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级贫困县濮阳县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被群众称为“天安门”
核心提示:河南省级贫困县濮阳县,每年都需上级投入数亿资金维持财政,但该县却有一座豪华气派的县委县政府办公大楼,被群众称为“天安门”。据透露,办公楼总耗资7千多万,占全县年财政收入1/3。记者看到濮阳一些下属局委的办公楼也很气派。县统计局数据,濮阳县城镇居民2006年人均年收入不过7000多元。
中国的官员热衷于搞面子工程、形象工程。前几年山西临汾建了一个“天安门”,重庆市忠县黄金镇政府建了一个“天安门”,今天,靠上级补贴数亿元资金才能维持财政运转的省贫困县濮阳县,一座座豪华办公楼拨地而起,一片片漂亮的别墅楼环绕左右,耗资7000多万元修建的县委县政府办公楼更是被群众称为“天安门”,其大楼之豪华、之气派可想而知。
面对媒体、社会的指责,他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强有力的挡剑牌,那就“为了群众”,是“尊重群众的意见”。宿青平在临汾仿造“天安门”,他认为是为了群众。他说有些群众一辈子都没机会去北京看看天安门,能够在当地实现群众的梦想,这不是很好吗。而濮阳县委办公室主任面对媒体的采访,他是这样说的:原来的县委、县政府、县人大办公大楼非常破旧,每逢下雨楼里都会发水灾,已经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工作秩序,干部群众对县委意见很大,修现在的办公楼主要是尊重群众的意见。
难道真是为了群众,真是尊重群众意见吗。濮阳县下辖22个乡镇,其中有七个乡镇在黄河沿岸,生产条件落后,大多数群众还在贫困线以下勉强度日。县属企业绝大部分已经破产倒闭,下岗失业人员大量存在,县级财政捉襟见肘,每年都需要上级补贴数亿元。2006年城镇居民年人均收入不过7000元,一位科级干部每月的收入少则六七百元,多则一千出头。就是这样的一个县,这样一个收入水平,群众自己肚子都填不饱,县委、县政府不花巨资修豪华办公楼他们还有意见?我看这种理由是站不住脚的,其实他们就是打着群众的旗号,堂而皇之地满足自己的欲望,贪图自己的享受,打着群众的旗号,明目张胆地搞腐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