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连科带到日本的米格-25战机被日本自卫队员团团围住。
今年是苏军上尉维克多·别连科驾驶米格-25战机叛逃日本30周年。一些俄罗斯媒体近日以《暗淡的红星》为题对该事件的幕后秘闻进行了广泛报道,在两国民间再度激发研究那段“跨越铁幕”历史的热情。
自1949年冷战开始后,苏美两大阵营进入了漫长的军事对峙时期,双方的对抗始终贯串着政治斗争,互相策反军事人员叛逃则成为斗争的主要表现形式。本文讲述的就是当年震惊世界的苏军三大叛逃事件。
别连科事件
被怀疑有精神病,用叛逃报复国家
维克多·别连科1947年出生在西伯利亚的一个军人家庭,由于环境的熏陶,他报考了当地的航校。毕业后,他转入军队服役,被任命为哈尔斯克航空团的飞行教官。
后来,别连科多次申请当格罗莫夫试飞学院的试飞员,都没被批准。于是,他开始酗酒、斗殴、顶撞上司。有一次,他耍起酒疯,当着基地中心主任的面,把基地内部的弊端全都抖了出来。
最后,领导怀疑他有精神病,但精神病医院医生认为他思维正常。此后,别连科被调到靠近堪察加半岛的丘夫耶夫卡的国土防空军工作,担任代理副大队长。
别连科感到没什么前途,就想驾机跑到国外去,靠出卖自己驾驶的先进战机米格-25P的秘密捞一笔大钱,同时也报复苏联,重创其国防体系。
米格-25P型截击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好的重型截击机,美国中央情报局仅获得该机的零星资料。美国国防部长谈到这种飞机时说:“它可能引起西方武器装备和战略的根本改变。”别连科相信,美国会相当欢迎他送去的“礼物”。 别连科在美国
于是,别连科开始估算到日本机场的最近路线,还借助词典写好了英语便条:“请把发生的事通知驻日美军,保护好飞机,不允许任何人靠近……”
1976年9月6日12时50分,别连科驾驶米格-25升空。在盘旋一段时间后,改道直奔东南方的日本北海道。途中,别连科将飞行高度从8000米猛降到1000米,以避免被苏联和日本雷达发现。接着,他按动报警开关,发出呼救信号;几秒钟后,他又关掉开关,想让地面雷达站误以为飞机失事了。他还关掉了机载雷达和其他电子仪器,让飞机处于无线电静默状态。
30分钟后,别连科进入日本“防空识别圈”,日本自卫队连续派出两批F-4EJ 型“鬼怪”战机拦截,但均被甩掉。不过,这时别连科的处境也不妙,因为飞机油料快用完了。这时,他看到了日本函馆民用机场。但当飞机试图降落时,一架波音 727型客机正好起飞。为避免相撞,别连科来了一个急转弯贴向地面,并以时速360公里冲向跑道。飞机在巨大惯性作用下冲出跑道,在草坪上划出一道深深的沟痕后停在高架电线塔前。
别连科扯下氧气面罩,从驾驶舱爬到机翼上,拔出TT-33型手枪朝天连开数枪。一刻钟后,日本防卫厅特别情报处派官员前来接洽,他们以为别连科偏离了航向,但别连科斩钉截铁地称自己是有意飞到日本的,并要求日方立即安排他与美国代表见面,寻求政治避难。
别连科的叛逃给苏联带来了巨大损失。美日专家把这架米格─25P逐一拆卸以弄清里面的技术秘密。虽然他们把飞机交还给了苏联,但此事使苏联国土防空军的战机不得不更换敌我识别系统,数十名指挥官和负责人被撤职。而别连科则得到美国中情局的一笔奖金,并在美国一家农场隐姓埋名地生活了下来。据说,他偶尔会被美国空军请去协助指点战术动作,还一度与一名西班牙女郎发生恋情,不过很快就分手了,这让别连科很受刺激。
别连科在美国
祖耶夫事件
安眠药迷倒战友后,驾机逃到土耳其
也许是别连科事件鼓舞了苏军中的动摇分子,1989年5月20日,飞行员亚历山大·祖耶夫驾驶装备部队才几星期的米格-29型战斗机从苏联茨哈卡亚机场叛逃,降落在土耳其的一个机场。他走出机舱后的第一句话是:“我将要成为一个美国人了!”一切安排妥当后,他被送上了土耳其法庭,由于他声称自己是持不同政见者,法庭宣布他无罪。
其实,祖耶夫根本不是什么不同政见者,他只是自己生活堕落,试图寻找新出路。
跟别连科一样,祖耶夫的军旅生涯刚开始很顺利,他不但将米-24型武装直升机开上了天,还先后参加了各种新型战斗机的试飞。
25岁那年,祖耶夫娶了航空师参谋长的女儿。也许生活过于平淡,他想到试飞员学校深造。由于入学要求非常严,他没能如愿。遭受打击的他开始擅离部队,与别的女人鬼混因而挨了批评,但他不思改悔,反而怀恨在心。
1989年5月19日和20日,轮到祖耶夫值班,负责飞机的进港和出港。他认为机会来了。接下来发生的故事就像侦探电影里的情节一样扣人心弦。
在出逃的前几天,他假装失眠,到多家药店购买了大量的安眠药。19日晚,他买了一个大蛋糕,将所有安眠药磨成粉沫,加入蛋糕中。随后他返回部队,煞有介事地宣布,妻子给他生了一个儿子,要请大家吃蛋糕。晚饭时,他亲自给每个人分蛋糕。当时,只有3个人没有吃:两个机械师一个在值班,另一个外出,而一个飞行中队长正在准备飞行计划。
安眠药迅速发挥作用,许多人昏迷不醒。祖耶夫迅速剪断与外界联系的电话线。
接着,祖耶夫开始设法搞到一架米格-29型战机。由于卫兵根本不让他接近停机坪,他只好躲在一边,等卫兵换岗。
祖耶夫发现值班的机械师因为等人来接班,有点不耐烦了,便径直走进值班室,谎称接班人临时有事,由他顶替一会儿。他接过了机械师的冲锋枪。这时,卫兵开始换岗,祖耶夫走向停机坪。卫兵发现他神色不对,试图阻止他。祖耶夫立即朝卫兵开枪,并迅速奔向停机坪。
由于值班战机处于完全战斗准备状态,祖耶夫轻松地将米格-29飞了起来。这时,他看见飞行中队长驾驶着另一架战机在跑道上移动,于是便加大油门,朝海上飞去,并顺利降落在土耳其一个机场。
美国人为了榨取祖耶夫知道的一切有关苏联空军的军事机密,决定为他提供政治避难。他们向土耳其施压,要求土方不要在法庭上给祖耶夫出难题。后来,五角大楼专门同祖耶夫签了合同。
在1991年海湾战争期间,祖耶夫为美军的“沙漠风暴”行动提供了很大帮助。目前,祖耶夫在美国圣迭戈城开了一家贸易咨询公司,专门为那些与俄罗斯做生意的公司提供业务咨询。祖耶夫还出了一本书,名叫《支点》。这个名字是北约给米格-29取的绰号。
“警戒”号事件
勃列日涅夫亲自下达平叛手令
1984年,美国作家汤姆·克兰西出版了他的成名作《猎杀“红十月”》。该书的情节是虚构的,但灵感来自真实事件。
瓦列里·萨布林是波罗的海舰队“警戒”号大型反潜舰上的政工副舰长。他认为,苏联政府的官僚体制已经使国家偏离了方向,决心发动“革命”夺取军舰,把军舰开到列宁格勒以外的公海,然后叛逃瑞典。
1975年11月6日,“警戒”号开到拉脱维亚加盟共和国首都里加进行检修。
11月8日19时,萨布林向舰长波图利内海军中校汇报工作,谎称舰上发生异常情况。当他与舰长一同走到军舰水声部位时,他突然关上舱门,将舰长与舰上人员隔离起来。
接着,他召来了13名军官和13名海军准尉,对他们说,舰长身体不舒服,军舰将由他指挥。他声称,苏联存在严重的违法现象,必须通过断然手段才能“唤醒人民”。他建议将“警戒”号开到列宁格勒附近的要塞喀琅施塔得,并宣布该地为独立领地。
23时30分,舰上一名军官弗尔索夫机智地躲过萨布林同谋的监视,偷偷跳入冰冷的海水中,游到停泊在里加港的B─49号潜艇上,并向里加基地司令部做了汇报。当时,很多人都不相信,有些领导甚至怀疑他是否喝醉了酒或是精神上出了问题。
萨布林得知弗尔索夫跑掉后,决定提前将“警戒”号开到海上。11月9日2时50分,“警戒”号在萨布林的指挥下驶出里加湾,以30节的高速沿着道加瓦河驶向波罗的海。看到“警戒”号擅自启锚出海,里加基地的领导才相信了弗尔索夫的话。
4个小时后,苏联军事当局将情况报告给克里姆林宫,从睡梦中被叫醒的苏联领导人勃列日涅夫亲自下达手令:“炸沉它!”
苏联第15航空集团军首先接到命令。它们出动了最新式的雅克─28、图─16轰炸机和苏─24攻击机群。10时30分,它们开始向“警戒”号投弹,没想到却误炸了一艘民船和一艘承担追击任务的巡逻舰。
最后,“警戒”号在瑞典与苏联交界水域,被飞机扔下的230公斤炸弹和30毫米炮弹命中,方向舵被卡死,只能在水面上打转。这时,反对叛逃的30名水兵成功解救了被困的军官和舰长波图利内。双方经过激战,萨布林被波图利内打伤,这起叛逃事件终于被制止。
1976年7月13日,苏联最高法院军事法庭以叛国罪判处萨布林死刑,“警戒”号所有官兵被解散。为消除影响,“警戒”号反潜舰被改为护卫舰,1976年转至太平洋舰队服役,2002年10月13日正式退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