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汽车改变了世界,但自汽车诞生开始,石油对汽车改变的种子已经埋下。在今天,可以说石油是汽车最好的“质检员”和“驾驶员”,这已经铭刻在底特律的命脉之中。
1970年代初,底特律正在享受工业革命给汽车带来的大好时机,在已经过去的20年时间里,汽油的价格仅仅上涨了10美分,几乎没有人□心汽油的供给,更不会思考汽车会因石油市场的变化而必须改变。用美国畅销书作家戴维·哈伯斯塔姆的话来说:“在底特律眼中,那时石油还很不出名”。
当时,“底特律是个非常顽固的地方,在这里的道理极难从底层到达上层。在底特律,道理是自上而下的”,戴维说。美国三大汽车制造商以尺寸大、重量大、功率大的汽车为标准,继续生产出大块头的家伙,购买这样的汽车成为社会地位升迁与否的标志。
即便在1973年,第一次石油危机之后,底特律继续坚持多年养成的习惯。那次石油带来的创伤很快被忘记,而且大多数人相信,这是石油跟底特律的一个小小的玩笑。
1979年,当第二次石油危机来临时,底特律三大汽车制造商真正体验到了石油的威力:日本汽车的进口量占到了美国30%以上的市场,25万工人失业,零部件供应商、钢铁生产工厂、橡胶厂等因此巨亏或关门。从此,丰田和日产为代表的日本汽车以燃油经济、品质可靠等因素迅超越大众等欧洲汽车厂家,立足底特律。
据统计,今年8月中,美国三大在北美的市场份额为57%,而丰田、日产、本田三家的市场份额比上月增加5个百分点达到31%,预计将进一步扩大并坚挺。如今,石油价格不断出现历史新高,正预示着全球汽车市场新一轮的变局,尤其是在北美、亚洲世界级的市场中,这种可能性将越来越大。
在美国市场,布什政府迫于石油的压力,修改了美国公司平均燃油经济性规定,提高皮卡、SUV、小型汽车每消耗1加仑燃油量所能够行驶的里程(以下简称: MPG),它们必须达到21MPG,而对于销量最大的轿车将继续沿用1975年阿拉伯石油禁运以来制定的政策,必须达到27.5MPG。
此政策对通用、福特、克赖斯勒并不是好消息,因为他们仍在继续着底特律以大为标准的传统,其皮卡和SUV是最重要的利润来源。福特F系列汽车、雪佛兰 Suburba等的销售都会受到挑战。但美国国家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认为,美国现在必须节约每一滴汽油,新政策没有对轿车实行严格的标准,已经考虑到了三大汽车制造商的利益。
华尔街预测,这种情况对已为亏损所累的通用和福特极其不利,而以本田和现代为代表的注重小型皮卡和SUV销售的公司,不仅可以提高在北美本地的产量还可提高进口量,趁机扩大在北美的份额,北美市场也将因此产生更多的不确定性。
在亚洲特别是未来销量巨大的中国市场,石油供应的压力已经在上海、广州等城市中出现,未来一段时间内,这些地区对石油供给的反应将更加敏感,中国汽车市场也将因此而产生新的变化,来自日韩欧美的跨国汽车制造商将会把在当地和海外市场的竞争延续到中国市场。
石油危机前的10年中,底特律一直以“你要干什么,千万别让通用汽车公司先干”为公理,美国三大不愿意冒险,而愿意看着竞争对手投入巨额资金,开发新领域面临失败的痛苦。但是,石油将这一切彻底的改变了,通用们在为那10年的谨小慎微付出代价。
对中国本土的汽车制造商而言,机会就在跨国汽车公司竞争之中。能否在石油危机的催促下,快速地进入汽车新能源开发领域,并成熟的掌握其中的技术异常关键,这是中国汽车能否与世界新能源汽车同步的契机(详细见本报2004年9月《汽车与石油之间的第三条道路》)。
美国社会批评家杰瑞米·里夫金在其《氢经济》中说,当地球上没有一滴石油的时候,人类对矿物质燃料的依赖转向氢,且氢是最佳替代品,也是人类求生的捷径。他认为,戴姆勒·克赖斯勒、本田等致力于氢能源的研究,是汽车行业追逐新能源的样板。
如果这是可能的,中国汽车有这样的机会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