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浩然《过故人庄》:“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就反映了古人过重阳宴饮友人,赏菊的风俗。
唐代可谓是无菊花就不能过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了,甚至有人认为菊花是中国的国花,宋朝人还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避邪翁”呢! |
农历九月是菊花盛开的季节,俗称“菊月”,所以重阳节也叫“菊花节”或“菊节”。重阳赏菊是由来已久的习俗,晋陶渊明可说是菊花真正的知己,他常在浇灌时对着菊花祝祷∶“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同来。”说也奇怪,那年九月九日菊花果然一起开放,亲朋好友也不约而同在重阳节前来赏菊。因此,后人便把陶渊明视为九月的菊花神。
古代,重阳节的活动很多,既要登高游宴,又要赏菊赋诗,还想骑射游猎,一天的时间是不够用的,因此就把重阳节提前到九月八日开始,或延后到九月十日,所以重阳不是一天,而是两三天。
另《岁时杂记》上载∶“都城重九后一日宴赏,号‘小重阳’。”李白《九月十日即事》诗云∶“昨日登高罢, 今朝又举觞。菊花何太苦,遭此两重阳。”说的就是九月十日小重阳的风俗,并借菊花两遭重阳来暗喻黎民百姓生活的穷困。唐代可谓是无菊花就不能过重阳,不插茱萸不过节了,甚至有人认为菊花是中国的国花,宋朝人还称菊花为“延寿客”,茱萸为“避邪翁”呢!
如果说唐代没有菊花就不能过重阳,那么,宋代的重阳节完全可说是赏菊节或菊花节了。宋代重阳咏菊诗词更是多不胜数,最著名的莫过于女词人李清照的《醉花阴》∶“薄雾浓云愁永昼,端老销金兽。佳节又重阳,玉枕纱橱,半夜凉初透。东篱把酒黄昏后,有暗香盈袖。莫道不销魂,廉卷西风,人比黄花瘦!”
据说菊本是“鞠”字,是穷之意,即一年的花事至此已经穷尽了。九月深秋,草木绿意不再,百花落尽,唯有菊花迎着秋风秋雨怒放,唐皇甫冉∶“燕知社日辞巢去,菊为重阳冒雨开。”所以在一片萧瑟的秋景里,菊花是唯一的点缀。宋苏东坡∶“荷尽已无擎雨盖,菊残犹有傲霜枝。”说的是菊花虽然枯萎了,花瓣仍高傲得挺立于枝头,绝不飘落于地。因此,古人把菊花比喻为不趋炎附势、不同流合污的隐士,与竹、兰、梅合称为“四君子”。
饮菊花酒
菊花又叫黄花,属菊科,品种繁多,因花期长,被称为长寿之花。原产于我国,传说在神农氏尝百草时,就把它列为药物。根据《西京杂记》记载∶“菊华舒时,并采茎叶,杂黍米酿之,至来年九月九日始熟,就饮焉,故谓之菊华酒。”意思是说古代酿菊花酒需在当年的重阳这天,采集初开的菊花和一点青翠的枝叶,掺杂在黍米当中酿制,然后放至次年的重阳节就可以开醰饮用。
陶渊明九日诗中也提到∶“酒能袪百虑,菊能制颓令。”所以重阳饮菊花酒,菊酒与九九谐音,喝菊酒可以延年益寿,活得更“久”。按中医的说法,菊花酒有明目、治头昏、降血压,有减肥、轻身、补肝气、安肠胃、利血气之功效。
早在屈原《离骚》∶“朝饮木兰之坠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就有服食菊花瓣之说。魏时曹五曾在重阳赠菊给钟蹈,祝他长寿。晋葛洪《抱朴子》中记载了河南南阳山中人家,因饮了遍生菊花的甘谷水而延年益寿的事。梁简文帝《采菊篇》中则有“相呼提筐采菊珠,朝起露湿沾罗懦。”之句,当时就有采菊酿酒之举。到了明清时代,菊花酒依然盛行,在菊花酒中又加入多种草药,其效更佳。明高濂《遵生八笺》中就记载,菊花酒是盛行的健身饮料。
历代许多诗人都喜欢在九月菊花盛开时,赏菊饮酒。李白喝的酒是“携壶酌流觞,菊搴泛寒荣”;杜甫喝的酒是“明日万条尽醉醒,残花烂漫开何益”;白居易喝的酒是“黄花助兴方携酒,红叶添愁正满阶”;杜牧喝的酒是“别后东篱数枝菊,不知闲醉与谁同”,秋天的菊花,真是美若醇酒,令人陶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