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琦, 2006
知道黄琦,是在六年前在网上读到他的故事。连同这个名字一道留在心里的,还有黄琦的笔名“难搏”,和他被捕前在网上的留言:“路还很长,感谢大家、感谢为中国民主努力的人们。他们来了,告别了。 ”
之后不时会想起黄琦和天网,尤其是每次听到“一剪梅”这支歌的时候。六年后,窗外的雪纷纷扬扬,我一边听着“就在最冷枝头绽放,看见春天走向你我……”,一边与出狱后的黄琦聊天。
黄琦不太愿意谈过去,但有个例外,那就是碰上中国网警没日没夜的监控,使他电脑上网的速度几乎为零而无法工作的时候,无可奈何的黄琦没准会把手头的一切放下,换杯茶,然后不厌其烦地有问必答。
“真善忍是属于全人类的”
1999年6月,一位住在成都九眼桥附近的张姓老人失踪,老人的女儿和女婿(成都空军部队干部)求助于“天网寻人”,在“天网”的帮助下找到了已经投河自尽的老人。
事发刚一月,中共当局开始了对法轮功的大规模打压,不少新闻人和媒体找到天网,希望炒作投河案以配合打压法轮功,被黄琦拒绝了。
黄琦把依附强者打压弱者的行为称作“无耻勾当”。“那个时候内部已经有消息传出要镇压法轮功,严格说来,它已经开始影响人们的判断。我非常清楚。全国几千家媒体为邀功求赏争相报导此类题材,出来的版本一定又是“走火入魔。我当时明确告诉那些人,我们不是政治斗争的工具,不会受任何政治方面因素的诱惑,也希望他们不要涉及那个方面。”
在那个年代,大陆所有的媒体都被迫疯狂地依附在中共那辆全民反法轮功的战车上,我问黄琦为什么作出了相反的选择,黄琦说,“真善忍是属于全人类的。当整个社会充满了假恶丑的时候,你会倍感它的可贵。”
据悉,在“天网”网站上关于法轮功受迫害的讨论自99年10月开始一直没有停过,直到2003年下半年“天网”网址被一家中国大陆背景的公司抢注……“天网”被迫停止运作为止。当时的“天网”从网主到编辑,一面劝告网友克制发言,一面谨慎删贴,让很多有关贴子保存了下来,见证并记录了那个万花皆寂寞的季节的一点春色。
从美国存档网查到的资料可以看到,自2000年10月24日到2001年3月10日,仅在“天网”“走向论坛”,转自“大纪元”和“新生网”的文章占很大比例。其中一页的119个贴子中,关于法轮功真相的贴子就有69个(走向论坛)。至于丢失了的资料,黄琦相信公安部一定会有完整备份。
天网刊登“北京:目击死亡!”始末
2000年2月20日山东潍坊市59岁的法轮功学员陈子秀在该市的“法轮功转化看管中心”被虐致死。
陈子秀
3月3日,一篇题为“法轮功患者惨死狱中”的文章发到“天网寻人”网主黄琦的信箱,文章作者详细介绍了陈子秀遭毒打,最终惨死狱中的经过;3月8日,文章被贴在天网“喊冤论坛”上,署名为“肖鸣”;3月22日,该文以“北京:目击死亡!”为题发表在天网首页重点栏目“呐喊”中。一向力求新闻报导要准确,审稿异常严格的网主黄琦以“难搏”的笔名为文章加了编者按--“难搏:此文转自本站‘喊冤论坛’,未经核实,不代表我们的观点,我们也对该功不做评论,但反对任何侵害人权的违法行为。”(北京:目击死亡!)
3月31日,曾为海内外数百家媒体高度评价,被人民日报赞扬为“链接了千万人的情感”,被北京青年报等评为中国“1999年九大网事”,深圳商报称“寻人事务所:用爱和泪水来经营”,多家外籍公司愿意大量投资的“天网寻人”网站被当局关闭。6月3日,网主黄琦被捕,判狱五年。
由于黄琦被捕后拒绝将文章撤下,“北京:目击死亡!”这篇可能是迄今中国国内唯一一次公开陈子秀被当局虐待惨死的报导自始至今留在了“天网”。
报导陈子秀惨死 中美记者际遇迥然
尽管中共当局极力封锁真相,在海外,陈子秀这个名字对于关注中国的读者并不陌生。2000年2月28日美联社率先报导了陈子秀的惨死。称中共政权对法轮功的镇压是“自1989年粉碎亲民主抗议以来最大的镇压活动。”4月20 日,“华尔街日报”再次长篇报导陈子秀的遭遇,题目为“她死于中国”(“A Death in China”)
“华尔街日报”记者伊安.约翰逊
在美国,这两则报导引起各界强烈反响,在某种程度上促使白宫于随后连续几年在联合国人权委员会年会上谴责中国当局,指出对法轮功的镇压及其它行动证明中国对人权的尊重一天比一天差。
因采访陈子秀之女、法轮功学员张学玲曾被中国当局跟踪、恐吓和扣留的“华尔街日报”驻京记者伊安.约翰逊 (Ian Johnson) 2001年获得了美国新闻界最高荣誉的普立兹国际新闻奖。该报执行编辑Paul E. Steiger就获奖一事评论道:“这是一个面对强大警察的压力,以勇气和决心,通过敏锐有力的笔法将一个故事报导出来的范例。”
而在中国的监牢里,黄琦多次遭毒打。满身血污的他曾站在铁窗前冲着沉沉黑夜嘶喊“我是政治犯。法西斯把我的生殖器扯烂了!”
我不知道这悲愤苍凉的呐喊是否令人想起疯子或是受伤的困兽?不知道那一夜高墙内外有几人为之悚然?更不知道,当时的黄琦,心身是否颤栗难禁?脸上可曾淌着泪?……
铁窗里有血 也有带泪的笑
黄琦讲述的铁窗故事有血,有泪,也有欢笑。监牢里的天鹅绒革命、狱中与四川工农运领袖王森相聚的15天、3.28死囚越狱事件、囚衣警察黄力之死、坐牢恋爱两不误的难友……那些人性的扭曲和善良,那些从两个极端表现到极至的高贵和卑贱,让人听了欢笑不成,眼泪不落。
被捕之初,成都公安局就对黄琦摊牌:“你最好赶快认罪。‘宁夏街’(指四川宁夏街看守所)不是好玩的地方,多少英雄豪杰到了那个地方都是三天憔悴,七天崩溃,十五天粉碎”。
“龙抱柱”是把犯人戴上脚镣,两只手在大腿下面拷在一起。上厕所时要弓着腰,一步一步地挪。受此刑的人一般几天过后都会服服帖帖的写检讨。被处以“龙抱柱”的黄琦用绝食以死相拼,4天过后得以解除这种酷刑。
有一种专门关“精神病”的笼子。一名难友因被怀疑向外界传递黄琦被打伤的消息,被关在笼子里面几个月。
在牢里,狱方规定任何人不许和黄琦说话,稍有犯规的人或立即调离监室,或戴手铐脚镣、挨打。五年里,黄琦悄悄跟电视和报纸说话,把自己的语言能力保留了下来 。
每次和狱警发生冲突,黄琦会被关在两平方米的小监实行“饥饿疗法”。四个很穷的囚犯有一次凑份买了盘十元钱的回锅肉,留下一点肉汤和两块肉,冒着被警察知道要挨一顿暴打的风险,偷偷拔到黄琦的碗里。
关押黄琦的四川省川中监狱曾发生一起死囚越狱案。两名死缓犯藉助跳板跨越重兵把守的6米多电网高墙,逃出了监狱。事发后监狱全体集合,警笛尖叫,所有人都不敢说话,黄琦却当众唱起了98世界杯主题曲“GO!GO!GO!”-“Now is the time. Don't ever stop…”
黄琦与曾丽, 2006
一月一度与家人的会面是所有囚犯每天扳着指头翘首以待的好日子,黄琦有一个特别漂亮的妻子曾丽,但他最怕家人探监。“看到我,他们总是比我更难受。……我非常对不起曾丽,让她陪我是一种痛苦和不人道。抓我的时候我就告诉警察,之后又告诉两个律师,让他们转告曾丽我要离婚,但曾丽不愿意。”
曾经问黄琦,这五年,若没有曾丽,你能挺过来吗?回答竟然是“肯定能。离婚对我是一种解脱,不需要对爱人负责任了。”听起来有点不知好歹,但谁又能否认,有时候勇敢和恐惧同出一源--爱。
谈起狱中种种,哪怕是全身是伤,头缠绷带,戴着沉重的脚镣手铐、睡在厕所旁边的潮湿地面、品味着在押人员扑面而来的尿液那些不堪回首的日子,黄琦的语气总能保持一种超然的平静甚至幽默。这超然曾经两次被我破坏,一次是我问黄琦在狱中为什么要自杀,他良久无言,然后说“我们不谈这个好吗?”;第二次是我不慎把刚刚读到的一篇喻东岳被囚16年后获释但精神失常的文章发给黄琦。那天黄琦总共只说了一句话“读了。很惨。我最终也会是这个状况……”
重建天网 再向虎山行
2005年6月4日,黄琦带着严重的心脏病、风湿,头顶两条森然的伤疤出狱。经四川内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和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诊断,他患了“脑积水”、“脑萎缩”,快则几年,最多十年,会出现脑痴呆。 “人民专政机关”曾经警告黄琦“我们就是要让你生不如死!”很显然,他们说到做到了,黄琦时常感到剧烈头痛、头晕,记忆力严重衰退。
为办“天网”吃了五年苦头,黄琦出狱后的第一个愿望是重建“天网”。黄琦说重建后的天网不改初衷,将一如既往地为弱者说话,并更多的关注法轮功学员所受的迫害。
有网络专家了解了黄琦他们仅有的人力物力和技术,看到已经被他们修复起来的部份网页之后感慨说,一看这个速度,就知道你们熬了多少个通宵!
黄琦多次说:“我肯定是还要进去的,但天网一定会办下去。”
弄不懂这两个截然相反的归宿在黄琦看来何以如此的顺理成章、不可逆转,似乎他和“天网”是天生地造的一对生死恋人,彼此炽热地爱着对方却各有其命定的轨道--当一方走向辉煌的时候,爱得更深的一方注定要走入深渊。
为了感受黄琦,我下载了他最爱的惩恶除奸粤语歌“再向虎山行”,随着荡气回肠、激越悲壮的旋律和“平生勇猛怎会轻就范,如今再上虎山……为心所痴为心厌恶,难让猛虎为患!”的唱词,眼前叠映出黄琦在成都中级人民法院、黄琦在宁夏街看守所、黄琦在四川省川中监狱的幅幅画面。美中不足的是,画面中的主人翁没有骁勇骠悍、胡子拉碴的造型,台词也有点不伦不类,面对警察、法警的集体殴打,职业拳击手囚犯的欺凌,他的回应竟然是一句儿时逞勇之语--“有脾气就单挑!”
我对人们用半生不熟的广东腔唱粤语歌向来抱有极大的好奇心,好说歹说,黄琦终于答应择个日子让我一饱耳福。把日子约定之后,一种不安突然笼罩了我,赶紧给黄琦发信息:不听了,估计也不会好听到哪去。
尾声
终于能和劫后余生的黄琦聊上天,高兴之余,心里不时会出现另一个名字--当年把陈子秀的消息发到论坛的肖鸣是否平安?现在何处?直到一天跟朋友谈起,朋友当头一声斥喝--笨!肖鸣就是黄琦啊!
据说梅花绽放的时候有一种沁人心脾的香味,不浓,却能弥漫整个冬季。黄琦、天网的工作人员、还有那群崇尚真善忍的人们,你们好潇洒!因为有了你们,寒冷的冬季不再漫长。
大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