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年逾花甲、且独自面对这个世界的时候,终于找到了一种生存方式,那就是写作。写作,不仅是用来驱除生活所不能驱除的孤立与孤 独;更为要紧的是希望通过细节上的描述,来复制出一种历史的记忆。生活中常有这样的情况:一个人如果得不到现实的理解,那他就要期待将来被人理解。何况有 些人一直是被社会曲解的,书中的大部分人即如此——个个心高万丈,却都落入了窘境或绝境,最终被尘土和岁月掩埋。
《最后的贵族》出版日文版了。我没有去过日本,但从小就知道它,从富士山到歌舞伎。因为父亲1928年曾流亡日本;母亲在东京住的时间就更长了。此后历经坎坷,依旧不忘东渡的时光。
九泉下的他们,若知女儿的书有了日本读者,当有怎样的欣慰!
其二
去 冬在台北读到一本英国当代著名史学家保罗·詹森(PaulJohnson)写的《所谓的知识份子》。书中研究的物件如卢梭、雪莱、马克思、托尔斯泰、海明 威、罗素等,无一不是人们熟悉且在世界产生重大影响的人物。作者从“人比概念更重要”的理念出发,以史料为依据对其进行重新审视,深入探究。一路读来,令 人震惊——原来这些思想人物不仅是普通的人,而且还是相当卑琐的角色。比如卢梭一面鼓吹儿童育,一面却把自己五个亲生孩子送进弃婴收容所。作者的立意显然 不是恶意丑化先贤,他是希望有思想的人沿着他的述继续探究下去——当“知识份子”以普遍化的良心与理性代言人身份出现以来,他们是否真的就推动了时代前 进?一个不容忽视的事实是:“自从第二次世界大战,全球育体系扩张,原本散在民间以先民立命的“知识份子”开始被体制所收编。“良心知识份子”开始退位, “政策取向的知识份子”则在专业化的名目下,成为新的主流。他们不再对政治或社会的任何事物提出不同的愿景,而只会从事各种琐碎小事的思考与钻研。其甚 者,乃是在学院也日益类比企业的情况下,大家忙着找题目领补助,忙着旅行演讲和上电视做秀。”是的,当明白自己身处一个什么样的社会背景,我们才能懂得史 学家保罗。詹森所写《所谓知识份子》,其实是超越了狭义的“知识份子”角色课题,而引导读者深入到反思当代思想发展趋势的方向,在震撼中获得示,在示中产 生联想:我们这什么时候也能有一本类似的书?
今春,我从朋友那读到了张宏杰的《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手稿。作者或许没有西方学者那么明确的 既是学术的、也是思想的写作意向,但他那种以比较正常的声音来述历史事件,描画历史人物的写作状态和方法,令我兴奋不已。例如他笔下的海瑞是很好的一个清 官,但与此同时,清官海瑞还是个偏执症患者。需要说明的是,书中凡属重要人物的表现,大都以史料为依据。尽管议论过多,也未必都很正确,但绝非“戏说”。 最近,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了他的历史随笔集《大明王朝的七张面孔》(即《历史人物的另类传记》)。这七张面孔是皇帝朱元璋、篡位者朱棣、太监魏忠贤、 清官海瑞、叛臣吴三桂、忠臣郑成功和造反者张献忠。七个人,七个侧面。这不同的角度为我们提供了一幅明王朝封建专制制度的完整图像。我想,这样的组合就很 有些意味,足够爱坜史,爱思考的人去看,去想了。
其三
“副刊”应该是报纸最好看、最珍贵的一页。流览的是新闻,留下的是文学 ——我自己就是这样,相信大多数人也如此。我在香港中文大学的钱穆图书馆发现几十本老旧却精美的《联副》合订本,真是欣喜若狂。每周借它三大本,不仅阅 读,还做笔记呢。到了最后期限,我熬夜至天明,那也心甘情愿。因为副刊有文学的灵魂,有民主的气质,还有世俗的趣味——这是我喜欢的,也是我需要的。好的 副刊是可以单独收藏,不像整张报纸,天天新闻,处处时尚,却过眼就忘,看罢就扔。
也有例外,那就是《人民日报》的副刊了。1957年5月, 《人民日报》的一位元记者拜访谢冰心,他特地代副刊向这位女作家约稿。谢冰心在称赞《文汇报》以后说:“《人民日报》的副刊办不好,它只能登正面文章。” 记者说:“我们的副刊也可以登反面文章。”谢冰心说:“登反面文章也办不好,它是党报副刊。”
几十年了,情况似乎也没有什么变化。由于报纸的性质与“喉舌”作用,我和同事仍不爱看。上班的时候,一声:“报纸来了!”大家都去抢。唯有《人民日报》晾在桌上,无人捡拾。它太光洁、太端正、太规范了,像一张被精心修整装饰过的面孔。整张报纸都不看,副刊也就跟着倒楣。
最 近,又有了例外,一本写《人民日报》副刊的书成了抢手货,它就是负责“人民。副刊”工作的袁鹰先生撰写的《风云侧记——我在人民日报副刊的岁月》。本来是 正常销售,出版社只印了八千册。谁知《侧记》和我的《伶人》一起,被官方列入了禁书。这一下,就热了,火了,疯了!单是我的律师小浦就买了十几本。一次, 我参加一个座谈会,就眼见很多人捧他著书,等着签名呢。
《风云侧记》是本难得的书。难得在袁鹰先生把那太光洁、太端正、太规范,像一张被精 心修整装饰过的面孔恢复了血色,返还了原貌。你想知道电影《武训传》批判的真相吗?你想知道党报是如何刊出领袖诗句的吗?你想知道赵丹临终遗言的前前后后 吗?那就请听他娓娓道来。冷静的态度和直感的热情,自然地相互融合。“凡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由于广泛而丰富的编辑经验与内心始终坚守的正 直善良,袁鹰先生才得以在复杂条件下拥有可靠的判断能力。而这种可靠的判断力,又使他具有面对真相的力量和捍卫真理的气魄。这是他的特点,这也是《风云侧 记》的品格!
“笔走龙蛇二十年,分明非梦又非烟。”这是邓拓调离《人民日报》,与同事告别时念的诗句。意味深长,读来惆怅。
我读袁先生书,竟也有些惆怅。这是书的风格,也是那一代人的色调。
其四
即将过去的2007年,过得很累。事情是我自找的,也是被逼的。
所 谓“被逼”,是指年初拙作《伶人往事》受到国家新闻出版署的查禁,又在国家广播电视总局颁发的一份档,点了我的名。个人权利受到剥夺和侵犯,身为公民,总 要讨个说法吧?作为研究戏剧的人,总得站起来喊几嗓子吧?从严重声明到一纸诉状,笔杆子摇个不停。尽管明知官府不会受理,上边也决不会松手,但我必须这样 做。因为它关系到人权的存灭。
所谓“自找”,便是决意要祭奠五十年前那场政治灾难的死者。我们不仅要为“五十年无祭而祭”,还要追述和追究 “土改”、“肃反”、“三反五反”、“肃胡”、“反右倾”、“三年大饥荒”、“十年文革”和“六四”。几十年无数话语,无数命债,都无可奈何地画上潦草的 句号。现在,我们要重新述说、重新书写。只能这样,也必须这样,况且时间已经不多了。过分的乐观,只存在于想像只中。要知道,中国是有悲哀传统的。
2007年11月19日于北京守愚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