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股本计数股市‘虚荣’
有专家指出,把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捧上今天的位置其实并不那么难,因为总市值是按流通股的价格乘以总股本来计算而得出的,又因为A股本身的流通股本量非常小,几十亿人民币的资金就可以四两拨千斤,对总市值起到相当大的放大作用。根据中信证券计算,中国人寿当前A股自由流通股本只占总股本的2.72%,工商银行的A股流通股本占总股本的2.88%,而香港恒生指数成份股的这一指标高达80%。
“只要有个20-30亿资金,就能搞个工商银行的涨停板,”中信证券股份有限公司研究部首席策略师程伟庆说。“因为自由流通股比例比较低,因此杠杆效应很大,很容易就把市值搞上去。”程伟庆指出,把工商银行这些大杠杆的股票放入上证指数后,进一步扩大了上证指数的虚增效应。而香港恒生指数吸纳H股的时候,则有意识地避开了这个问题,只将流通股本,而非总股本计入总数。
规模市值不成比例
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是中国蓬勃发展的保险业和银行业的领头羊,投资者看好它们的成长前景,给它们一点溢价,是可以理解的。但要说这两家当前业务还完全局限于中国大陆的企业已经成为全世界排名数一数二的巨无霸,不免让人感到有点不可以思议。如果按照营业额计算,它们的规模不过是行业前几名的一个零头而已。根据路透数据,分析师预计中国人寿2006年营业额可以达到136亿美元,只是排名第一的AIG的1142亿美元预测营业额的11%。中国人寿在市值上赶超的ING和德国安联保险的2006年预测营业额也分别高达为1280亿美元和1057亿美元。同样根据路透预测,工商银行2006年预测营业额为232亿美元,而市值排名第一的花旗银行的营业额达到892亿美元,被工行超过的美国银行为729亿美元,汇丰银行为637亿美元。
贵价能否获得支撑
究竟如何评估中国大陆的金融企业,当前中外投资界人士争论不一。无论按照传统的市盈率,还是价格相对账面利润等比例,中国人寿和工商银行都是世界领先的贵价股,比如人寿的市盈率按照A股价格计算已经达到110倍以上。但也有投资者认为,中国人寿在国内有垄断地位,也有政策扶植,能够拿到一些别人拿不到的投资机会,因此对中国人寿的价值不能完全按照它在自由竞争的环境下经营的海外同行的来算。
香港联交所独立董事韦伯并不看好中国大陆金融股。他甚至认为,中国银行业可能会重蹈日本上世纪90年代的覆辙,未来5到10年可能会出现银行危机。中国人寿也面临三大威胁,一是它当前的投资价值的大幅增加受益于大陆股市的泡沫,二是未来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三是当前投资分配给投保人的比例低于国际标准20个百分点,未来留存盈利比例降的可能性大过升。但像韦伯这样悲观者只是少数,看涨中国金融股的境外分析师要多过看跌的。美林亚太区金融机构研究部主管史思达就认为中国银行业和日本银行的情况有很大的不同。因为日本市场当初已经趋向饱和,而中国不断增长的国内需求使得银行股还有相当的增长空间。H股投资者基本上是冷眼旁观大陆金融股的这轮疯涨,A股投资者热捧中国人寿的时候,正是相对成熟的H股投资者认为利好出尽的时候。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