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研究生辛酸:老师 您就把我当男生用吧

发表:2007-03-05 11:56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2006年的考研大战硝烟散尽后,我在众人艳羡的目光中成功地考入北京一所热门文科院校攻读研究生。我本科专业是日语,并且已经取得了最高水平证书——日语国际能力水平一级证书,而研究生又即将学习目前很时髦的传媒专业,周围的同学朋友都恭维我说将来是复合型人才,我自己不免也有些飘飘然。
  
  谁料,开学伊始,选导师的场景就迎头浇了我一盆冷水。导师们一进会议室,领头的博导便面露喜色:“这一届的研究生真不错,有6个男生!”我们女生顿时心一沉。果然,导师们介绍自己的研究方向和状况时,不约而同地强调本方向科研任务如何之重,言下之意无非是优先考虑男生!瞧,还未出结果,就开始安抚起女生来了!最终结果揭晓,如大家所料,男生的第一志愿全部被满足,女生则被调剂得七零八落。
  
  我的导师本届收了三个研究生,两女一男。第一次正式见面,导师看着那个男生欣慰地说:“这届总算有男生了!男生嘛,可以辛苦一点多去媒体实践,女生嘛,依我看就留在学校潜心做学问,以后再考个博士,留在学校最稳当了!”一句话就给我们限定了未来的路。
  
  不过我们学校是文科院校,导师的不同主要体现在研究内容的不同,大家对选导师的结果倒也没有太多怨言。而大学同窗傅珊说起自己因为是女生而备受冷落的事儿则有一肚子苦水。她本科就读的是本校实力最强的专业之一——电子工程专业,由于成绩优异被保研,可是在选导师时却遭遇“滑铁卢”:“那还是个女老师呢,但早就声明自己不要女研究生。有个女生考了400多分,她就是不要,那女生只好苦苦哀求她道,老师,您就把我当男生用吧!”
  
  没有男朋友的女研究生哪有勇气去读博
  
  再联想到早已不是新鲜话题的女研究生就业难,更是令人沮丧。一进校,上一届的师姐就早早告诫我说:“从现在开始你就要为自己的未来打算。三年后毕业时都二十六七岁了,又是个女孩子,一工作就面临结婚生子。用人单位都不情愿要女研究生的,工资得高出本科一截不说,还不如男生‘好用’有干劲。”
  
  这可不是危言耸听。我的高中学姐李江就是个最好的例子。李江就读于一所名校,学的也是热门的新闻专业,可临到就业,还是过不了“女生”这个槛。虽说工作强度不落于男生,表现也未见逊色,工作机会却还得居于男生之后。
  
  在一家国字头报社实习已近半年的她,由于对这份报纸的报道风格心仪已久,所以工作非常努力,表现也尚属不错,可是报社却迟迟不露留人意。身边的同学们早已找工作找得兵慌马乱,她在报社也日益坐立不安。鼓起勇气探了编辑老师的意思,老师们在对她表现给予肯定的同时也委婉表示:原则上我们倾向于留男生。如今她是走也舍不得,留下去也尴尬,整天愁眉苦脸,食不知味。
  
  本以为犯愁的只是我的前途,没想到,读了研以后,不知怎么就在别人眼里看着“高不可攀”起来,这不,连“个人问题”都犯了难。
  
  记得离家前一天,爸妈一脸严肃地走入我房间,开门见山地叮嘱道:“你今年已经不小了,到了学校要多留意留意了……”
  
  可到了北京后,还没见到班上的男生人影,就已经从寝室女孩们的议论中获悉:本班的六个男生全都“名草有主”。
  
  最初,我依然抱着“可遇而不可求”、“顺其自然”的心态优哉游哉,可是在强大的“舆论压力”之下,为了早日脱掉“找男友老大难”的帽子,当然,内心里也希望有一个人能与我分享喜怒哀乐,我决定“自力更生”,主动要求朋友们帮我物色。朋友纳闷:“你自己条件不错,要求又不高,为什么到现在找不到男朋友?”
  
  本以为这仅仅是个人的“个人问题”,可是一不留神还扯上了未来的发展方向问题。和我师从同一位导师的女生陈爽想申请提前毕业,但导师希望女研究生潜下心做学问,建议她读满三年,甚至为她规划好硕士毕业后继续读博再争取留校。可是没想到看似文弱温和的她这次意见异常坚决,冲到导师跟前说:“老师您知道吗?有一种说法说人分三种……”我一听赶忙岔开了话头。由于她的坚持,最终导师也不得不同意她提前毕业。
  
  我是知道她那未竟的话语的:人分三种,男人,女人,女博士。呵呵,这句话在女研究生中是很流行的:没有男朋友的女研究生,哪有勇气读博?学校里毕竟交际圈子小、接触的人也少,谁敢冒着嫁不出去的危险一门心思地钻研学问呢?
  
  选导师难,就业难,嫁人难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欢迎给您喜欢的作者捐助。您的爱心鼓励就是对我们媒体的耕耘。 打赏
善举如烛《看中国》与您相约(图)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