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相信,历史上最强的唐朝帝国与其文化本身的复兴与重新建构息息相关。首先提出疑问:诗教观真的没有价值吗?其次,讨论太宗诗歌的主题及内涵呈现,然后,讨论太宗对文学的看法。
关于文学应该表现什么这个问题,传统的看法与现代差异极大。本文试图返还唐初时空,讨论唐太宗的诗歌内涵及其诗教观。
一、前言
历史上最强的唐朝帝国与其文化本身的复兴与重新建构关系密切。唐太宗身为贞观诗坛的领袖,大力提倡诗教观。"诗教"一词,首见于《礼记·经解》,该书认为"诗教"是孔子所提出的[1],曰:"子曰:"入其国,其教可知也。其为人也,温柔敦厚,诗教也。"《诗经》三百篇的教育内涵是"温柔敦厚","温柔敦厚"是为人处世的基本道理,人与人之间的相处中,是有基本原则的,那就是-"温柔敦厚"。然而,时值今日,诗教的意义与价值已渐渐被研究文学的学者们以及现代人所忽略。我们不禁要问:这延续两千年的诗教传统、影响文学创作最深的诗教观真的没有值得彰显的价值吗?答案当然是否定的。
本文即试图返还初唐时空,以唐太宗的诗歌内涵、诗学观,来讨论文学之本质。
二、试论太宗诗歌表现的主题与内涵
唐太宗是历史上有名的英明君主。他生当乱世而心怀大志,见隋炀帝昏庸无道、民心涣散,毅然决然劝父起兵。尔后四、五年间,南征北战,东杀西讨,先后消灭了薛仁杲、刘武周、窦建德、王世充、刘黑闼,为李渊即位称帝、统一中国,建立了汗马功劳。初唐历代君王、王后多有一定的文学修养,也写一些诗作,但从现存诗作中看,以太宗的诗作产量最多最为丰富。数量达97首[2]之多,而主题与内涵方面,大致可分为四类,分别是:缅怀上古的自勉之心和心系苍生的关怀之情、君臣
赠答的真诚之意、豪壮苍凉的征防气概、清新可喜的观物情怀。
作为诗人,他勤于创作,首创吟源,在唐诗的发展上有筚路蓝缕之功,开创了有唐三百年的风雅之盛。
(一)、缅怀上古的自勉之心、心系苍生的关怀之情
贞观二十二年,太宗亲自撰写了《帝范》十二篇,作为训诫太子的家训。其目的乃希望太子李治以古之哲王为师,曰:"当更求古之哲王以为师,如吾,不足法也。"(《资治通监》卷一九九)古之哲王是哪些人呢?〈帝京篇〉并序云:"予追踪百王之末,驰心千载之外,慷慨怀古,想彼哲人。"《资治通监》记载太宗所言之"古之哲王"应该就是〈帝京篇〉并序中"追踪百王之末"的"哲人"。当是指轩昊舜禹[3]、六王五帝[4]、四王三王[5]等,又,〈帝京篇〉其一"予以万机之暇,游息艺文,观列代之皇王,考当时之行事,轩昊舜禹之上,信无间然矣。......"其十: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可以为证。
感怀上古的诗作,如〈帝京篇〉其十:
以兹游观极,悠然独长想。披卷览前踪,抚躬寻既往。
望古茅茨约,瞻今兰殿广。人道恶高危,虚心戒盈荡。
奉天竭诚敬,临民思惠养。纳善察忠谏,明科慎刑赏。
六五诚难继,四三非易仰。广待淳化敷,方嗣云亭响。[6]
此诗总结以上九首,言帝王不能执迷于享乐,明君应抚今追昔,居安思危,纳谏慎行,施惠于民,方能追踪古代哲王的圣德精神,真正为民众的福祉尽力。太宗注重自身修养,为了進德修业,太宗读书达到废寝忘食的地步,每每灯下读古书,進入三坟五典的上古天地,去感受先哲们的智慧、上古的淳朴之风,并以此为学习的对象与目的。同时,太宗更注重对自我的反省,虽然住的是金碧辉煌的宫阙,可是却要时时要求自己不忘务俭之志,不能产生自满、自以为是的心。为了听到百姓的心
声,必须广纳谏言、体察百姓疾苦,关心生民的境况,慎赏刑罚。这些都是难以达到之事,但太宗以此自免,充分体现了太宗仁政爱民的思想。
太宗登基以后,励精图治,出现了为期二十三年的贞观之治,这是他的历史功绩。最令我们折服之处,不在于他有多少政治才能,而是在他光鲜亮丽的外表下,仍一直维持那颗一心为国、为社稷、谓苍生的心。如〈冬狩〉和〈出猎〉为例:
〈冬狩〉
烈烈寒风起,惨惨飞云浮。霜浓凝广隰,冰厚结清流。
金鞍移上苑,玉勒骋平畴。旌旗四望合,罝罗一面求。
楚踣争兕殪,秦亡角鹿愁。兽忙投密树,鸿惊起砾洲。
骑敛原尘静,戈回岭日收。心非洛汭逸,意在渭滨游。
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7]
此诗作于贞观十八年,此冬猎时之情景。末二句"禽荒非所乐,抚辔更招忧"表明自己的心迹。玩乐之事对于太宗而言,并不是一件愉悦的事。身为君主,天下万民就是自己的责任,如何治理国家,使百姓安居乐业,也就是所谓的"守成",实非易事。帝王难当,因为吸取隋代灭亡的教训,他深知,要想治理好国家,对朝中发生每一件事情,都必须作出正确的决断,还必须分辩是非,防止与杜绝小人的進言。这也是太宗之所以忧虑的原因。
〈出猎〉
楚王云梦泽,汉帝长杨宫。岂若因农暇,阅武出轘嵩。
三驱陈锐卒,七萃列材雄。寒野霜氛白,平原烧火红。
雕戈夏服箭,羽骑绿沉弓。怖兽潜幽壑,惊禽散翠空。
长烟晦落景,灌木振严风。所为除民瘼,非是悦林丛。[8]
此诗的写作手法同上,乃是延续汉赋"曲终奏雅"的写作手法。两首诗都是太宗在游猎之后,对自己的反思与警醒。即使曾经一度快乐出游,但他心中装的是所有百姓的痛苦与安乐,一切都是为了苍生,为了解除百姓的痛苦,而不是以自我的享乐的目的。
从《新唐书》、《旧唐书》、《贞观政要》等书中,我们可以对这时期的民风略知一二。贞观四年,判死刑的人数只有二十九人,几乎做到了不必使用刑法。东边到海域,西方在五岭,都做到了外户不闭,来往的旅客可不必自带粮食。贞观六年,大宗亲自审核死囚罪案,把死刑罪犯一百九十人都释放回家,约其按期来还,后来,这些死刑犯都如期来还,太宗便下诏全部免罪释放。太宗在努力建设文化事业的同时,以上古帝王的治国策略为方针,志趣崇尚亲静无为,处处想百姓之所想,重在节制、克制一己之私欲,而努力成就百姓之公益。更由于对儒家诗教的宣扬,道德得以重建,淳朴、敦厚的民风得到复苏。
(二)、君臣赠答的真诚之意
君臣之间如鱼如水,有臣子的直言不讳、严正劝谏,论述治国之正道,来辅佐时政,君王能藉此警戒自己,努力补救自己的不足,方能促成治世之出现。太宗与臣子之间的诗作,可分为太宗赠臣子以及君臣唱和之作。赠送臣子的诗作共四首,其中,有三首是赐赠魏徵的诗,分别是〈赐魏徵诗〉、〈望送魏征葬〉和〈送魏徵灵座〉,另有〈赐萧瑀〉、〈悼姜确〉、〈赋秋日悬清光赐房玄龄〉等。而朝君臣唱和的诗作共有二十六首,其赠答诗达二十四首之多。
魏徵曾于贞观十三年上〈十渐疏〉(又称"十渐不克终疏"),以十条例证,全面、具体、深刻地指出了太宗贞观后期更须引以为戒之处。太宗读后表示要"闻过能改"、"克终善事",并将此疏写在屏风上,"朝夕瞻仰",同时抄付史馆,让史官载入史册。贞观十七年正月,魏征病逝,太宗写下〈望送魏征葬〉:
阊阖总金鞍,上林移玉辇。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
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9]
魏徵死后,太宗甚为悲痛,下令休朝五日,京官九品以上及计吏给予送行,并亲自登上禁苑西楼,远望痛哭尽哀。这首诗便作于此时。中间六句,"野郊怆新别,河桥非旧饯。惨日映峰沉,愁云随盖转。哀笳时断续,悲旌乍舒卷。 望望情何极,浪浪泪空泫。"寥寥数语,却传递出真挚的情感。"创新别"、"非旧饯"、"惨日"、"愁云"、"哀笳"、"悲旌",离别的伤感,气氛的渲染。面对物是人非,一切景物都染上了深沉的哀愁。此情此景,不禁令人收束不住的泪水直流。太宗这里要表达的是对魏徵的吊唁,也感慨自己在人生中又少了一位知己,这是何等悲伤的事?没有了魏徵的太宗,当然要怅然若失,因为他深知,自己失去了一个前方道路的督导者,而这个督导者除了魏徵,没有人可以取代,也没有人可以做到。历史不也印证了这一点,唐太宗身为中国历史上最善于纳谏的皇帝,而魏徵则是中国历史上独一而二的、最勇于犯颜進谏的臣子,这样的千古绝唱,历史上哪里还有第二个例子?
太宗后来临朝叹息道:"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魏徵没,朕亡一镜矣!"(《贞观政要·任贤》)魏徵是贞观朝最敢于直言谏诤者,渴望接受谏言、改过迁善的太宗,当然深知其重要性。太宗曾因思念魏徵,登上凌烟阁看他的画像,赋诗哀悼。魏徵死后,太宗下令为他立碑,并亲自撰写碑文。
(三)、豪壮苍凉的征防气概
太宗诗作中,描写战场的诗作有〈饮马长城窟行〉、〈经破薛举战地〉、〈还陕述怀〉、〈入潼关〉、〈执契静三边〉、〈伤辽东战亡〉(一为"悼姜确")等诗。其中,〈经破薛举战地〉、〈还陕述怀〉、〈入潼关〉、〈执契静三边〉等为怀念旧战场的诗作。太宗边塞诗多描写战争中那种宏大的场面,体现的是一个帝王的气魄。
以〈经破薛举战地〉为例:
昔年怀壮气,提戈初仗节。心随朗日高,志与秋霜洁。
移锋惊电起,转战长河决。营碎落星沉,阵卷横云裂。
一挥氛□静,再举鲸鲵灭。于兹俯旧原,属目驻华轩。
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浪霞穿水净,峰雾抱莲昏。
世途亟流易,人事殊今昔。长想眺前踪,抚躬聊自适。[10]
在唐王朝统一全国的过程中,有三件较大的战役,皆为世民亲自指挥下取得的。首战发生于武德元年(618),陇右的薛举、薛仁杲父子与唐军交锋于高墌(今陕西长武县北)。在李世民横扫群雄的转战中,对薛举父子一战是至为艰苦的。〈经破薛举战地〉即为怀念此战争而作。贞观四年,太宗幸陇州,路过扶风时写下此诗。诗的前半段,回想当年征战的英勇、豪情万丈、沉雄壮伟,将薛举一战的经过写得酣畅淋漓,表现出气宇轩昂的王者风范。后十句慨叹世事变化之快速,最后以今昔功业聊以自慰。"沉沙无故迹,减灶有残痕。"二句,战场上,只留下战争的故迹。十五年后重游此地,因为浪沙层层覆盖,不知死者尸骨何在?可叹人生如白驹过隙、瞬间即逝,抒发沧海桑田的沧桑之感。这首诗并没有描写血肉横飞的触目惊心,而是有着昨是今非之感。
另一感伤战士阵亡的诗作是〈伤辽东战亡〉:
凿门初奉律,仗战始临戎。振鳞方跃浪,骋翼正□风。
未展六奇术,先亏一篑功。防身岂乏智,殉命有余忠。[11]
诗的开头,言将士奉命后即迅速岀征,将军之出,以丧礼处之,以示必死也。"振鳞方跃浪,骋翼正淩风。"言将士勇猛如大鱼之震动鳞甲破浪而出,又如猛禽展翅凌空。然而,还没来得及施展出奇制胜的谋略,便已功败垂成。最后表示,将士作战不顾个人安危,虽丧命战场,其忠诚之心尚存于世。太宗题为〈伤辽东战亡〉,感伤之余,仍以教化为务,旨在倡导战士的忠行。
另外,〈入潼关〉一诗[12]作于贞观十二年,言对旧战场的怀念。"古木参差影,寒猿断续声。 "太宗创帝业,入潼关,领略到关山的险峻,"高谈先马度"一句,乃是怀想当年晋阳起兵之后,大军進入河东、开進潼关,李世民与大臣裴寂的主张针锋相对,高谈阔论,世民说服裴寂用兵的情景。太宗藉此诗抒发当年怀抱着的远大志向、豪壮之情。而最后两句"别有真人气,安知名不名"则有几分怀古之幽情。
(四)、清新可喜的观物情怀
从走访贤臣、策划起兵反隋,到即位后的为国为民、励精图治,太宗具有王者的博大胸怀与超越常人的胆识,即位后的这种自励自勉的精神,在在出现于诗作中。然而,太宗也写下了众多的咏物之作,从"秦川雄帝宅,函谷壮皇居。"的壮丽诗句,到"出风飘带柳,晚雪间花梅。碧林青旧竹,路沼翠新苔。"[13]之写景之作,可看出太宗也有清新喜物观物情怀。
从太宗现存诗歌中可看出,以咏物诗最多,约占二分之一。有取自天象者、节令类者、地理类者、植物类者、动物类者、建筑类者、器物类者等等。取自天象者,如〈咏雪〉、〈咏雨〉、〈喜雪〉,取自地理者,如〈积翠池赋诗〉、〈过旧宅〉二首、〈经破薛举战地〉〈入潼关〉、〈咏小山〉等,取自器物者,如〈咏弓〉、〈咏烛〉,取自植物者,如〈赋得临池竹〉、〈得临池柳〉、〈赋得残菊〉等,取自动物者,如〈赋得早雁出云鸣〉、〈咏饮马〉等,取自建筑者,如〈赋得浮桥〉
等。
以〈咏雪〉为例:
洁野凝晨曜,装墀带夕晖。集条分树玉,拂浪影泉玑。
色洒妆台粉,花飘绮席衣。入扇萦离匣,点素皎残机。[14]
此诗属于"喜雪"一类的诗作,体现出物我合一的境界。首联言下雪过后的洁净的旷野,因阳光照耀而凝成一片亮光。颔联将场景转到树林和河面上,写雪花飞洒在树枝上的姿态,以及雪花落在水面上的,吹拂起来像浪花水珠。颈联言雪花纷飞犹如妆台之白粉,也散落在席间的绮丽衣裳。末联言映入窗户的雪花犹如初匣之宝剑,其光芒萦积匣中,雪花缓缓落在室内弩机上,使存留下来的残布上点缀着皎洁的白色。太宗将雪的型态刻划入微。细致刻划了雪花落在不同地方的情景,写来清新可
喜。
三、从太宗对文学的看法:诗教观
在诗学观念中,唐太宗主要提倡的是诗教说。
太宗早年南征北战,无暇读书。即帝位后,开始自执书卷,认真阅读,因而颇有心得。贞观二年,唐太宗对房玄龄、杜如晦两位贤相说:"比来四海安静,身处殿堂,不能自执书卷,使人读而听之。君臣父子,政教之道,共在书内。"读书之初,太宗藉由别人的『读而听之』明白伦常规范与政教之重要性。同时,纠正了很多少年时的观念:"却思少小时行事,大觉非也。"(《贞观政要·悔过》)
从〈赋尚书〉一诗[15]可看出,太宗崇尚文学,时时驻足于崇文院、停车于东观殿。废寝忘食,于灯下披览、研究三坟古典等上古书籍。每每看到昏君的残暴行径,都不胜唏嘘,发出"纵情昏主多,克己明君鲜"的感概。他更明白,应以圣君自勉,多行善事、杜绝恶行,时时刻刻战战兢兢,以承接明君的事业自励。
贞观初年,太宗对监修国史的房玄龄说:"比见前后《汉史》(《汉书》),载录扬雄〈甘泉〉、〈羽猎〉,司马相如〈子虚〉、〈上林〉,班固〈两都〉等赋,此既文体浮华,无意劝诫,何假书之史策?"太宗认为,徒有华丽的文采,而无益于教化,也就不值得载入史册了。(《贞观政要·文史》)
〈蒂京篇〉并序曰:"庶以尧舜之风,荡秦汉之弊;用咸英之曲,变烂漫之音;......故观文教于六经,......释实求华,以人从欲,乱于大道,君子耻之。"[16]"咸英之曲"是指尧时的音乐"咸池"与帝喾时的乐曲"五英",皆为有益于教化之乐曲。而烂漫之音,乃是三代之后的靡靡之邪音。太宗更提出诗歌创作应以儒家六经为旨归,远绍《诗经》的风雅精神,行美刺褒贬之意。文学创作者必须要起到修身做起,节制欲望,做到清本正源。方能行教育大众之作用,有益于世人身心的健康。
结论:
考察太宗的诗学观,最突出的表现是其主张诗歌要有益于政教。大宗的诗歌内容丰富,举凡君臣赠答诗、咏物诗、边塞诗,以及怀古诗,不过写景、叙事、抒情,都本于"诚"。从太宗诗歌的文字背后,我们可以体会到他的温柔敦厚,处处反省自己,以及处处为他人着想的善良的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