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识蒋国兵是在他刚到普渡的1996年,虽然不是一个系的,但共同的爱好—足球,让我们逐渐的熟识起来。记得当时的他看起来很年轻,人也非常精神,初到普渡的他是从清华到普渡核物理系进修的访问学者(J-1)。一年后,老蒋转去了 Ph.D Program,为了能够继续攻读博士,老蒋不得不退回了在清华已分配到的住房(清华要求他在一个月内退房),为了办理相关手续,老蒋不得不回国一趟,并且廉价处理了住房内的所有家具和电器。记得当时我听到这个消息觉得清华很无情,毕竟,老蒋在清华已经服务了10年,出国前就已经是清华的副教授了。
老蒋是一个对自己的专业很执著和自豪的人。由于美国几十年没有新建核电站,并且由于核研究毕竟涉及到国家机密,学核物理的外国学生在美国找工作相当困难。有一位同样从清华到普渡学核物理的学生,说来也巧,当时在普渡核物理系读书的清华学生居然有四,五位,这位同学居然还是老蒋在清华时教过的学生,他心思较活,刚到普渡一年就转去计算机专业,以求日后有好的工作机会。老蒋对此不以为然,说此人在核物理系成绩相当不行,引起老板不满,而老蒋则相反,深得老板的赏识与信任,不仅轻易从访问学者转为全额资助的博士生,而且老板还专门为他购买了一台高档电脑,让他放在家里以便工作。
老蒋是一个“狠“人和“猛“人。在普渡足球队里,老蒋和老许是一对。老许也是清华来的,也在核物理系,也好足球,并且他们都有一个年龄相仿的儿子(当时还没有女儿)。相当的年龄,老许就比老蒋显老很多,别看老蒋当时已经是三十四五的年纪了,但身体相当灵活,带球突破,左转,右转,尤其是180度或360度转身,非常敏捷,常常令我们二十几岁的年轻人自叹不如。老蒋带球,有股“狠”劲和“猛“劲,非常敢于进行身体对抗,由于习武的缘故,他底盘很稳,2-3个人都不能将他放倒已经是常事。反过来,拦截他的人倒是经常被他放倒了。老蒋打中场,在球场上经常边带球,还边指挥队友如何进攻。老蒋抢球,是一个相当难缠的对手,他反应灵敏,速度快,又狠又猛。那时,我们经常分成两组对抗,30岁以下的对30岁以上的,我总是做老蒋的对手,充分领教了老蒋的狠与猛,现在想来,老蒋的这股狠与猛劲可能与他不顾一切纵身跃桥是息息相通的。
老蒋是一个练气和练武的人。他说话,总是不紧不慢,似字字气发丹田,中气很足。老蒋不爱说话,但若开口,定是有理有据,似真理在握。可以清楚的感到,老蒋有非常清晰且坚定的人生观,老蒋的话,虽然不一定都能获得他人赞同,但他言谈之间流露出的确信和执著可以让我深深感知到他所信奉和信仰的东西。老蒋在普渡组织了一个中国武术队,组织同好并免费传授武术。我也参加了。虽然我在参加前,就经常练太极拳(全业余水平,只为健身),但一看老蒋打的太极拳,就觉得比我高一个档次。后来,才听说他在清华就是武术队长。一联想,他的踢球,讲话,做事,果然有一种练武,练气的味道。
老蒋还是一个易于相处但又不苟言笑,极具原则的人。经常,我们踢完球后,会买几箱啤酒到另一个老队员家小聚。有人也常常讲点笑话,甚至是黄色笑话,每逢此时,老蒋都只是浅浅一笑,从不附和,当玩笑开到他的头上时,他也从不恼火,但可以看出,他并不enjoy 这类笑话。老蒋身上,可以感到他的一种“严“,既是对己,也是对人。虽然这种“严“是一种藏着的“严“,但不知觉中,还是会偶尔的流露出来。
家庭生活中,老蒋更是个好父亲,好丈夫。经常可以看到,老蒋带着孩子在球场上练球, 他还很顾家,我们还常常以太顾家来“挖苦“他。
在普渡与老蒋认识的3年中(1996-1998),老蒋是一个快乐,满足的人。由于在球场上的勇猛,他普遍赢得了我们这些队友的尊敬。同时,也可以感到他在专业上也是有成就感的。在生活上,由于印第安纳州生活费低,周围都是差不多的中国学生,生活上也是比较满足的。
自从1998 年毕业离开普渡后,再也没有了联系。最后一次见面,是离开普渡前几天,我搬了几件家具到他家,也是第一次认识他太太。可以明显感到,他太太和他谈吐的差异。老蒋是那种喜谈道理的人,他太太则明显更关注于日常生活。“一个人吃饱,全家不饿“,我一直记得他太太对我说的这句话,-- 对于我的单身生活。
自从离开学校之后,和当年大多数朋友都失去了联络,其中也包括老蒋。没想到,一有音信,竟是永绝。以此片言只语,作为回忆,也作为对老蒋的纪念。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