嵩岳寺初建时是作为北魏宣武帝元恪的离宫,至正光元年(西元520年)改名“闲居寺”, 迄今约1,500年。塔就建在寺院的中心。塔的东西方各有千佛殿及定光佛堂,两面是回廊,南边有山门,北方建立大佛殿,成为一个塔院。到隋仁寿二年(西元602年)改名为“嵩岳寺”。北魏时期的嵩岳寺规模宏大,盛极一时。武则天陪同唐高宗游嵩山时,曾把这里改作行宫,并为该寺塑金佛像。随着少林寺的兴起,嵩岳寺日渐衰微,至今,只空遗古塔耸立在嵩山的幽谷中。
但是研究考古的人,不敢轻慢它。他们到登封,可以不去少林寺、嵩阳书院、中岳庙,却不能不去嵩岳寺塔“朝圣”,它是研究古塔中极其珍贵的建筑。
全塔由基台、塔身、密檐和塔刹四部分组成。塔基为石制。随着塔身砌筑作十二边形,台高0.85米,宽1.6米。塔前砌有长方形的月台,塔后以砖砌铺甬道,与基台同高。
嵩岳寺塔除了塔刹部分以石雕之外,上下全部用灰黄色的砖和黄泥及糯米汁,层层粘砌而成,塔砖小而且簿,外涂白灰,腰檐以上的砖柱均涂以红色。这是当时砖塔的特点,并一直流传到宋代。历经千余年的风霜雪雨侵蚀依然坚固,至今完整无损,可知古代建筑工艺之高妙。
塔身建于简朴的台基上,塔身则用青灰条砖垒砌,全塔呈圆弧状的抛物线形。总高39.8米。底层直径约10.6米,内部空间直径约5米,壁体厚2.5米。塔高41米。塔的形制为南北朝期间少见的密檐式建筑,所谓“密檐”,指檐与檐之间的塔身距离很短,各层檐下都各有一个小窗,但多数仅具窗形,并不采纳光线,有的只开一个小孔。
塔身内为“楼阁式’,内部以内檐分为十层。外为“密檐式”分为十五层。各层都以砖叠涩做成十五层的塔檐,檐宽逐层收分,层层外挑,檐层逐渐向上缩减与密集,砖砖相叠出檐,直叠到临界状态“收砖”,和缓地向上收缩,充满节奏美感。
砖塔的第一层塔身特别高大,为十二角型,而从第二层开始则改为八角形。十二边形的特殊造型,有分解风力的优点,但是它比四边、八边形的塔容易垒筑,但是后期所建的塔很少采用十二边形。
塔身中部用挑出的砖叠涩砌一周腰檐,将它分为上下两段:上段建于叠涩上,为全塔装饰的重点,高3.73米。比下段稍大。下段为光素白砖面,高3.59米,上下垂直。腰檐以上塔身,各角砌出八角形倚柱,采用方墩柱础,束莲柱头。壁面除四个券门外,每面砌有“阿育王塔”的形象作为塔身的装饰。
腰檐以下塔身角隅均砌出六边形倚柱,柱头饰以砖雕的火焰宝珠与覆莲,柱下为雕砖的莲瓣形柱础,柱间四面有对称的四门,其余八面壁外各砌佛龛,龛座上刻有狮子作装饰,各塔层之间均有壶门、棂窗、雕兽等,雕工手法精巧,造形独特,为北魏砖雕艺术珍品。
塔中构造采用“厚壁空心式”木板楼层结构,壁体砌到楼层处,以砖叠涩与楼板相互交连,楼板架设在木梁上。塔的东、南、西、北四面设入口,门口宽2.5米。可自下而上直达顶部。在四个正面有贯通上下两段的门,门上在半圆形拱券上做成尖形券面装饰,券门通向塔心室。
中央塔心室为正八角形,共有十个八角形塔室,作9层内叠涩砖檐,宽7.6米,底层塔壁厚2.45米。整个塔室上下贯通,呈圆筒状,上上下下用木扶梯。内部原设置佛台佛像,供绕塔做佛事之用。
塔顶的塔刹由三部分组成:自下而上由覆莲式须弥座、七层相轮刹身、刹顶冠以巨型宝珠等组成,塔内为空筒式。此塔刹的形式一直被后来的砖石密檐式塔所延用。塔刹通高4.75米,以硕大的覆莲承受相轮、宝珠,高约3米多。塔刹为石雕圆柱,呈螺旋形,保留了印度佛塔的风格。
唐宋之前所造的塔中,尚未见到有“地宫”建筑。隋代以前的佛塔是直接将舍利容器埋入塔基底下。而上世纪末发掘到嵩岳寺塔地宫,其为“平面方形,四壁微外弧,上作穹隆顶”的结构。是北朝常见的墓室形制,宫室内墙的缝隙间以红泥黏合,这与甬道、塔体的建筑用料相符合,推论可能与塔同时建造。其中一造像刻有“大魏正光四年”的题记,此约为嵩岳寺塔始建的年代。
嵩岳寺塔的结构、造型以及装饰,可谓古代砖塔建筑的开创性尝试。北魏工匠们其运用了地质、几何、力学、物理、化学等原理,1500年前仅用砖砌结构,就建成四十多米的高塔,经历了千多年依然屹立。塔的造型气势刚劲雄伟,线条轻快秀丽,刚柔并济的古塔建筑工艺可谓鬼斧神工。它独特的十二边形塔造型,更成为中国古建史上的千古绝唱。无论在建筑艺术或技术方面,都是中国和世界建筑史上的珍品,是密檐式砖砌佛塔的一个经典代表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