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国际汉学家王健的拿手好戏是打快板
提起著名国际汉学家王健博士(Dr. Jan W. Walls)的名字,特别对华人来说,已经耳熟能详。正如王健本人不久前所说,他所熟识的华人,要多于西人。这对王健来说,应该是他的骄傲,因为这无疑是他所具有的学术地位的佐证;而对于结识王健的华人来说,应该是种荣幸,因为有幸由一位博学善良的老人来充当加中交流的文化使者。
《环球华报》也属于这有幸的一群,因为在很早的时候,本报就有机缘作过王健先生的专访。就在他即将从西门菲沙大学(SIMON FRASER UNIVERSITY)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位置上退下来的时候,我们又得以同他恳谈,聆听他对汉学的独到见解,并将这些宝贵的感受与读者分享。
超龄“退役”
《环球华报》:您既是西门菲沙大学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也是该校文学院“亚洲--加拿大”课程的课程主任,可以说名声卓著。您从这个岗位上退下来,我们听到后还真感到有些突然和怅惘。
王健:其实我这已经是超龄了,今年我74岁,早到了该退休的年纪。实情去年已经退休,这一年是在履行“退休后的合同”,中心的手头工作很多,需要我继续承担一段时间,所以只好坚持再干一阵,就扛到现在,也不算突然啦。
《环球华报》:您执教中文可谓硕果累累,所以说这次也是荣休。华人社区自然也有不舍之情,听说岭南长者学院还为您举行欢送仪式。
王健:那天也正好是岭南长者学院举办结业典礼,我也算是该学院的执教者嘛。在欢送仪式上,岭南长者学院还特意为我准备了一个大蛋糕,千言万语尽在其中了。院长虞崇贞博士还送给我学员合写的纪念卡片,著名国画家周士心也把他的珍贵画作送给我留作纪念,令我十分感动。我在致词中就说,岭南长者学院为我举办欢送退休礼,是我一生中两件最荣耀的事情之一。你问另一件?那时我太太初次让我与她接吻。
不用再上闹钟
《环球华报》:作为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主任,您总是在忙忙碌碌,退下来后,您最想干的是什么?
王健:砸闹钟,包饺子。不用上闹钟,每天自然醒,当然就不用闹钟了。退休居家,我要吃自己包的饺子。
当然这是笑谈。退休后我最想做的是完成三本书的撰写和编辑,这实际上是已经酝酿多年的“陈事”了。第一本书是给剑桥大学出版的《使用中文》,是写给想学中文的人看的,教这些人如何使用成语、俏皮话之类的中文;第二本是宋朝王安石诗词的英文译本,共120首,译文本身已经弄妥,现在还差再写一篇序文;第三本书则与我当年的博士论文有关,我的博士论文写的是晚唐女诗人鱼玄机,这本书就是她留下的50首诗的英文翻译。需要强调的是,关于鱼玄机的诗,我这次写的是一个通俗译本,不是学术著作,是给一般读者看的大众读物,也可以说是普及性的。
《环球华报》: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都有您的参与和见证。您现在离开,中心的后续工作会怎样进行?
王健:我在西门菲沙大学负责的亚加课程,已经决定由Paul Crowe接任。而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主任一职,现在尚未有具体人选。但无论日后由谁继任,我都希望新的主任能够透过林思齐国际交流中心来发挥自己的专长。
学中文渐成大势
《环球华报》:自从1970年您获得有关中国文学的博士学位后,就一直从事中文的教学工作,虽然其间有过阶段性的政府工作和课题研究,但教授中文的这根线36年来一直未断。抚今思昔,您现在最大的感受是什么?
王健:应该是乐见学习中文的人越来越多,而且越来越主动。想当年,上个世纪70年代我在卑诗大学教中文,初级班才有30个左右的学生,而现在则有好几百人,中文课可以说是供不应求。这几年特别是在美国和加拿大,学中文的人已经遍布各行各业,而不再仅仅局限于学术界小圈子了。在北美地区,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中文的重要性决不只是唐诗宋词阴阳禅学,而是有更为广阔的现实需要,有更为实际的用途。这样才显示出它的生命力来。据我了解,在未来一段时间内,使用中文操作电脑的人数,很有可能要超过用英文操作电脑的人数,这是一桩令人振奋的事情,有助于中文的普及和推广。
汉学的遐思
《环球华报》:什么是汉学?汉学研究什么?汉学研究对东西方交流在产生什么影响?这些问题的解答有助于我们了解另一种对中国文化的视角。
王健:汉学是一门关于中国所有一切的学科。学习汉学可以同时学到中国的历史、政治、社会、文学、哲学、经济等等,是一个整体,不能被分开来。从历史上来讲,汉学是一门以语言和文学为主的学科,大约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开始,汉学的内容变得越来越丰富了,主要是1968年以后,世界和中国开始有了很多社会学方面的联系。以前的汉学家们每天主要是读一些中国的书,中国的文字。新一代的汉学家们除了读文章以外,也看中国的电影,听中国的音乐,此外,也关心中国经济上的数据等等。
《环球华报》:西方汉学家们作为文化使者的重要性应该予以充分肯定。但我们想知道的是,汉学家做一些什么工作?在全球化的发展过程中,您认为汉学对这种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吗?
王健:汉学家最主要的任务,是能够在他的研究领域里讲出一些有份量的关于中国的观点,并且传授给他的学生,使他的学生们比那些没有学过汉学的人更好地了解中国。
一种完全不同的文化,可以用来和自己的文化作比较,通过认识别的文化,也可以让人们更好地认识自己的文化。
可贵的参与
《环球华报》:记得2004年亚裔月的主题Trading Places,您正好是那年亚裔月活动的顾问,想必对多元文化有更深的理解。
王健:那年亚裔月的主题是双关语,一个意思是在不同地方进行交流,因为那年的表演场合很多;另外一个意思是,两人互换立场。要欣赏不同的文化,就要设身处地体验,互换立场观察,交流不同文化的精华。在长达一月的庆祝活动不仅有利于推动亚裔尽快融入本地社会,丰富亚裔的文化生活,而且也体现了整个国家及社会对亚裔群体的重视。
在1971年多元文化国策之前,作为少数族裔的亚裔,其文化传统没有得到足够的承认和尊重。多元文化的精神就在于尊重各种不同族裔的文化,反映和体现不同文化的价值,每一种文化都是加拿大文化的组成部份,彼此是平等和宽容的。
《环球华报》:那年获多元文化奖的是大陆移民金莉莉,您是她的推荐人,也算是慧眼识珠。
王健:金女士的确为促进亚裔文化在加拿大的推广方面做了大量有益工作,比如为卑诗北部大火而举行筹款义演,她本人多次捐款。2002年初她接任加拿大海华艺术协会会长职务,先是整合本地及来自大陆的京剧演员,将《龙凤成祥》京剧整本演出。为让西人观众也能欣赏中国京剧,剧中所有中文全部译成英文字幕。后来,又与北京联谊会合办《花好月圆迎中秋》,这是一台综合性文艺节目,歌词也全部配有英文字幕,接下来的《欢天喜地迎新春》更是吸收白人演中国节目,进一步与主流接洽。
这样的精神是值得表彰和肯定的,这样才会有更多的移民来关心文化的推广和展示。我十分赞赏金莉莉女士为推广中国文化所做的努力,她做了很好的工作。在这方面,亚裔月协会计划也算是开创了一个为新移民做向导的项目,帮助新来者融入本地社会,这是一个颇具挑战性项目,但很有意义。来自不同族裔的新老移民要一起合作,彼此孤立对多元社会是有害的。正确的态度是既尊重别人的文化,又欣赏自己的文化。
文化的冲突与融合
《环球华报》:您是跨文化研究的专家,这也是您的主打项目。跨文化这个点无疑选得非常好,可以说摸准了当今世界的脉穴。因为正是由于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隔阂,造成了利益上的冲突,许多交恶的对立都可以见到文化方面的影子。
王健:其实这从加拿大国内的情况就能窥知一二。过去10多年来,加拿大渐趋国际化,来自欧、美、英、法以外等地区的移民大幅度增加,尤其说华语的移民特别多。因此,不同文化层面变得愈来愈复杂,与本土文化产生误会的现象无形中也多了起来。
有时我们会感到一些说话或行为有些奇怪,或因此而产生误会,又或有些人会用莫名其妙的方法来解释。其实如果我们多了解一些对方的文化背景,这些误会是有可能避免的。
我们不应挖文化的沟,而要搭文化的桥。这个桥的本质就是沟通,是全人类及每个家庭都需要的。在温哥华这个国际大都会,社会愈来愈多元化,当大众能多彼此沟通,了解冲突来源,便能更有办法达至真正的多元文化社会。
《环球华报》:您研究文化多年,最大的心得是什么?
王健:可以说用“殊途同归”来形容文化归一的境界。我认为不同的种族,虽然基于历史及环境的因素会产生不同的文化,但当大家逐渐对彼此的文化进一步认识时,最终会融为一体。换句话说,大家起点或会不同,但在过程中藉着了解而互相拉近,而达到融合的终极境界。
《环球华报》:谈到文化的冲突及融合,想起早年曾看过一些报道,说有些本地加拿大人曾对早期的亚裔、尤其香港移民的生活方式表示不满,甚至有所排斥;这现象不知是否属实?今时今日又如何?
王健:对于这个问题,我觉得大部分加拿大人,对外来移民的接纳程度都颇大。本地是有少数人滥用所谓人权、自由而攻击他人,有很多甚至是基于私人利益的原因;例如是房价因人多迁入而涨了,他们买不起房子等等。
中西文化比较
《环球华报》:谈到跨文化,谈到不同文化的冲突与融合,自然要落实到中国文化本身。如果把中国文化、或称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作比较的话,您的评价如何?
王健:就中西文化比较而言,我想在这里用一个形象化的比喻,颇像太极图案,即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现代的中国人越来越西方化,而西方文化也在受着东方文化的影响。传统的中国好似阴极,但其中则带有一点的“阳”,而西方社会则完全相反。中国人想到“人”时,总是先想到团体,再想到里面的个人;而西方人的想法则是先想到个人,随后才想到组成团体。
我最初接触汉学,是感到它的神秘。然而进去之后,则被深深地吸引,发现许多中国文化的精髓。这些内容既存在于官式典籍,也体现在民间传统与习俗之中。而对中国文化的看法,就像一个人的手指,长短都不一样,所以无法概论。中西文化由于出发点不一样,在跨文化方面就避免不了有些误解,但这些误解会是殊途同归的。总体来看,中西文化在现代的发展重点,将是放在“同归”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