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道理巴黎最热衷统合欧洲,但为什么法国人拒绝了“欧洲宪法”?主要原因在于,在这种时刻,法国人想的不是希拉克(还有柏林的施罗德)要建立“新欧洲合众国”抗衡“美利坚合众国”,而是自己的经济利益,担心他们的福利等受到原东欧国家影响(波兰的人均收入仅是欧盟15国的42%);这从越是下层法国人越是反对“统一欧洲”的投票结果就可看出。
法德两国领导人致力的统一欧洲运动受挫,使他们更失去了对抗美国的势头,同时再次凸显了欧洲作为一个整体,脱离美英的价值方向,走向衰落的趋势。自七十年代以来,欧洲(除英国等外)走了一条和美国不同的道路,结果陷入经济困境和信仰危机。《华盛顿邮报》专栏作家塞缪尔森(R. J. Samuelson)两周前的专栏标题甚至用了“欧洲的终结”来描述这种衰败。
衰败的第一个信号是欧洲经济普遍滞缓。在七十年代,目前使用欧元的12个国家平均经济增长率是3%,但到了2001到2004年之间,则降至只有1.2%。1974年时,这12国的平均失业率是2.4%,去年则升至8.9%。其中最严重的是法德两国,失业率一直超过欧元区的平均数,法国目前是10%,德国是10.9%,是导致希特勒上台的大萧条之后,德国历史上最高的失业率。
和美国相比,更可看出这种不同。在过去十年中,美国经济成长率接近法国的两倍,是德国的三倍(美国失业率目前为5%,还不到德国的一半);平均每个美国人比欧洲人每年多出9700美元的收入;美国平均每人住房面积721平方尺,比英、法、德(包括日本)平均每人376平方尺多近一倍。
在六、七十年代,欧洲经济曾强劲增长,后来有了欧盟之后,引导欧洲走向“法国式”的福利社会主义,即高税收,高福利,低效率,政府控制一切。除了撒切尔夫人曾大力推行私有化改革的英国之外,整个欧洲基本陷入这种社会主义思潮。
欧洲走向衰落的第二个标志是,人口下降。现在欧洲平均每个女性仅生育一点五个孩子,低于可保持人口数量不变的2.1%。其中德国的生育率只有1.4%,意大利更低,只有1.3%。如果继续这样发展,一百年后,这个世界就不会有很多德国人、意大利人了。五十年之后,整个欧洲的人口,可能会少于美国。一个国家或洲际的强大,人口是个重要因素。欧洲人口下降的结果,是老年人数激增:目前欧洲超过65岁以上的占六分之一;到2030年,将占四分之一;到2050年,可能三个人就有一个老年人。任何国家,如果高龄者占如此比重,都不会成为强国,因不仅社会没有创造力,而且国家负担很重。
欧洲走向衰落的最主要信号和最根本原因,是远离上帝,整个欧洲走向非宗教化。据盖洛普的民调,在荷兰、英国、德国、瑞典、丹麦等国,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不到一成。在天主教的意大利和爱尔兰,每月去一次教堂的人也不到三分之一。48%的欧洲人从没去过教堂;一半以上的欧洲人说“上帝”对他们来说没有什么意义。
而在美国,90%以上的人相信有上帝,每月至少去一次教堂的人,是英国、德国的四倍。84%的美国人说自己是基督徒;信仰伊斯兰教、佛教、印度教等加起来约占美国人口的4%。据《华盛顿时报》引述的数字,现在美国的288万华裔,三分之一以上经常去教堂;在美国的阿拉伯人,只有23%信伊斯兰教,70%以上的绝对多数是基督徒!
近年基督教在美国更加兴盛,出现了很多能容纳几万人的“超级大教堂”,宗教书籍的销售量,比以往增幅40%以上,仅有线电视上的宗教布道台,就有十几个。知名宗教家葛培理(Billy Graham)六月底到纽约布道,由于人数太多,只好使用“草原公园”,而不是以往的曼哈顿室内“麦迪逊广场花园”。去年吉普森导演的《耶稣受难记》一上演就票房收入第一,绝非偶然;迄今仅在美国就已收入四亿美元(全球近六亿),成为美国有史以来最卖座电影的第八名!
欧洲经济滞缓,人口下降,都是信仰危机的结果,正是拒绝上帝,才会沉迷于物质主义,才会懒惰并缺乏公义。德国人平均每年工作的小时比美国人少441个(等于每年少工作55天)。法国的付薪假期长达近50天(一年有几个50天?)欧洲人不愿要孩子,和政府从“摇篮管到坟墓”的福利政策有关(他们不需要孩子养老);也和那种高税收和高消费的现实有关,因为它使欧洲人望“子”生怯。
曾以《知识分子们》一书严厉批判西方左派的当代英国历史学家约翰逊(Paul Johnson)最近在《华尔街日报》撰文指出,欧洲所以生病,欧盟所以混乱,都可从欧洲知识分子的历史哲学中找到原因:法西斯主义、共产主义所以都从欧洲兴起,绝非偶然,它和庐梭、黑格尔、马克思、尼采营造的那种极权主义思维(mentality)有关,那就是国家要管制人的一切,今天欧盟的大政府、国营化政策,就是这种思维的变种。而结束这种“思维”,只有根基于英美价值中的那种自由主义力量。
上个世纪美国曾拯救了欧洲两次,一次是诺曼底登陆,打败了纳粹;另一次是保护欧洲不被共产苏联吞并(马歇尔援助计划和成立北约)。这次,美国以自由主义的榜样力量再次准备拯救欧洲,但欧洲会接受吗?
(原载《开放》2005年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