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新保守主义者在拟定美国战略时,也清楚一个事实,既,不论现在日本的政治人物多么听美国的话,但是,最终影响日本对外政策的基点,仍然是日本政治人物眼中看得见的“国家利益”。
显然,在日本右翼的眼里,最大的国家利益似乎就是将日本强大的经济实力、转化为“强大的、但一定是独立的政治、军事能力”,而就军事能力而言,当首推发展出一只足以挑战美国海军的海上军事力量,从而确保将自己的海上生命线从美国手中拿回来。
东方评论员认为,日本的“这种国家利益”当然与美国的国家利益相在着“本质的冲突”。因此,在白宫决策层看来,是绝对不能容忍日本右翼在掌握政权之后,去重建一个极具野心的、日本军国主义政权、挑战美国的海上霸权的。
●华盛顿已经开始在背后施展一系列手段、以求能“遥控”日本国内政局
我们知道,在日本右翼的骨子里,“大东亚共荣圈的霸权梦”就一直没有“因投降而彻底消失过”。
东方评论员认为,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就在美国继二战“用原子弹”这个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在太平洋战场上打败了日本“用炸弹对美国发起的进攻”之后,日本企图用军事力量称霸的能力被彻底消灭了,到了90年代初,华盛顿又用“美元汇率”这个金融武器、再次打败了日本“用商品”对美国发起的“第二次攻击”,于是,日本企图用经济力量称霸的“现实性”也几乎被打没有了。
●日本人对美国的“美元武器”最终得以“心领神会”
事实上,日本人对美国的“美元武器”最终得以“心领神会”、是在97到98年的亚洲金融风暴中遭受到欧美的最后一击:在日本经济泡沫最终被华盛顿经济管理层挤破之后,日本人跑到东南亚投资,并想以此为生产基地,去与欧美周旋,结果,仍然遭到“美元汇率”这一金融武器的暗算、经此一役,日本人终于明白了是什么回事?原来,美国人用巨大的金融资本、借着“美欧”制定的金融游戏规则,轻而易举地将日本人在产业方面赚的钱、巧妙地给掏走了一大半。
实际上,也正是日本于军事和经济上两次都败于美国,特别是近十多年来,日本经济被美国强力打压、陷入十年衰退之后,华盛顿已经开始在背后施展一系列手段、通过左右日本经济政策、去调控日本右翼的活动空间,以求能“遥控”日本国内政局。
●小泉的鼓吹的“大胆而柔软的改革”,也终于从“雄心壮志”拖成了“牛皮哄哄”
事实上,小泉政权是在2001年上台的,也是在97年亚洲金融风暴之后、日本经济陷入最艰难的时候上台的。日本国民是在热盼小泉纯一郎拿出“治国良方”、拯救日本经济的期盼中将小泉纯一郎扶上台的。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他上任以来打出改革旗号,开始似乎“挺得人心”,然而,美国与欧洲联手、压日元升值的“广场协议”、所造成的“后遗症”仍然将日本的经济拖得越来越糟,在这种情况下,小泉的鼓吹的“大胆而柔软的改革”,也终于从“雄心壮志”拖成了“牛皮哄哄”。
于是乎,日本国内各路人物就“如何拯救日本急剧衰落的经济”陷入了“长时间的激烈争吵”。据我们观察,争吵的双方不是外人,就是自民党内的主要派别和自民党的小泉政府。而争吵的内容也不是别的什么,而就是除了在外交政策上听美国人的之外,是否在经济政策上也要听美国人的?
●美国人“痛失”了一次掌握日本经济命脉的大好机会
在我们看来,“争吵”的根本原因是日本是否要继续“按美国人开的药方”拟定经济政策,而“直接的导火索”则是小泉政府曾经提出了一项“按照美国的方式对日本金融实施大手术的计划”。
东方经济评论员就认为,按照这个计划,日本的主要银行“极可能”被迫被国家接管,由国家出资加速处理呆帐。
而所谓的“处理呆帐”又是个什么玩意呢?事实上,简单一句话,就是不再对那些没有没有偿付能力的公司贷款,停止日本人称之为“延命政策”的金融政策,强迫这些企业倒闭。
在东方经济评论员看来,小泉政府当时提出的这项计划,实际上没有考虑日本的发展动力并非金融而是由金融支持的产业。显然,我们认为,在当时日本的经济状况下、如果日本果真“按美国人开的药方”治经济疲软的话,那么,由于该政策会造成大量企业破产,员工失业,从而毁掉日本经济的“真正动力”,这样,失去动力的日本经济、又反过来会冲击坏账高筑的日本银行、从而令日本金融雪上加霜,最终的结果、“很可能”是日本的许多银行、今天恐怕都已经被美国金融世头“廉价地收到了自己账下”。
就在日本双方都在叫骂的时候,日本的经济这时正好借助中国经济的强劲增长、而慢慢有了起色,小泉纯一郎的这一套“美式金融政策”终究没有实行,从而让美国人“痛失”了一次全面渗入日本经济“核心环节”、掌握日本经济命脉的大好机会。
●在调控日本政治局面的能力上,美国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失去这一“极好机会”的美国、在调控日本政治局面的能力上,虽然远没有达到“随心所欲的”地步,但是,从其“紧密地配合着”日本右翼、将日本社会一步步地导入右倾化的这一过程来看,华盛顿对日本社会的*纵能力,实际上与日本右翼力量的壮大成正比。
因此,在美国决策层的眼里,在如何“增强对日本政局的调控能力”的问题上,适当增强日本右翼势力是一个非常有效的办法。而日本右翼势力的消涨,在一定程度上与日本国内经济状况有着莫大的关联度。真实的情况是,自90年代初以来,美国将日本的经济打入十年衰退期,客观上为日本右翼坐大提供了一个极好的机会。
●欧美的确想“再次刮起”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但是困难太大
显然,美国的所“痛失”的这次大好机会,就是因为日本将经济依托在中国、将中国这个欧美决定不了其政策取向的“具独立决策权、且也有庞大经济容量的国家”做为投资基地、去与欧美周旋。
欧美的确想再次刮起97年亚洲金融风暴,但是困难太大,因为中国与日本97年时所依托的东南亚国家、有着本质的不同。可以说不论是政治、军事上都可以独立行事,就是中国的经济规模也是欧美想以在再刮一场金融风暴的一大困难,何况还有一个“相对独立”的资本市场。因此,如何让中国在经济政策上为欧美挤压日本经济开方便之门(这也将损害中国的经济),就成了欧美此次联手在经贸问题上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深层原因。当然了,保护欧美的纺织业,不过是表面上的理由而已。
在东方评论员看来,这也正是欧美近来联手在纺织业、人民币汇率问题上“一起”对中国施加压力的根本原因所在,在欧美决策层看来,将中国最有利可图的纺织业拿出来,与人民币放在一起说事,成功的机会就大得多。
然而,东方经济评论员认为,在现阶段内,由于欧美的经济都不稳定,也都遭遇到了困难,因此,欧美“未必想让”大体上与自己经济互补的中国经济垮下去,但是,却绝对想将与自己全面竞争的日本经济“再次重创一次”。就美国而言,如果能通过中国的配合,再将将日本企业重创一次,不仅对美国企业有帮助,也对美国再次掏出那份未完成的“日本经济药方”提供了另一次机会、还也对日本右翼继续增强影响有诸多助益,真可谓是何乐而不为?
事实上,在我们看来,中国突然在贸易上摆出的强硬姿态,不仅出乎欧美的意料,实际上也出乎日本的意料。也正是中国有了这种“出奇的强硬”,撤销了准备于今天将开始实施的纺织品出口加税政策,也就引起了各方一系列政策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