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人联想起国家导弹防御系统
军事专家注意到,在此次行动中,美国宇航局反复强调的两点:一是美国的太空拦截技术。美国宇航局喷射推进实验室主任埃拉奇形容这次撞击任务,是太空探险中一次高风险且大胆的试验。实验室科学家葛莱梅说,基本上,它是“发射一颗子弹在准确的时间和准确的地点击中另一颗子弹”,这一比方很容易让人想起美军的国家导弹防御系统;二是太空遥控技术。探测器与地球之间的遥远距离,要求地面发出的指令必须绝对精确,不能有一丁点儿误差。据科学家们计算,撞击的时候,探测器离地球的距离是日地平均距离的85%。日地平均距离,就是光线在8分19秒之内走过的距离。也就是说,探测器和地球的这段距离,光线要走7分多钟,将近 1.3亿公里。探测器离地球这么远,并且处于运动之中,地面发给它的撞击指令,就得打一个提前量,保证信号到的时候,探测器也正好到了预定位置,从而接收指令,启动程序。反过来说,因为探测器和彗星都在运动,如果计算不准确或出现其他失误,撞击舱就有可能撞不上彗星。所以,一旦成功的话,则说明美国的太空遥控技术到底能高到何种程度。
NMD系统电脑效果图
太空是第六代战争制高点
俄罗斯军事学者斯里普琴科不久前曾提出第六代战争理论。这一新理论已在国际上引起广泛关注,第六代战争的理论建立在高新技术的发展上,而2007年至2012年美国的第六代战争技术趋成熟。据他指出,第六代战争的战场范围将扩展到太空,太空将成为交战的重要战场,太空侦察、太空拦截、太空投送及直接从太空发起攻击,将使太空成为第六代战争的制高点。因此,大对撞从另一个侧面能证实美国所拥有的太空战争潜力。
彗星撞地球怎么办
这次“深度撞击”号自我毁灭式冲向“坦普尔一号”彗星的意义不仅仅在于收集到彗核内部的组成物质,帮助解开太阳系形成之谜,而且还能给人类防止遭受彗星、小行星之类的“天外来客”突袭提供宝贵资料。
据科学家们透露,此次撞击获得的许多数据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分析彗星的组成物质,追踪其运行轨道,万一发现对地球构成安全威胁的彗星,我们能够作出及时、准确、科学的判断,让人类避免灭顶之灾。
如今,不少科学家已经对“彗星撞地球”提出了假象的解决方案:1在彗星上埋下核弹,引爆它。人类采用什么样的核弹,要看彗星内部结构是什么样的。假如是非常坚硬的一块,就不能依赖一个核弹把它炸坏,因为它可能不会被炸得很碎,反而会分裂成几大块向地球飞来;假如是比较松散的结构,则适合用核弹引爆,把它炸成很小的碎块,不再对地球造成大的影响。2一旦发现小行星有撞击地球的危险,就在附近爆炸一个核弹,让这个核弹爆炸产生的推力,把彗星或者是小行星“推”离它的轨道。3还有人提出,在彗核上安装巨大的太阳帆,利用压力使它逐渐改变轨道。4也有人建议发射一个激光器,用激光器照射,使热量集中于一点,导致彗星本身发生爆炸,这样的话原来比较大的天体就碎裂成无害的宇宙尘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