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 2005-06-18 05:15:00作者:
6月12日《重庆晚报》报道,昨天下午1时30分左右,黑龙江省宁安市沙兰镇上游突降暴雨,镇中心小学一至六年级12个班级352名学生和31名教师正在上课,突如其来的洪水让他们猝不及防,瞬间夺去数十名孩子的生命截至11日13时30分,经初步核实,因暴雨洪水和泥石流导致遇难学生62名,村民2名。正在医院抢救的学生17名,老师1名,干部1名,村民5 名。据介绍,洪灾中心为地势较低的镇中心小学校。
我在网上查找了同类的报道,但都不及《重庆晚报》的详细。然而,就是《重庆晚报》的报道,我还有些疑问。
按照报道的说法,这次惨祸是因为沙兰镇整上游突降暴雨,并且镇中心小学有地势较低,突如其来的洪水让教师和学生们猝不及防。然而,这说法是让人无论如何都信不了的。因为报道的说法违背了常识和常来常理。既然是上游突降暴雨,那么镇中心小学怎么一下子遭到了洪水的袭击?难道那暴雨的雨点如洪水般的大?普天之下,有哪个地方,有什么人看到过,因上游突降暴雨而下游立即遭到洪水袭击的?除非上游是水库或拦河坝出现了垮塌。
我不知道,这突然降落的暴雨离沙兰镇究竟有多远?是不是紧紧挨着暴雨降临而形成的洪水之地?如果不是,那么为什么没有人将险情通知学校?为什么淹死了学生,冲垮了村庄后,才有各级领导组织抢险?遗憾的是报道没有做一个字的报道。
对这一具有重大新闻价值的新闻,无论主流媒体,还是非主流媒体,都集体失语,不去忠实地履行职责,将事情完整地、真实地、全部地、准确地告诉给民众。这究竟是为什么?中央不是一再强调对重大的事件要及时地传递给人民群众吗?
我们总在强调加强舆论监督,总在强调加强改进新闻报道工作,然而,我们的新闻报道在报道重大事件尤其是灾难性事件时却往往是“犹抱琵琶半遮面”,让人朦朦胧胧中望月。这是很让人失望的。
记者找到水利局的防汛抗洪指挥部,他们答复必须经过牡丹江宣传部批准才能接受采访,记者联系牡丹江市委宣传部唐部长,她说自己很忙,而且并没有下命令说不接受采访。记者再联系防汛抗洪指挥部,他们说,没有宣传部的命令,不敢随便接受采访,看大门的也不让记者进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