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山景区自然景观特点是“山美”、“树美”、“塔多”。
“山美”。银山林美形胜,山峰陡峭,秀美雄奇,山峦有前、中、后三座主峰,中峰“独出云霄”海拔为726米。从山麓向上攀登,巨石千姿百态随处可见。法华禅寺及古井、奇石、岩洞等十胜景,巧妙的将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合为一体。
“树美”。漫山遍野苍松翠柏,还有浓郁茂盛的橡树、栗子、柿子、梨等各种树木。满山颜色随着树种及季节的变化,而呈现深浅不同的绿,以及红、橙、黄等多姿色彩。
“塔多”。银山南麓有十八座造型各异的古塔林立于峡谷之间,最为壮观的是华禅寺内的金代佛塔。遗址周围众多的密檐式砖塔、喇嘛塔等缀于青山之中,形成一片绿荫塔林。
“银山塔林”历史悠久,自唐代起此处就是佛教圣地。唐宪宗元和年间(西元806年~西元820年),唐代高僧邓隐峰,曾在此讲经说法。一千三百年前就建有“华严寺”等寺院。辽寿昌年间(西元1095年~西元1101年),满公禅师于山前建有“宝岩寺”。
金天会年间(西元1123年~西元1135年),僧人海慧重新修建庙宇,名为“大延圣寺”。兴建当时,银山上下共有寺、庵堂72座,而以“大延圣寺”规模最为宏伟,聚僧尼500人。寺建成后,旺盛的香火维持数百年。“银山”,曾是佛家请经说法以及文人雅士隐居之佳地,曾与江苏镇江“金山寺”齐名,人称“南金北银”。鼎盛时期“铁壁银山”的宝塔约为七十多座,有铁壁寺、清凉庵、法华寺等众多寺庙,当时以寺多僧众而闻名。
明宣德四年(西元1429年),司设监太监吴亮,出资重修“大延圣寺”,于正统二年(西元1437年)完成。明正统十三年(西元1448年)重建,英宗朱祁镇,赐额钦赐寺名为“法华禅寺”,下领七十二庵,成为京郊名刹。明成化二十年(西元1484年)以及清康熙十三年(西元1674年),两度修缮,成为殿宇与佛塔容为一体的建筑群体。
银山的辽代塔群是中国现存辽塔最多的著名景区。大片塔群,塔身高低错落,但布局规整,结构一致,造型精美。塔群自金元以来,经明、清至今,已有600多年历史,整座银山遍布灵塔,民间流传有“银山宝塔数不尽”之说,可见昔时浮屠之胜。塔群年代久远,却保存完好,据说是因为山高路远,人迹罕至,因而在动乱年代下得以幸免于难。山上仍保存多处寺院遗迹,但文献中记载的一些古建筑群已荡然无存。
十七世纪中叶后,由于战乱频传,寺殿尽毁,唯余寺院中七座历代高僧墓塔仍保存较好。其中,金代(西元1115年~西元1234年)墓塔,是密檐式砖塔结构,有五座,两座为六角七层,三座为八角十三层。两座元代(西元l271年~西元1368年)喇嘛塔。两座元塔,结构相同,但体积较小。其中一座密檐式,檐下刻斗拱,塔的立面呈现出曲线美感。另一座是“密檐楼阁式”和“覆钵式”相结合,形制很特殊。
淡黄色的“银山宝塔”由台基、塔身、斗拱和塔刹构成,外表用各种石雕、石刻或琉璃剪边,脊兽来装饰塔身,给人华丽挺拔的观感。塔基为高大的须弥座,须弥座与第一层塔身,均有精美浮雕装饰,檐下有砖刻斗拱。第一层塔身以上均施叠涩砖,挑出短檐。塔身四面有券门,其上雕有飞天和金刚力士,四壁雕有菱花式门窗、斗拱和额枋。塔的高度都在20至30米之间,比“少林寺塔林”、“灵岩寺塔林”中的墓塔要高大得多。
周围山麓上也建造了许多僧塔。现有可供参观的古塔18座仍保存较完整,塔的形制、风格各异其趣,每座塔都有一个精彩故事。“银山塔林”是古代砖石建筑美学、建筑技术以及佛教文化的珍贵实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