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人大政协两会一年一度照例喜气洋洋地开了,又过了。今年不同往年,竟闹出两单大事,董建华辞职和反独立法,结果适得其反,酿成轩然大波。
董特首下台原因扑朔迷离
董建华辞去特首,在香港犹如平地一声雷,原因何在?一位资深评论员对我说:“这回我真被弄晕了,不明白,实在不明白!”董下台的正式说词是健康原因,这一点几乎没有人相信,报章形容他现时“精神抖擞”。基本法明文规定,特首“必须辞职”的原因之一是有“严重疾病”,董不过自称体力不如从前而已。是否董自己坚决求去呢?显然也不是,董一向以天降大任于己身而有强烈的荣誉感和使命感。现时香港经济在好转中,董的民望也在回升,他没有做不下去的理由。三月十二日董辞职后,香港“中联办”发表谈话中,只是一堆颂扬的客套,竟无一字提到董有健康问题。
因此,董之下台,只有归于北京高层的抉择,一句话,董被炒了鱿鱼。广被援用的迹象,是去年十二月董在澳门被胡锦涛指摘要“查找不足”,董当时脸色很难看。而力挺董的江泽民今春要完全隐退,因此,失宠于胡温,便成了董下台一个顺理成章的解释。
但是,这个解释有不合理的成份。主要是中共治港方针向以稳定为重,他们绝对不希望香港发生任何可以避免的动荡,即使不满意董,余下两年任期转眼就到,中途撤换特首,岂不是人为的制造一场风波?
从二月底的传闻,到三月十日董正式宣布,三月十二日国务院立即批准辞职,半个月干净利落完成下台,可见这是北京中央精心预谋的一场换人游戏。而后果呢?接班人曾荫权迅速到位,但一场新任特首任期的“二五之争”却拔地而起,至少将延烧到七月份。这场争议虽比不上“二十三条立法”之争,但在北京看来,绝不是他们预期和喜欢看到的事。
北京睁眼不看一国两制内在矛盾
现在,倾向比较集中的看法是,中共高层决定换人,是胡温班子完全当权后,要显示领导的魄力与权威,决定撤换他们认为管治能力不足的董建华,既然,董的民望早已从民调六十四点跌到三十六点,北京估计中途换人,不至引起香港各方的大反弹。胡温急迫感可能还来自“长痛不如短痛”的想法,担心董余期内会再发生大问题,也可能受某些谋士的影响。
无疑,以中共处理人事的保守求稳传统而言,这次董特首下台,应属一次反常的异动,至少,对董是十分没有面子的事。想当初,选董出来做特首一任再任,连任时竟闹出无人与之竞选的笑话(首任时有八名候选人),完全是北京一手操控。董建华日做夜做,竭尽犬马之劳,现在一声不足,便弃如敝屣,那是中共对待统战对象的惯性延续,以利用价值定荣辱。更是“一国一制,京人治港”的暴露。
再说董任内的不足之处,诚然有他的“无能”因素,但以反二十三条五十万人上街,梁锦松、叶刘淑仪辞职,○七○八双普选风波而言,都与中央决策直接相关;萨斯之灾,亦由中国传来;房地产大跌,负资产上升等等也不全然是本港因素。更何况董非强势人物,政治领导能力更欠缺,港澳办、中联办、香港土共、红顶大亨无处不在,牵制甚多。香港回归以来的“不足”,都算在董身上,显然不公。更重要的是,市民对董的不满,实质上是对中共干预港人治港与一国两制的不满,对中共打压香港民主发展的不满,起码董就不是民意选出的代表。在一个如此发达、文明的社会,要接受一个专制的中央操控,董建华自然成了市民发泄的对象。
而北京的致命伤在于,领导层根本看不到也不承认“一国两制”包含的矛盾与冲突。他们只强调一国,迷信权力,偏信那些利益连襟的亲中派的谄媚之言。最近二五之争最反映法治与人治的不相容,香港绝大多数法律人士皆认为根据基本法,补缺特首的任期应为五年,但北京官员与学者坚持要依大陆惯例只任两年。大律师汤家骅说得好,我们坚持五年,无关政治,完全依法行事。如任由中央解释,以后特首的连任可释为“可连任一次,亦可连任多次”,言论自由也可释为“只是说话自由,不包括写作自由”。反映了香港人的忧虑。
政务司长曾荫权暂代特首,当选可能性亦高。他的行政管治能力可以预期高于老董,但是,今日香港面对并非只是行政、经济问题,更具冲突性的是政制问题,是政治领导能力,董的下台诚然是中共操弄的商人治港的失败,但政治智商欠佳的香港公务员领班,也未必应付得来如此怪异的一国两制局面。
反分裂法的反法治性质
三月十四日,中国人大通过“反分裂国家法”,立即引爆几乎是全球范围的不满浪潮,势头之大。超过前年各国对香港人反对二十三条立法的支持。在台湾则遭到九成以上的民调反对,而且在三月二十六日举行了空前的反中国吞并的百万人大游行。
我在该立法前后接受过多次记者访问,首先谈的是反分裂法的立法意涵,逻辑不通。据说有人向温家宝建议制定统一法,反制台独立宪,以立法反独。但中共忌讳统一法有承认不统一的两个中国之嫌,于是改为“反分裂国家法”。但反分裂是基于已统一的前提,针对藏独、疆独这些已统一于中国的地区犹可,针对台湾便文不对题。否则,中共建国对于早已统一中国的中华民国是否也是分裂行为?作为政治实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与中华民国分治分立,各有宪法,一边一国,已是半世纪有多的客观现实,两岸只有统一问题,何来分裂问题?因此,立法的主旨错乱。观其法,十条全是针对台湾,根本回避无视中国领土内早已存在的分离问题。这就失去了法律公正,平等适用的立法原则。
有人私下说,共产党打不打台湾还会在乎有没有法律?立个法增加一些反台独的力度而已──或者中共官员中有人持此看法,这固然反映中共一贯以法律为儿戏,从来是以党代法的事实。但西方、港台是法制社会,认同法律尊严,不会和共产党玩这种践踏法律的玩火游戏。而且,既有法定的战争授权,中共及其军方的好战派便有恃无恐,可以胆大妄为,因此,把反分裂法视为“战争法”,理所当然。“非和平手段”一条已完全撕去了其余九条的伪善装饰。
观察家们都留意到,当前两岸并不存在甚么“分裂的严峻态势”,台湾近期扁宋会十点共识释放对北京不少善意,春节包机取得直航进展,两岸经贸直线上升,增幅达两位数,更何况台湾有一个庞大的统派反对势力,在民主体制内有强力的制衡功能,为甚么北京当局不因势利导,押后反分裂立法?香港不是迫使北京主导者无限期延后了二十三条立法吗(保安局长也连带下台)?
北京的思维僵化与体制僵化
北京所以不惜把自己摆在“过街老鼠”的位置,是因为一则思维僵化,花岗岩脑袋。反分裂法一语道破,说“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战的遗留问题”,可圈可点。此话五十年前说说犹可,现在台湾早已“换了人间”。一个民主的二千三百万人口的亚洲一流国家,不愿意在武力威胁下和一个专制中国统一──这才是所谓台湾问题的实质。独裁霸道基因代代相传,无论是江泽民的洋派头还是胡温的年轻相,都注定了他们不可能面对台湾的真实,理解台湾人的心声。人们可以质问:还在念内战遗经,是不是还要延续内战思维与方式解决台湾问题?
二则是体制僵化。现时中国犹如一条又大又旧的运奴船,飘荡在全球化的大海上,一群醉汉在船上饮酒作乐,高歌崛起,看日出日落,不知所向。其船之大,漏沉不易,尾大不掉,转个弯也难……炮打台湾,喊打喊杀多年,以法制独也酝酿已久,民族大义蒙住双眼,哪管你台北的因应变迁。因此,反分裂法上手出台,已是天经地义,无人可以质疑。
人大闭幕那天我最关心的是投票统计,看看有没有一票反对,果真没有。再说媒体,(百姓不必说,完全没有发言权)看看那些打扮入时的记者,提问前还要恭奉一句“敬爱的总理好”,香港台湾的同行看到真要喷饭了。而作忧国忧民状的总理,也乐于把准备好的诗句与数据,对号入座地在安插好的国安人员配合下,演出一场滴水不漏的压轴大秀。
如此固步自封,夜郎自大,任凭他浮夸盛世,和平崛起,不过是一幅百年前天朝皇庭景象的现代翻版而已。胡温也许想不到一个反分裂法,正好给台湾独派送了一个大礼,就像天上掉下来似的,给了他们一个再度凝聚民气一往直前的机会,也给所有台湾人一个再度认识中共本质的机会。
(开放杂志2005年四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