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课题研究显示:中国买官卖官“公开透明”

发表:2006-10-07 12: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1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中国买官卖官现象有多严重?官方媒体引述一项官方课题研究说,在一些地方,买官卖官已经成为了公开透明的事情,有哪些官职,要多少钱,应送给谁,干部圈内甚至社会上更大范围的人群都心知肚明。

  中新社日前转引《人民论坛》的报道说,中国国家社科规划《中国惩治和预防腐败重大对策研究》课题组组长王明高经过多年研究考察,总结出近年来买官卖官出现了“越级”买卖,“合法”买卖,“公开”买卖和“批发”买卖四种新样式。

  中国国家行政学院科研部主任许耀桐教授在《人民论坛》上发表文章说,买官卖官现象屡屡发生的原因在于权力暴利、官职含金量过大;“一把手”权力不受制约;政务神秘;查办不力以及官德官风败坏。

  《人民论坛》是人民日报社主办的权威时政思想理论期刊,1992年创刊时,中共总书记江泽民亲自为期刊题写了刊名。

  官方网站新华网日前也在头条位置上发表题为“治理商业贿赂根本在于治权”的专题,指出商业贿赂已经成为在中国经商的潜规则,大多数人对治理商业贿赂缺乏信心。而遏制权力寻租行为,让权力运行阳光透明,是商业贿赂的根本解决之道。

  北京政治学者对本报说,官方媒体和学者近来频繁触碰比较敏感的政治话题,例如推进“选举式民主”、买官卖官已经公开化、公众对治理商业贿赂信心不足等等,公开呼吁当局推进民主进程,限制滥用权力。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部分官员和学者对政治体制改革进展缓慢的现实也有所不满,希望通过舆论影响下月召开的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加快改革步伐。

  根据王明高的研究,买官卖官中的“越级”买卖就是:买官者已不局限于向直接的领导人贿赂,而是向上一级、乃至上几级的领导贿赂,由他们出面施加影响,从而达到买官的目的。与买官行为相对应,有点买官者不局限于自己职权范围,而是影响下几级干部任免。这些干预、招呼、影响都直接与利益挂钩,甚至就是赤裸裸的金钱利益。

  “合法”买卖就是钻制度的空子,披民主的外衣。买官卖官者打着干部人事制度改革的幌子,运用选人用人制度改革的手段,开辟自己的运作空间,由过去的“暗箱操作”变为“合法”任用,借着民主推荐和民主选举的名义,让人觉得合情合理,使买官卖官更具欺骗性与隐蔽性。

  “公开”买卖就是大家都清楚有哪些官位,要多少钱,要送给谁。即使对选举制的官位,也有人明目张胆地向有投票权的人打招呼、拉票甚至出钱贿赂。

“批发”买卖则是一次三个五个地卖官鬻爵,甚至一次成规模地批发官帽。有些地方过去是有空位才卖,现在是创造空位卖。如陕西商洛市卖官书记张改萍,5年时间批发官帽27顶,几乎涉及商洛市的各个部门的领导;山西省长治县原县委书记王虎林在离任前,突击批发官帽432顶。  分析人士指出,买官卖官和商业贿赂是中国政治和社会的顽症,也是专制政治的必然结果。只要中共在政治体制改革上没有大的突破,买官卖官和商业贿赂泛滥的现象就不可能得到遏制。


来源:联合早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