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10-14 23:46:41作者:盛大林
国家统计局局长换人了。邱晓华下,谢伏瞻上。闻听此讯,我的心中有些遗憾,因为我有一个疑惑,一直想请教邱晓华局长,那就是中国的GDP究竟有几个“版本”?
国家发改委8月初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3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如果按照这31个省份所公布的GDP计算,我国上半年的GDP增幅为12%,并非国家统计局宣布的10.9%。 一方是10.9%,另一方是12%,这两个数据之间,整整相差了8048亿的生产总值。
2005年也是如此。根据2005年全国31个省份统计部门公布的GDP数值进行汇总,得出的数字是196015.97亿元,而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当年实现的GDP是182321亿元,两个数字相比,竟然相差了13694.97亿元。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05年GDP同比增长9.9%(后来修订为10.2%),而纵观各省统计公布的数据,当年只有云南省的GDP同比增长小于9.9%,汇总31个省市的增速得出的简单平均数为12.39%。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在《国际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一文中透露:从2000年到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分别高出1.7、2.0、2.6和2.8个百分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省级GDP的平均数高于全国是多年来的惯例。”针对两级GDP出现“双版本”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说,“在我国,有些年份省级GDP数字汇总后可能会比国家的要高出3至4个百分点。”
中国的GDP只有两个“版本”吗?这种现象仅仅存在于国家和省级之间吗?
前不久有一则关于山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报道。当时,记者收集到了今年上半年该省以及所属17个地级市中14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省的GDP增长速度为15.3%,而那14个市的GDP增速均在17%以上,其中烟台高达17.7%。有人对记者说:“如果低于17%,那你可能拿不出手。”此后没有再见到这方面的报道,不知道另外三个市是哪三个市,GDP增速为多少。但三个经济总量较小的市(几个经济大市,如青岛、济南、烟台都在17%以上)不可能把全省的GDP拉下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地市的统计数据计算,那么中国的GDP还存在一个“地市级版本”。
国家有一个“版本”,省级有一个“版本”,地市级有一个“版本”,会不会还有一个“县级版本”、乃至“乡级版本”呢?从目前情势看,完全有这个可能。
事实只有一个,统计数据却有好几个“版本”。而这几个“版本”,最多只有一个是真实的?那么,到底哪一个“版本”才是真的呢?到底有没有真的呢?
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GDP的这种“多版本”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只有一个统计系统。上级统计部门主要是根据下级统计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核算的。按理说,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至少也是很相近的。就拿今年上半年来说,这个省说它的GDP是多少,那个省说它的GDP是多少,它们上报国家统计局的肯定也是这个数字,那么国家统计局汇兑出来的全国GDP就应该是各省市区的总和。但这两个数字却相差8000多亿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位专家说,目前我国GDP计算的模式不是国家对省市自下而上报来的数据进行核算,而是国家先明确几个决定GDP的大的总量数据,然后再调取数据,而这一过程中,有的数据是相对较硬的,出入一般不大,如能源、消费、出口等,有的数据则是软的,需要靠地方的数据进行统计,最典型的是投资。这位专家的主要意思无非是说,国家统计局并不完全依赖地方上报的数据。可是,不采纳地方上报的数据,又从哪里获得数据呢?难道国家统计局要到各地“亲自”统计吗?如果仅仅是抽样统计,那样得到的数据岂不是太模糊了吗?
还有专家认为,GDP“多版本”的主要原因是地区之间的重复统计。据专家介绍,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部分,按照法人属地的原则进行统计,但如今法人企业下属机构甚多,因此各省存在重复统计现象。此外,对于贸易则按照产业活动原则进行统计,多数地方统计时都宁愿将贸易算作本地区的GDP数字,这也造成了贸易的计算叠加。有些地方还把地区间的合作项目也同时记录到各自省的数据中去。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国家统计局如果不亲自作细致的调查,怎么知道“重叠”了多少呢?
邱晓华曾提出了统计工作“不进假数”的目标。“不进假数”就是要对最源头的统计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还是老问题:“源头”太多了,国家统计局怎么知道哪些“源头”有“水分”,“水分”有多大呢?既然知道哪些是假的,为何不责令地方统计部门改正呢?
人们常用“层层加码”来形容中国的统计工作。从数字表面来看,确实如此——从中央到地方,数字不断变大。但“加码”之说其实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先有下级数据,才有上级数据。统计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层层加码”的逻辑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其实,说“层层缩水”比“层层加码”更准确。当然,之所以“层层缩水”,是因为下级统计数据的“水分”太多。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下级各地“兑水”的力度肯定不一样,上级怎么知道每个地方的“水分”有多少呢?但事实上,国家统计局,以及省市统计部门一直都在“挤水”,那么,究竟是怎么“挤”的?“挤”的原则是什么?莫不是按照某个百分比,来个“一刀切”吧?
李德水局长发现了问题但没解决问题。邱晓华局长一直避口不谈这个问题。于是,这个问题留给了谢伏瞻局长。谢局长,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准备如何解决呢?
国家发改委8月初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上半年,31个省市区(不包括港澳台)经济增长速度保持在两位数。如果按照这31个省份所公布的GDP计算,我国上半年的GDP增幅为12%,并非国家统计局宣布的10.9%。 一方是10.9%,另一方是12%,这两个数据之间,整整相差了8048亿的生产总值。
2005年也是如此。根据2005年全国31个省份统计部门公布的GDP数值进行汇总,得出的数字是196015.97亿元,而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当年实现的GDP是182321亿元,两个数字相比,竟然相差了13694.97亿元。同时,国家统计局公告显示2005年GDP同比增长9.9%(后来修订为10.2%),而纵观各省统计公布的数据,当年只有云南省的GDP同比增长小于9.9%,汇总31个省市的增速得出的简单平均数为12.39%。
国家统计局原局长李德水曾在《国际经济指标和经济形势分析方法》一文中透露:从2000年到2003年,各省(区市)核算的GDP增长速度的平均数,比国家统计局核算的全国数分别高出1.7、2.0、2.6和2.8个百分点,差距呈逐年扩大趋势。
“省级GDP的平均数高于全国是多年来的惯例。”针对两级GDP出现“双版本”的现象,国家信息中心专家委员会委员、发展研究部战略规划处处长高辉清博士说,“在我国,有些年份省级GDP数字汇总后可能会比国家的要高出3至4个百分点。”
中国的GDP只有两个“版本”吗?这种现象仅仅存在于国家和省级之间吗?
前不久有一则关于山东省各地市经济发展情况的报道。当时,记者收集到了今年上半年该省以及所属17个地级市中14个地级市的经济增长速度。全省的GDP增长速度为15.3%,而那14个市的GDP增速均在17%以上,其中烟台高达17.7%。有人对记者说:“如果低于17%,那你可能拿不出手。”此后没有再见到这方面的报道,不知道另外三个市是哪三个市,GDP增速为多少。但三个经济总量较小的市(几个经济大市,如青岛、济南、烟台都在17%以上)不可能把全省的GDP拉下两个百分点。也就是说,如果按照地市的统计数据计算,那么中国的GDP还存在一个“地市级版本”。
国家有一个“版本”,省级有一个“版本”,地市级有一个“版本”,会不会还有一个“县级版本”、乃至“乡级版本”呢?从目前情势看,完全有这个可能。
事实只有一个,统计数据却有好几个“版本”。而这几个“版本”,最多只有一个是真实的?那么,到底哪一个“版本”才是真的呢?到底有没有真的呢?
最令人大惑不解的是:GDP的这种“多版本”现象是如何形成的?中国只有一个统计系统。上级统计部门主要是根据下级统计部门统计上报的数据进行汇总核算的。按理说,最后计算出来的结果应该是相同的,至少也是很相近的。就拿今年上半年来说,这个省说它的GDP是多少,那个省说它的GDP是多少,它们上报国家统计局的肯定也是这个数字,那么国家统计局汇兑出来的全国GDP就应该是各省市区的总和。但这两个数字却相差8000多亿元,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位专家说,目前我国GDP计算的模式不是国家对省市自下而上报来的数据进行核算,而是国家先明确几个决定GDP的大的总量数据,然后再调取数据,而这一过程中,有的数据是相对较硬的,出入一般不大,如能源、消费、出口等,有的数据则是软的,需要靠地方的数据进行统计,最典型的是投资。这位专家的主要意思无非是说,国家统计局并不完全依赖地方上报的数据。可是,不采纳地方上报的数据,又从哪里获得数据呢?难道国家统计局要到各地“亲自”统计吗?如果仅仅是抽样统计,那样得到的数据岂不是太模糊了吗?
还有专家认为,GDP“多版本”的主要原因是地区之间的重复统计。据专家介绍,工业增加值是GDP的重要部分,按照法人属地的原则进行统计,但如今法人企业下属机构甚多,因此各省存在重复统计现象。此外,对于贸易则按照产业活动原则进行统计,多数地方统计时都宁愿将贸易算作本地区的GDP数字,这也造成了贸易的计算叠加。有些地方还把地区间的合作项目也同时记录到各自省的数据中去。这种分析是有道理的。但问题是:国家统计局如果不亲自作细致的调查,怎么知道“重叠”了多少呢?
邱晓华曾提出了统计工作“不进假数”的目标。“不进假数”就是要对最源头的统计工作进行严格考核。还是老问题:“源头”太多了,国家统计局怎么知道哪些“源头”有“水分”,“水分”有多大呢?既然知道哪些是假的,为何不责令地方统计部门改正呢?
人们常用“层层加码”来形容中国的统计工作。从数字表面来看,确实如此——从中央到地方,数字不断变大。但“加码”之说其实是不合逻辑的,因为先有下级数据,才有上级数据。统计应该是自下而上的,而“层层加码”的逻辑顺序是自上而下的。其实,说“层层缩水”比“层层加码”更准确。当然,之所以“层层缩水”,是因为下级统计数据的“水分”太多。而问题的关键在于:下级各地“兑水”的力度肯定不一样,上级怎么知道每个地方的“水分”有多少呢?但事实上,国家统计局,以及省市统计部门一直都在“挤水”,那么,究竟是怎么“挤”的?“挤”的原则是什么?莫不是按照某个百分比,来个“一刀切”吧?
李德水局长发现了问题但没解决问题。邱晓华局长一直避口不谈这个问题。于是,这个问题留给了谢伏瞻局长。谢局长,您是如何看待这个问题的?准备如何解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