及,广州、深圳、西安、成都、太原、沈阳、北京、上海等城市均在其中。持续性 的重污染天气已成为我国城市和地区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珠三角、四川盆地、长三角、京津冀、东北平原地区的都市化城市和重工业城市,出现灰霾天的状况比 其他地区严重。”王强和吴兑的观点比较一致,“北方和南方在空气污染的成分上,本质上差别并不大。但是由于地表状况的差异、工业门类的组成、工业排放的不 同,还是有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的许多大中型城市,几亿人口面临着与空气中的隐形杀手的亲密接触。空气污染呈现出范围更广、次数增 多、时间延长、灰霾天气出现等四大特征。“如果许多城市的碳氢化合物、二氧化硫以及氮氧化物排放量依然以目前的速度增长,到2010年,这些城市的空气将 很难保证人类的正常呼吸。”王强对记者说。“城市里目前面临的最大问题不是二氧化硫,而是光化学烟雾、细粒子的复合大气污染问题。”北京大学环境学院院长 张远航指出。

早在2004年底,北京大学环境科学系的唐孝炎院士根据在广州等地的研究,就发出了“可能爆发光化学烟雾”的警告。

在中国气象局培训中心王强教授眼里,雾在变黑。“里面的化学污染物对人体的损害非常大,它更反映了城市污染的真实情况。”

国家环保部环境规划院的赵越博士,对2004年1月至2005年9月北京市8个城区、近郊区的死因数据、大气污染和气象数据进行分析,得出结论:大气污 染对北京市民的两大疾病——呼吸系统疾病和心血管系统疾病——造成的死亡率影响,分别为每天增加41和59人,过早死亡的经济损失分别为2550万元和 3691万元。“这是一个非常敏感的课题。”赵越告诉记者。但大气污染引起的居民健康经济损失不容忽视。

由他撰写的《大气污染对城市居民的健康效应及经济损失研究》博士论文显示,我国呼吸系统和心脑血管疾病死亡的总平均损失寿命年为18年,重度污染出现后的第六天呼吸系统疾病死亡率达到最高,而心血管系统疾病死亡则是滞后两天。

另一个结论也足以刺痛我们的神经:2004年,中国城市由于空气污染共造成近35.8万人死亡,约64万呼吸和循环系统病人住院,约25.6万新发慢性支气管炎病人,造成的经济损失高达1527.4亿元。

该结论被国家环保部专家进一步证实,“近年的数据与2004年大体相似。”

专家吴兑:交通尾气污染已占第一位

大气中不同直径的悬浮颗粒物对人体呼吸系统的影响。此图表明,没有列入监测目标的直径2.5微米以下的颗粒物对肺部疾病影响巨大。

访广东省气象局首席专家吴兑

作者:南方周末记者 姚忆江 发自广州 实习生 秦旺

采访吴兑时,他刚刚撰写完《2007广东省大气成分公报》。这是中国首份关于大气成分的气象公报。对空气质量异常敏感的吴兑,是国内研究气溶胶的权威专家,也是“灰霾”一词诞生的见证者。谈起大气污染与“灰霾”,他显得非常健谈。

吴兑的信心来自于他长时期的研究和观测。当记者走进他的办公室时,一股清新之气扑鼻而来。原来办公室外有一个宽敞的阳台,上面栽满了各种植物。室内清爽的空气与室外压抑的环境形成了鲜明的对比。看来这些植物对改善小环境还是有帮助的。

为了方便记者阅读图表和数据,吴兑和我们面对面坐在两台相连的电脑前。我们的采访就这样开始了。

南方周末:您一直致力于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及大气环境质量变化规律等方面的研究。请问,一般的城市空气污染有没有某种规律性?

吴兑:我们可以拿世界上几个著名的超大型城市来作为例子,如美国的纽约和底特律,墨西哥的墨西哥城,中国的北京、上海与广州这三大城市群。从这几个大城 市的研究中科学家发现,城市的污染源在不同历史阶段,是各不相同的。19世纪当工业化刚开始时,城市大气污染是处在粉尘污染时代,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大 型发电厂、水泥厂和各种工业炉窑直排的粉尘。

第二个时期是二氧化硫、硫酸盐污染时代,空气中的污染物主要是发电厂和工业窑炉排放的二氧化硫,在大气中发生化学作用氧化成硫酸盐,也就是变成了硫酸盐颗粒物。

而到了最近几十年,城市大气污染发展到第三阶段——大气复合污染时期。美国和欧洲可以说是完整经历了这三个过程,整个过程长达百年之久,而中国是压缩性 地集中出现这种污染过程,从一个比较好的大气环境到现在的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只用了30年,这也是由于经济发展迅猛而造成的。

南方周末:最大的污染源来自哪里?

吴兑:现在,交通源排放的尾气对大气污染的“贡献”已经超过工业排放,占到了第一位。空气中主要污染排放物是氮氧化物、挥发性有机物(VOC)和一氧化 碳(CO),VOC就是俗称的碳氢化合物。这些气体在大气中经过紫外线照射会生成光化学烟雾,而光化学烟雾的标识物就是臭氧浓度的升高,其生成物叫做细粒 子。

我这里说的交通源包括汽车、船和飞机。在城市中,我们对污染感受最深的是汽车尾气。其实,轮船和飞机排放的尾气,也是十分严重的 污染源。举例说,一艘轮船从马六甲海峡到中国南海,接着到台湾海峡,再到韩国到日本,在如此长的航程中,轮船实际排放的污染量是很大的。而飞机就更不得 了,因为飞机的排放是立体的,它能从一万多公尺一直排到地面,所以影响就更大了。

南方周末:目前中国城市大气复合污染在哪些地方比较严重,是什么原因造成各地都出现灰霾现象?

吴兑:你看,这张图上显示出,全国最严重的地方是河北邢台,从1980年代到1990年代,邢台有些年份出现灰霾的天数甚至达到了300天以上。山西和 辽宁的情况不容乐观。最近几年,杭州和南京出现霾的天数也都在200天以上。再看广东,珠江口西侧都是重污染区,佛山尤其严重。

现在北京的情况有好转。如果在奥运会前及举办期间,采取控制汽车尾气等措施,那么奥运会期间的空气质量应该会达到要求。

南方周末:我们在大气环境地图上看到了一大片橘红色,似乎北方和南方的空气污染并没有什么差异?

吴兑:橘红色越深,表明污染就越严重。虽然同样是橘红色,北方和南方的空气污染还是存在一些差异。北方气溶胶中有较多的沙尘粒子,而珠三角地区气溶胶中 有机气溶胶比较多。另外,在同样的颗粒物的浓度下,对于北方的城市,可能它的实际污染程度要比广州严重。广州的湿度比较大,空气中这些细粒子经过吸湿增长 后,散射系数将增加3至6倍,能见度自然就明显恶化了。

南方周末:什么是细粒子?细粒子的浓度与能见度的关系是怎样的?

吴兑:细粒子的浓度,就是PM1(空气动力学等效直径为1微米的大气颗粒物)的浓度。它从2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大概会从40 公里恶化到10公里。而从40微克/立方米增加到14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也就恶化到六七公里。所以,当我们现在反过头来治理,即使在经济上做出很大的 牺牲,把140微克/立方米减少到100微克/立方米,能见度并没有出现好转。接着治理到80微克/立方米,可能感觉还是没有好转。治理到60微克/立方 米,能见度也就好转到10公里。只有治理到小于40微克/立方米,才能使能见度达到十几二十几公里。这也是美国和欧洲治理大气污染花费50年那么长时间的 原因所在。

南方周末:中国是从什么时候频繁出现灰霾天气的?

吴兑:让我给你看一下气象局所做的几张幻灯片,上面 就有关于中国各灰霾严重城市的变化趋势。从建国时到1970年代末,全国经常出现霾的地方很少,但从1981年以后,我国整个东部地区的灰霾天数增加很 快,而到最近五年情况就更严重了。以广州为例,广州从1950年代到1970年代出现灰霾的天数非常少,从1970年代末到1980年代,出现灰霾的天数 就急剧增多了。

南方周末: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是个长期的过程。在治理城市环境污染方面,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

吴 兑:我们国家的环保政策还处于早期阶段,主要是控制硫和氮,这里面就会有顾此失彼的情况,比如说我们国家一直强制执行的脱硫政策。脱硫已经是国家的基本国 策,但这本身却是把二氧化硫做化学反应转换成二氧化碳,从而造成了更严重的污染。脱硫就是化学游戏,把污染物变了个样,实际上还将对环境造成污染。

要想对目前大气环境污染标本兼治的话,脱硫也不是不可以,但现在这种脱硫不对。像国外脱硫后,还会进行碳捕集和碳固定,就是把碳捕集起来,封存在废矿井 和深海里,这样就既减少了二氧化硫又减少了二氧化碳。与国内相比,国外的环保政策比较完善,我们的环保政策好比是弄了一个鱼头,鱼身子和鱼尾巴都不要了, 鱼身子是碳捕集,鱼尾是碳固定。

南方周末:怪不得现在城市里的酸雨越来越酸了,浓度更高了。

吴兑:是啊,广州环境部门的几个监测指标,只有酸雨是逐年加重的,其它都是持平,其中的原因在哪里?我觉得珠江三角洲这几年酸雨现象逐年恶化,就是被脱硫政策拖累的。

国家制定的节能减排政策是对的,节能减排主要目的就是控制碳。只有控制碳,才能控制污染。

南方周末:现在国内一些地方已经建立了灰霾天气的预警机制,具体实施情况怎样?

吴兑:广州是全国率先对灰霾进行预报、预警的城市,我们在全国也是首先发布预报、预警信号的。从结果上看,我们取得了一些进展。北京、上海以及河北也相继建立了类似的预警机制,但广东是经过人大立法批准的,服务效果比较好。









来源:南方周末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