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6-07-17 00:13:09作者:
不同国家的大学提供很多教育产品给留学生,有拿各种学位的,有拿证书的,有职业培训的,有语言类的,五花八门。对“留学”这个字眼,不再像80年代那样有黄金效应了,而只是一种智力投资方式而已,回报率如何一方面要看所在国的就业状况,另一方面要看中国职业市场的状况(如果回国发展),应该看到不同的文凭在国内就业市场的认知度是不同的。现在暂且不论所在国就业情况,光说在国内的认知度,不知各位有何见解?
我先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说一说,市场取样选上海。上海的信息应该说是比较顺畅,和国际教育体系接轨也比较好,所以养成上海企业用人比较挑剔。就归国学生的就业来看,动辄给自己定高价是没人理的。企业选人一般会看几个问题:1.去哪个国家,读的什么大学,学的什么专业,一句话:“学校牌子”。2.文凭是正式的学位还是证书或者其他东西。3.读了几年回来的,是否短期。4.有无国外相关工作经历,有几年。
如果出去读的是证书(除非是CPA,CFA,ACCA这样含金量高的),门槛高的一流企业会给这样的留学经历打折扣,只读语言课程的基本不放眼里,短期游学的不算在“留学”范围。只有拿正式学位的才会给面试机会,本科或者更高学位差别倒不大。企业对就读国家也有所关心,美国英国当然最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或者欧洲也不错,亚洲的大学比较认的就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了,比如日本,新加坡等,某些技术领域(机械,工程等)范围内东欧一些大学比较强的学生也很吃香。一些冷门留学市场的认知度稍差,和国内一流大学或者其他国家大学的竞争优势就不是很明显。
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话就比较抢手,最怕就是那些读十几年书没出过校门的。招进来和国内大学生一样培训,没多少差别,语言优势一则不一定突出,二则即使突出也不一定派用场。同样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有能耐抢其他人工作机会的就抢,不会因为多了个海外文凭就非要招不可。
在外面读几年书企业是很看重的,硕士只读一年的(英国除外,因为多数是一年)会被认为“可能有水”,时间短不一定好,所以偶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根本不看一年期的。
说老实话现在白纸海龟潜回国的实在太多,市场并不缺少这类毕业生(当然市场很缺有工作经验的或者技术高端的),给企业挑挑拣拣也是必然,不见得个个回来进外企或者拿高薪,风风光光。心态还是要摆正为好。
有的人选学校的时候会和人争“这学校在某某国就业率不错,在当地是好的。”其实这要看将来想走啥道路。如果是想移民那没问题,选学校不必非选牌子好的,在当地顶用就行。最后要是还得回国,总得让别人有个印象自己去的学校到底怎样吧?企业的面试官就算见识丰富也未必了解一些冷门学校,他如果没听说过那学校,你再怎么吹专业多好人家也是将信将疑的。本身就是在中国市场,他们何必知道一些国外院校在当地就业率到底多高呢?所以学校名声也许在当地并不是很重要,老外和我们看法也两样,但中国国情如此,我们也没办法去争,只能适应,看看国内对名牌大学的不合理崇拜就知道了。专业相对于学校名声来讲,一般是屈居二位的,如果同专业竞争者比较多的话——我不太愿意说这样丧气的话,但行情就是这样。
其他城市的情况我没接触过,就留给其他有切身体会的朋友说了。有一点是肯定的,留学生的就业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多已经趋于理性了,这是好事。关注国内就业市场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拍胸脯说:“我就不回去!移民移定了!”
我先把自己所知道的情况说一说,市场取样选上海。上海的信息应该说是比较顺畅,和国际教育体系接轨也比较好,所以养成上海企业用人比较挑剔。就归国学生的就业来看,动辄给自己定高价是没人理的。企业选人一般会看几个问题:1.去哪个国家,读的什么大学,学的什么专业,一句话:“学校牌子”。2.文凭是正式的学位还是证书或者其他东西。3.读了几年回来的,是否短期。4.有无国外相关工作经历,有几年。
如果出去读的是证书(除非是CPA,CFA,ACCA这样含金量高的),门槛高的一流企业会给这样的留学经历打折扣,只读语言课程的基本不放眼里,短期游学的不算在“留学”范围。只有拿正式学位的才会给面试机会,本科或者更高学位差别倒不大。企业对就读国家也有所关心,美国英国当然最好,加拿大,澳洲,新西兰或者欧洲也不错,亚洲的大学比较认的就是经济发达国家的了,比如日本,新加坡等,某些技术领域(机械,工程等)范围内东欧一些大学比较强的学生也很吃香。一些冷门留学市场的认知度稍差,和国内一流大学或者其他国家大学的竞争优势就不是很明显。
有海外工作经历的话就比较抢手,最怕就是那些读十几年书没出过校门的。招进来和国内大学生一样培训,没多少差别,语言优势一则不一定突出,二则即使突出也不一定派用场。同样是一张白纸的学生,有能耐抢其他人工作机会的就抢,不会因为多了个海外文凭就非要招不可。
在外面读几年书企业是很看重的,硕士只读一年的(英国除外,因为多数是一年)会被认为“可能有水”,时间短不一定好,所以偶当时选专业的时候根本不看一年期的。
说老实话现在白纸海龟潜回国的实在太多,市场并不缺少这类毕业生(当然市场很缺有工作经验的或者技术高端的),给企业挑挑拣拣也是必然,不见得个个回来进外企或者拿高薪,风风光光。心态还是要摆正为好。
有的人选学校的时候会和人争“这学校在某某国就业率不错,在当地是好的。”其实这要看将来想走啥道路。如果是想移民那没问题,选学校不必非选牌子好的,在当地顶用就行。最后要是还得回国,总得让别人有个印象自己去的学校到底怎样吧?企业的面试官就算见识丰富也未必了解一些冷门学校,他如果没听说过那学校,你再怎么吹专业多好人家也是将信将疑的。本身就是在中国市场,他们何必知道一些国外院校在当地就业率到底多高呢?所以学校名声也许在当地并不是很重要,老外和我们看法也两样,但中国国情如此,我们也没办法去争,只能适应,看看国内对名牌大学的不合理崇拜就知道了。专业相对于学校名声来讲,一般是屈居二位的,如果同专业竞争者比较多的话——我不太愿意说这样丧气的话,但行情就是这样。
其他城市的情况我没接触过,就留给其他有切身体会的朋友说了。有一点是肯定的,留学生的就业随着市场供给的增多已经趋于理性了,这是好事。关注国内就业市场还是有必要的,因为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一拍胸脯说:“我就不回去!移民移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