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8-01-30 00:10:31作者:
提起纪晓岚,大家都不陌生。近些年播出的影视作品中渲染他很厉害,给我们留下的深刻印象是:风流倜傥、铁齿铜牙。
假如电视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颂您祖先的电视剧,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是吧?可纪晓岚的后代看完后不但不高兴,还发表文章指出了这部作品的不是之处。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纪晓岚的姓氏谈起。
纪晓岚到底姓什么?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要我说,这还真不是废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纪”字这个姓氏的来源及其正确的读音谈起。
纪姓之来源
中国人的姓氏是很有讲究的。姓和氏最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那时候,姓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没有姓,只称氏。
早在母系社会人们就有了姓。古人造字,“姓”这个字就是由“女”、“生”两个字组成的,也就是女子所生为姓。“氏”比“姓”的出现要晚一些,到父系社会才出现的。
姓氏的区别在于:氏是用来表明身份的高低贵贱,姓是用来区分婚姻,判可否嫁娶的。
由于此前没有专门的家谱,秦朝之后,经过几次大的社会动乱后,姓氏就全乱套了。最根本的一个变动就是男子开始以氏为姓。姓氏系统的乱套直接导致宗族的混乱。
汉族人姓氏的起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祖先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如熊、牛、云、池、柳等最早就是以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
第二种是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如鲁、韩、宋等就是以地名为姓氏;东门、西门、东郭、南郭、西郭就是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有二百多个,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的小国。纪晓岚的“纪”就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第三种是以先人的职业、地位、谥号或者名号为姓氏。这又包含以下四类——
一、以先人的职业为姓氏:如姓巫的是从事占卜的人,“巫”姓就是先人的职业为姓氏,上官、司马、司徒、司空等是以官职为姓氏的。西方最常见的姓中,“史密斯”是工匠,“乔治”是农夫,“亨利”是统治者。日本有一个姓叫“犬养”,就是养狗的。
二、以先人的地位为姓氏:如公孙、王孙等,他们的先人应该是公或王。
三、以先人的谥号为姓氏:如穆、庄、武等。
四、以先人的名号为姓氏: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汉族人中已经不多见,但古代尤其是先秦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是很常见的。后来,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典型的如唐时南诏国国王的姓氏。南诏国的第一个国王叫盛罗皮、盛罗皮的儿子叫皮罗阁,皮罗阁的儿子叫阁罗风,阁罗风的儿子叫风加异,风加异的儿子叫异牟寻,异牟寻的儿子叫寻阁劝,寻阁劝的儿子叫劝成龙、劝丰等等。这种姓氏实际上是人们在没有文字状态下记住祖先的一个办法。
第四种是借用少数民族的姓氏,如宇文、呼延、慕容、尉迟等。康、安、石、何、史等等这几个姓也都是唐朝时从西域(今天的新疆)过来的。
第五种是改姓。改姓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又包含以下三类——
一、因居住地迁移改姓:最为典型的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现在汉族人中还有姓“第五”的。
二、避仇或者避讳改姓:如韩信被杀之后,其后代就把韩字劈开,分别姓“韦”和“卓”;司马迁出事后,其后代把司马分开,姓“同”和“冯”;姓查的出事后,其后代改成姓香。此外还有因为避当朝皇帝的姓名改姓的叫“避讳改姓”。
三、皇帝给改的姓,也就是赐姓: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有个姓杨的人趁机祸乱,隋炀帝说,你不能姓杨了,把脑袋给砍了,你们家姓“肖”。这个肖字的原意是什么呢?说猫头鹰不讲孝道,猫头鹰老了之后,小猫头鹰就啄老猫头鹰。最后啄得老猫头鹰眼瞎了,没有办法跑,最后被吃得就剩下脑袋了。所以把人杀了,把脑袋挂上去,就叫“肖”。
纪晓岚的“纪”属于以地名为姓氏,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农氏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与“纪”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甫”、“申”、“吕”、“姜”、“许”、“向”等,也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这里我们得说说,纪晓岚的后人为什么对电视剧有意见和不满呢?
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差错,就是给人家的姓改了音调!换句话说,就是给人家纪晓岚改了姓!
有人说了,难道纪晓岚不姓“纪”(jì)吗?说对了,纪晓岚还真不姓“纪”(jì),不但纪晓岚不姓“纪”(jì),我也不姓“纪”(jì),我们都姓“纪”(Jǐ)!不信,您可以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我们知道,“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其中,这个上声“纪(Jǐ)”只有一个意思:姓。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汉字的音调。中国古代,汉字有四个音调:平、上、去、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声因分化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这里的“上”读三声,去声就是四声。入声则没有了。我们这个姓氏“纪”的正确读音应该是“Jǐ”。
这里有什么讲究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纪”这个字最早的含义谈起。这里,我要先介绍一本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为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汉字演变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其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字义很有帮助,是研究汉字最早的一本权威专著。
“纪”这个字,查《说文解字》:“纪,别丝也。”段玉裁注:“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故“纪”的本义为丝头丝端,后引申出“系”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纪”这个字虽然有两个读音,但它的最早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然后才延展到了表示动作的去声。
值得注意的是,纪国先祖的居住地名字“纪”,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应该是指丝头丝端,其最早的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
因此,纪晓岚的姓氏“纪”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声,要念成“Jǐ”,不能读去声“jì”。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1999年版的《辞海》从第768页至第769页所收“纪(jì)”字的23个词条中,关于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法国作家纪德的名字,一个中国名人都没有;而在第764页“纪(Jǐ)”字条下面不仅有纪昀(晓岚),还有纪昌等其他中国历史名人。
像纪晓岚的“纪”这样读音发生音变的姓氏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的“盖(Gě)”(演员盖丽丽的姓也是这个读音);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的查良镛先生的“查(Zhā)”;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的“仇(Qiú)”;唐代诗人员半千的“员(Yùn)”;楚国的开国之主能释的“能(Nài)”;《雷雨》中的繁漪的“繁(Pó)”(开封城里著名古代建筑繁塔的“繁”字也是这个读音);令狐冲的“令(Líng)狐”等。
有的观众说了,纪(Jǐ)晓岚,这念着多么别扭啊!难道就真的不能读成纪(jì)吗?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审订为近年也有把“纪”姓读“jì”的。真要把纪(Jǐ)这个姓氏读成纪(jì),虽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你在读这个字之前,应该征求人家的同意。纪晓岚已经作古,这个意见没有办法征求了,就只能读成纪(Jǐ)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规定: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字可以读为阳平,这样就可以把纪晓岚这个人名读成纪(jí)晓岚。这样可能也要好一点。
假如电视上正在上演一部歌颂您祖先的电视剧,您和您的家人肯定都特别高兴,是吧?可纪晓岚的后代看完后不但不高兴,还发表文章指出了这部作品的不是之处。为什么呢?这还要从纪晓岚的姓氏谈起。
纪晓岚到底姓什么?有人说,这不是废话吗?要我说,这还真不是废话。要说清楚这个问题,我们还要从“纪”字这个姓氏的来源及其正确的读音谈起。
纪姓之来源
中国人的姓氏是很有讲究的。姓和氏最早是两个完全不同的词汇。那时候,姓是女人的专利;男人没有姓,只称氏。
早在母系社会人们就有了姓。古人造字,“姓”这个字就是由“女”、“生”两个字组成的,也就是女子所生为姓。“氏”比“姓”的出现要晚一些,到父系社会才出现的。
姓氏的区别在于:氏是用来表明身份的高低贵贱,姓是用来区分婚姻,判可否嫁娶的。
由于此前没有专门的家谱,秦朝之后,经过几次大的社会动乱后,姓氏就全乱套了。最根本的一个变动就是男子开始以氏为姓。姓氏系统的乱套直接导致宗族的混乱。
汉族人姓氏的起源主要有这几种方式:
第一种是以祖先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如熊、牛、云、池、柳等最早就是以不同氏族或部落图腾崇拜的自然物为姓氏。
第二种是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如鲁、韩、宋等就是以地名为姓氏;东门、西门、东郭、南郭、西郭就是以住地的方位为姓氏。以地名或者方位为姓氏有二百多个,大部分都是中国古代的小国。纪晓岚的“纪”就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第三种是以先人的职业、地位、谥号或者名号为姓氏。这又包含以下四类——
一、以先人的职业为姓氏:如姓巫的是从事占卜的人,“巫”姓就是先人的职业为姓氏,上官、司马、司徒、司空等是以官职为姓氏的。西方最常见的姓中,“史密斯”是工匠,“乔治”是农夫,“亨利”是统治者。日本有一个姓叫“犬养”,就是养狗的。
二、以先人的地位为姓氏:如公孙、王孙等,他们的先人应该是公或王。
三、以先人的谥号为姓氏:如穆、庄、武等。
四、以先人的名号为姓氏:这种现象在现在的汉族人中已经不多见,但古代尤其是先秦的华夏族(汉族的前身)中是很常见的。后来,汉族周边的少数民族也继承了这一传统,典型的如唐时南诏国国王的姓氏。南诏国的第一个国王叫盛罗皮、盛罗皮的儿子叫皮罗阁,皮罗阁的儿子叫阁罗风,阁罗风的儿子叫风加异,风加异的儿子叫异牟寻,异牟寻的儿子叫寻阁劝,寻阁劝的儿子叫劝成龙、劝丰等等。这种姓氏实际上是人们在没有文字状态下记住祖先的一个办法。
第四种是借用少数民族的姓氏,如宇文、呼延、慕容、尉迟等。康、安、石、何、史等等这几个姓也都是唐朝时从西域(今天的新疆)过来的。
第五种是改姓。改姓的情况比较复杂,这又包含以下三类——
一、因居住地迁移改姓:最为典型的如春秋战国时期齐国的“田”姓外迁,以外迁的次第改姓“第一”、“第二”……现在汉族人中还有姓“第五”的。
二、避仇或者避讳改姓:如韩信被杀之后,其后代就把韩字劈开,分别姓“韦”和“卓”;司马迁出事后,其后代把司马分开,姓“同”和“冯”;姓查的出事后,其后代改成姓香。此外还有因为避当朝皇帝的姓名改姓的叫“避讳改姓”。
三、皇帝给改的姓,也就是赐姓:隋炀帝第二次东征高丽的时候有个姓杨的人趁机祸乱,隋炀帝说,你不能姓杨了,把脑袋给砍了,你们家姓“肖”。这个肖字的原意是什么呢?说猫头鹰不讲孝道,猫头鹰老了之后,小猫头鹰就啄老猫头鹰。最后啄得老猫头鹰眼瞎了,没有办法跑,最后被吃得就剩下脑袋了。所以把人杀了,把脑袋挂上去,就叫“肖”。
纪晓岚的“纪”属于以地名为姓氏,这个地名是怎么来的呢?
根据史书记载,周武王建立周朝后,追念先圣先王的功德,封炎帝神农氏的一个后代于纪(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建立了纪国。春秋时,纪国被齐国所灭,纪国王族子孙就以国名为姓,世代相传,姓纪。与“纪”同为神农氏后裔的还有“齐”、“甫”、“申”、“吕”、“姜”、“许”、“向”等,也都是以地名为姓氏的。
这里我们得说说,纪晓岚的后人为什么对电视剧有意见和不满呢?
因为,《铁齿铜牙纪晓岚》这部作品最大的一个差错,就是给人家的姓改了音调!换句话说,就是给人家纪晓岚改了姓!
有人说了,难道纪晓岚不姓“纪”(jì)吗?说对了,纪晓岚还真不姓“纪”(jì),不但纪晓岚不姓“纪”(jì),我也不姓“纪”(jì),我们都姓“纪”(Jǐ)!不信,您可以去查阅任何一本汉语字典或者词典。我们知道,“纪”这个字有两个读音,上声和去声。其中,这个上声“纪(Jǐ)”只有一个意思:姓。
这里,要简单介绍一下中国汉字的音调。中国古代,汉字有四个音调:平、上、去、入。随着时代的发展,平声因分化为阴平和阳平。阴平就是一声,阳平就是二声,上声就是三声——这里的“上”读三声,去声就是四声。入声则没有了。我们这个姓氏“纪”的正确读音应该是“Jǐ”。
这里有什么讲究呢?
要说清楚这个问题,还要从“纪”这个字最早的含义谈起。这里,我要先介绍一本书——《说文解字》。《说文解字》是中国第一本字典,是东汉著名经学家、文字学家许慎著,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年历史。《说文解字》总结了先秦、两汉文字学的成果,为我们保存了汉字的形、音、义,是研究汉字演变不可缺少的工具书。特别是《说文解字》对字义的解释一般保存了其最古的含义,对理解古书上的字义很有帮助,是研究汉字最早的一本权威专著。
“纪”这个字,查《说文解字》:“纪,别丝也。”段玉裁注:“一丝必有其首,别之是为纪。”故“纪”的本义为丝头丝端,后引申出“系”这个动作。因此我们可以说,“纪”这个字虽然有两个读音,但它的最早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然后才延展到了表示动作的去声。
值得注意的是,纪国先祖的居住地名字“纪”,按照我们正常的推理,它的原意应该是指丝头丝端,其最早的读音应该是表示某种物质方位的上声。
因此,纪晓岚的姓氏“纪”正确的读音应该是上声,要念成“Jǐ”,不能读去声“jì”。
正因为如此,我们在1999年版的《辞海》从第768页至第769页所收“纪(jì)”字的23个词条中,关于人物的只有黎巴嫩诗人纪伯伦和法国作家纪德的名字,一个中国名人都没有;而在第764页“纪(Jǐ)”字条下面不仅有纪昀(晓岚),还有纪昌等其他中国历史名人。
像纪晓岚的“纪”这样读音发生音变的姓氏还有很多,诸如中国京剧表演艺术家盖叫天先生的“盖(Gě)”(演员盖丽丽的姓也是这个读音);著名武侠小说家、笔名金庸的查良镛先生的“查(Zhā)”;中国明代画家仇英的“仇(Qiú)”;唐代诗人员半千的“员(Yùn)”;楚国的开国之主能释的“能(Nài)”;《雷雨》中的繁漪的“繁(Pó)”(开封城里著名古代建筑繁塔的“繁”字也是这个读音);令狐冲的“令(Líng)狐”等。
有的观众说了,纪(Jǐ)晓岚,这念着多么别扭啊!难道就真的不能读成纪(jì)吗?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编纂的《现代汉语词典》审订为近年也有把“纪”姓读“jì”的。真要把纪(Jǐ)这个姓氏读成纪(jì),虽然也可以,但是我的看法是,你在读这个字之前,应该征求人家的同意。纪晓岚已经作古,这个意见没有办法征求了,就只能读成纪(Jǐ)了。
此外,汉语语法还规定:两个上声连读,前一个字可以读为阳平,这样就可以把纪晓岚这个人名读成纪(jí)晓岚。这样可能也要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