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7-05-12 05:54:41作者:李天笑
已在黄泉边缘的黄菊自4月底由上海运到北京以来,一直在生死界面的极端痛苦中挣扎。英国《泰晤士报》和香港凤凰卫视都报导了黄菊歇菜的消息,但后来遭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否认。从1月下旬到3月初医院3次发出病危通知来看,特别从近日高层车辆云集301医院看,黄菊确实死期已至。拔管即死,不拔管即活,是知也。
从中共帮规看,黄菊既是党的人,死活由党说了算,死的怎么痛苦和活的怎么难受由不得黄菊。这没得说。在死活的问题上,虽有马克思频频招手,也得服从政治局安排。党说在北京死,黄决不能在上海活。党叫黄死,黄不死也得死;党叫黄活,黄死了也得活。
不管党怎么利用黄菊的死,反正黄菊死了不能白死。但黄菊进京请死,死马当活马医,一反中共“瞒病不瞒死”的惯例,其中有重大隐情。
一种分析是,让黄赴京等死是逼胡温亲自赴丧。这年头,胡温是否出席已故现任的政治局常委遗体告别仪式及丧礼规格,并慰问其遗属,已成为外界观察已故领导人地位、影响力的风向标。如黄菊死在上海,胡温南下奔丧的可能极低;如黄死在北京,胡温无理由不赴丧。这种分析的问题是,胡温要赴丧,黄死后移尸北京也不迟;胡温若不想赴丧,黄菊活着赴京请死也没用。从胡温在两会不与黄菊握手看,既使胡温出席黄菊遗体告别,也非真想赴丧,而是另有打算。
另一种分析是,黄在京缓死是由于中共内斗不下,对黄菊的身后评价即悼词和丧礼规格未取得一致结论。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黄菊是“上海帮”重要成员,是政治局常委中与江泽民关系最密切的一位,而江是胡最凶险的暗中敌手。在江系陈良宇牵出黄菊及家人涉案、贾庆林岌岌在危、曾庆红欲叛两难的情况下,黄如何“盖棺定论”直接关系到贾、曾的定位,17大双方力量的消长,及江胡谁占上风的关键问题。黄死辰的宣布就取决于这字句必较、寸权必争的结果。
但我说的重大隐情还不在此。仅仅把黄的死辰与其后事安排及中共内斗相联系还未构画出黄菊生死迷雾背后的黑影。这个黑影就是江泽民本人的结局。江本人是把黄菊的死地、身后评价和丧礼规格作为其自身的结局来看的。如果黄菊死在上海,再移尸北上,这不但直喻“上海帮”的死局,也直喻江本人也可能死在黄菊为其营造的上海别墅里,再移尸北上。但江究竟死在哪里,早已有定数。这是其一。
在江看来,如果黄菊的死后评价很低,也意味着江的死后评价将更低。因为黄菊的罪行只是江的一小部份,江的罪行远大于黄。江必为黄力争。这是其二。
最有意思的是,在江为黄争中,黄菊欲死不成、欲生不能的过程恰恰为江日后接受大审判的过程构画了一个前景。江泽民曾与叶利钦频密见面十次,自我吹嘘情谊深厚。但叶去世后江一声未哼。非江不想出席丧礼出风头,是江的病体不能也。江衰到如此程度,离黄菊不远也。
江的死也是它不能自主的。虽有马克思招手,也得服从人民安排。人民说江在北京死,江不能在上海活。人民叫江死,江不死也得死;人民叫江活,江死了也得活到世纪大审判那一天。胡温要看到自己被迫将黄菊移京缓死,竟无意间为江的后事做了一次演示,也会不由的乐了。
从中共帮规看,黄菊既是党的人,死活由党说了算,死的怎么痛苦和活的怎么难受由不得黄菊。这没得说。在死活的问题上,虽有马克思频频招手,也得服从政治局安排。党说在北京死,黄决不能在上海活。党叫黄死,黄不死也得死;党叫黄活,黄死了也得活。
不管党怎么利用黄菊的死,反正黄菊死了不能白死。但黄菊进京请死,死马当活马医,一反中共“瞒病不瞒死”的惯例,其中有重大隐情。
一种分析是,让黄赴京等死是逼胡温亲自赴丧。这年头,胡温是否出席已故现任的政治局常委遗体告别仪式及丧礼规格,并慰问其遗属,已成为外界观察已故领导人地位、影响力的风向标。如黄菊死在上海,胡温南下奔丧的可能极低;如黄死在北京,胡温无理由不赴丧。这种分析的问题是,胡温要赴丧,黄死后移尸北京也不迟;胡温若不想赴丧,黄菊活着赴京请死也没用。从胡温在两会不与黄菊握手看,既使胡温出席黄菊遗体告别,也非真想赴丧,而是另有打算。
另一种分析是,黄在京缓死是由于中共内斗不下,对黄菊的身后评价即悼词和丧礼规格未取得一致结论。这种分析有一定道理。黄菊是“上海帮”重要成员,是政治局常委中与江泽民关系最密切的一位,而江是胡最凶险的暗中敌手。在江系陈良宇牵出黄菊及家人涉案、贾庆林岌岌在危、曾庆红欲叛两难的情况下,黄如何“盖棺定论”直接关系到贾、曾的定位,17大双方力量的消长,及江胡谁占上风的关键问题。黄死辰的宣布就取决于这字句必较、寸权必争的结果。
但我说的重大隐情还不在此。仅仅把黄的死辰与其后事安排及中共内斗相联系还未构画出黄菊生死迷雾背后的黑影。这个黑影就是江泽民本人的结局。江本人是把黄菊的死地、身后评价和丧礼规格作为其自身的结局来看的。如果黄菊死在上海,再移尸北上,这不但直喻“上海帮”的死局,也直喻江本人也可能死在黄菊为其营造的上海别墅里,再移尸北上。但江究竟死在哪里,早已有定数。这是其一。
在江看来,如果黄菊的死后评价很低,也意味着江的死后评价将更低。因为黄菊的罪行只是江的一小部份,江的罪行远大于黄。江必为黄力争。这是其二。
最有意思的是,在江为黄争中,黄菊欲死不成、欲生不能的过程恰恰为江日后接受大审判的过程构画了一个前景。江泽民曾与叶利钦频密见面十次,自我吹嘘情谊深厚。但叶去世后江一声未哼。非江不想出席丧礼出风头,是江的病体不能也。江衰到如此程度,离黄菊不远也。
江的死也是它不能自主的。虽有马克思招手,也得服从人民安排。人民说江在北京死,江不能在上海活。人民叫江死,江不死也得死;人民叫江活,江死了也得活到世纪大审判那一天。胡温要看到自己被迫将黄菊移京缓死,竟无意间为江的后事做了一次演示,也会不由的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