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之痒——文人的1950至1957

作者:贾悲文 发表:2006-11-16 01:13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历史上最为黑暗的时期,似乎首推“五胡乱华”的一百多年,可能是战乱把大部分的文人墨客都杀掉了,历史、文学史在这百多年往往如同“黑洞”一样,知道其黑暗,但不知其有多黑暗。

比五胡乱华更黑暗的7年

简短的5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在现代人眼中,最为黑暗的当属1957年“反右”之前的那七年时间:“镇反”“三反”“五反”“高饶”,种种历史事件仍然像黑洞一样,知其名不知其实。但是,这七年却大大不同于“五胡乱华”时期文人被屠光杀净式的黑暗,因为,1949以后,文人与政权开始了“与狼共舞”的蜜月七年:笔杆子拥抱了枪杆子。

“新文化运动”以来形成的胡适、鲁迅式的那群现代文人,在共和后较为宽松的言论环境中,普遍把批评政府、代言社会当作安身立命之本,他们的舆论监督对社会和政府都产生了较大的影响力;抗战和内战中,劣势中的中国共产党抛却意识形态不同,以“统一战线”拥抱各类文人,也是看重了这种较为有利于自己的社会舆论监督力量。

在胡风抒情着《时间开始了!》的时候,党内外的中国知识分子,像李慎之一样欢呼着“从此站起来了”,纷纷地涌进政协、作协、文联、大学和研究院,当“国家的主人”去了。批评政府、代言社会的职责变成了“与狼共舞”的容忍或献媚,缺失了社会良知的文人们,从此金屋藏娇般的被圈养。

1950年到1956年,在政协、作协、文联、大学和研究院等“笔杆子拥抱枪杆子”的舞厅院墙之外,中国大地上悲惨着“镇压反革命”等等至今讳忌莫深、黑幕重重的历史过程,因缺少了文人的参与和文字的记述,而成为文明的阴影。而本当为历史执笔的文人们,却在“胡风反革命案”“红学批判”“胡适批判”和“武训传”等文化批判的大型Party中争相邀功、曲意逢迎、落井下石、阉割良知(见注一)。

七年来,聚光灯下历史舞台上,除了帝王将相失和(“高饶”事件),就是才子佳人反目(文化批判);而阳光照不到的黑土地上,“镇反”“三反”“五反”“土改”“商改”多场运动数百万亡灵的凄惨叫声,却唤不醒那迷失了的社会良心。

“起初他们追杀共产主义者,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共产主义者;接着他们追杀犹太人,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犹太人;后来他们追杀工会成员,我不说话——因为我不是工会成员;此后他们追杀天主教徒,我不说话——因为我是新教教徒;最后他们奔我而来,却再也没有人站起来为我说话了……”(见注二)。

1956年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阳谋”)期间,在政权的一再怂恿、鼓励之下,“新中国的主人”文人们表演了一场轰轰烈烈、忧国忧民的言论秀,毫不客气、信以为真的把自己当作了国家的主人,直到真的主人再也忍受不下去了,“反右运动” 开始了。

1957年,政权与文人的七年之痒,终于以反目成仇而告终结,时间又开始了。这一次,再也没有可能还有人能够站出来为党内外的知识分子说话了;报应开始了,苦难开始了,记忆和文字也开始了。

当文人终于体验到“牛棚”的滋味时,数百万人的坟头已经野草苍茫;当知识分子以文载道,能够呻吟出自己的苦难时,永不瞑目的在天亡灵却托梦无门、报冤无路。

1957年是毛泽东与文人们7年共舞好时光的结尾,是共产党战胜了所谓敌对势力之后,最终对文人舞伴开刀的胜利祭祀,文人们正如十年之后屈死开封的刘少奇,“与狼共舞、终葬狼口”。当社会的良知趋炎附势,当党内的良知相互压制,毛泽东,为何不能被神化成救星、魔化为撒旦?

官方语境中,1958-1976年是极左路线的时期;大多数文人都由此而认为,57年反右造成了其后真话的缺失,并因此导致了此后臭名昭着的“文化大革命”。而事实上,文人们对始于1950年的“镇反”无动于衷的话,那么1957年的“反右运动”只不过是“镇压反革命”、“镇压土匪”、“镇压地主”系列中的下一环而已:镇压文化人。

毕竟,一个巨大的国度、数亿人口的社会,不会突然之间从零度烧到100度,前一个历史阶段是后来苦难历史阶段的台阶。假如社会话语权的拥有者们不能维护社会良知的话,社会只能在堕落中挣扎,在挣扎中堕落。

反右之后,至1980年代知识分子被“解放”,苦难经历中的文人们为后代留下了灿若星辰的文字记录,尤其是当他们被赶出象牙塔,贴身于广阔的黑暗土地上,亲身体验整个社会所遭遇的苦难历程之后,他们中的一部分才真正的觉醒:知识分子应当对社会承担道义和责任!

我们无意于指责、苛求那代文人,趋利避害毕竟是人之本性;然而,他们毕竟欠了那段历史一个忏悔,因为1950年——1956年并不总是阳光明媚、值得歌颂的,鲁迅、胡适那代文人的榜样作用也还没有消失,而当年社会舆论环境还远远好于之后的十数年。从1980年代“伤痕文学”到今天的各种回忆录,当他们舔着当年的伤疤回忆自己的悲惨经历时,难道就不能将心比心,感受那些先于他们被枪毙、被屠戮的死难者?

当后代文人们聚集苏州灵岩山墓园,祭扫自由主义英雄、“反右运动”中落难并在文革中被枪决的林昭时,能否顺便查勘那个墓园1950—1957年几场运动无辜死难者的坟头,并凭吊他们永不瞑目的亡灵?

注一:1955年《人民日报》开始批判胡风反革命,一大批文人加入到“脚踹落水狗”的批判胡风行动中,其中的用语如“狼种”、“九尾狐”、“灰蛇”、“白蛇”等。

注二:牧师Martin Niem?ller关于面对罪恶而不行动的警示名诗,曾被改编成多种文艺方式传颂。

(文章仅代表作者个人立场和观点)

来源:议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