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匆匆浏览了一下这份"垃圾邮件"的内容,不料还真的感起了兴趣。
该邮件转载了一篇英文文章,题目是《中国和争夺资源的决战》,作者名为比尔·里德利。这篇文章中的一段话尤其让人眼跳,令人心惊:
" 争夺地球资源的决战已经开始。你能说出什么资源的名字,中国就在大量地购买和消费这种资源。去年,他们消费了全球水泥的将近一半、世界其它国家铜消费总量的两倍、全球煤炭的近三分之一、全世界钢产量的90%......然而,为了支撑如此疯狂的经济增长,你还需要一种比所有其它资源都要关键的商品。如果你不能得到足够数量的这种商品,那么,拥有所有其它资源都意义不大。这种维持世界运转的最珍贵、最抢手的商品就是石油。没有石油,你就一无所有,你的经济将窒息僵死,你的军队将不堪一击。"
该文的主要结论是:中国对石油的不断增长的需求将成为美国国家安全的头号威胁。
结论够让人触目惊心的。我在网上搜索了一下,发现有不少网站转载了里德利的这篇文章。我心里闪出两个疑问:也许里德利的观点代表了美国政府的立场?也许到处发送"垃圾邮件"也是里德利及其同道发起的"宣传战"的组成部分?
我还查到了里德利的电子邮件地址,给他发了一封短函,询问他的个人背景,并提出了我的第一个疑问。
里德利很快回函说,他是一个名叫"线上投资者新闻(Online Investors News)"的网站的出版人,经常撰写有关投资方面的评论文章。针对我的疑问,他回答说,他曾经撰文质疑美国发动伊拉克战争的官方理由,认为伊战的深层动机其实涉及石油。他还特意告诉我,他甚至不是美国人,而是加拿大人。
中国石油需求引关注
说来也够巧的。就在收到保罗转来那份"垃圾邮件"之后的第二天,全球各大传媒都在显要位置刊登了这样一则消息:美国地球政策研究所 (Earth Policy Institute) 发布的一份报告指出,除石油之外,中国已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农产品和工业品消费国。
其实,自从今年开年以来,有关中国的能源需求、特别是石油需求的报道就一直接连不断,以下是其中的几篇报道和分析:
2005年2月18日,美国《纽约时报》报道说:中国如今是世界第二大石油消费国,仅次于美国。去年,中国进口的石油增长了三分之一,其石油需求量首次超过了日本。
2005年2月17日,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石油输出国组织16日警告说,它将不得不在今年年底将产油量扩大到接近其最大的生产能力,以满足中国对石油的不断上升的需求。
2005年2月16日,法新社引述中国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负责人的话说,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将在2010年之前急剧上升,中国对石油需求的一半以上必须通过进口石油得以满足。
2005 年1月20日,美国《基督教科学箴言报》发表的一篇文章分析说:如果中国和印度的石油消费量一旦达到美国石油消费量的四分之一,世界石油总产量就必须增加 44%,如果想达到美国石油消耗量的一半,全球产油量就几乎需要翻一番。而那是不可能的,因为世界的石油储藏是有限的。如今,有关全球产油量很快就要达到极限的观点正在不胫而走……
这些国际知名传媒大概不会与那个叫比尔·里德利的加拿大人合谋搞什么"宣传战"吧?
就连美国中央情报局局长戈斯在首次公开提出中情局版本的"中国威胁论"时,也把中国"积极地在世界各地寻求更多的自然资源"作为"中国威胁"的证据之一。
非官方的美国"全球安全分析研究所"执行主任盖尔·勒夫特似乎走得更远,言辞也更为坦率,他在美国《洛杉矶时报》撰文说:"在美国全力以赴从事反恐战之时,有可能是下一场世界大战的种子却在悄悄地萌芽……如果没有一种旨在阻止中国成为与美国并驾齐驱的石油消费大国的全面战略,那么,一场超级大国之间的对抗就很有可能发生。"
"决战"已经开始?
那么,美中两国之间就注定要爆发一场争夺石油的"决战"了?
对比尔·里德利来说,这场"决战"已经开始,虽然"决战"的最初阶段不一定就是字面含义的"硝烟滚滚,炮声隆隆"。按照里德利的说法,中国已经对美国展开了金融战、经济战和外交战,具体的做法包括:中国人民银行购入大量的美元和美国政府债券;中国公司收购一些大型的西方能源公司;中国拉拢伊朗、委内瑞拉等一些敌视美国的产油国等。
而在一些阿拉伯学者看来,美国也已经对中国展开了旨在切断中国油脉的侧面围堵战。埃及开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教授穆罕默德·萨勒姆最近在该大学亚洲研究中心举办的一次座谈会上说:"美国政府凭借它所发动的伊拉克战争,在中东及波斯湾地区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剥夺了中国长期以来非常依赖的中东石油输入,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打击中国目前高速发展的经济,在它对美国酿成巨大威胁前先下手为强。"
另外一位阿拉伯学者认为,美国介入苏丹达尔福尔事态也与它的这种战略有关。萨勒姆的同事安瓦尔·阿卜杜尔·马列克在这次座谈会上说:"在伊拉克战争后,布什政府又把目光投向了苏丹,因为苏丹同样也是中国的主要石油输入国。"
报道这次座谈会的中国《东方早报》说,中国的石油公司,主要集中在达尔福尔南部地区,其中包括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地球物理学家阿莫斯·努尔甚至认为,美中两国"对石油不断增长的需求将会导致一场愈演愈烈的全球冲突",这种冲突可能会使1991年海湾战争、9·11恐怖袭击和目前的伊拉克战争"相形失色"。
官方表态温和
不过,不论是美国政府,还是中国当局,都没有明示或暗示美国攻伊或施压苏丹是为了切断中国油脉,相反,两国官方都强调说,两国对石油的巨大需求并不一定会导致激烈的竞争或战争。
美国副助理国务卿薛瑞福说,美国和中国对石油需求的增长可能导致两种非常不同的前景:一种前景是相互非常激烈地对石油供应进行竞争;另一种前景是相互增加合作,不仅在石油方面,而且在各个方面。他说:"这也可能创造出机会,从而使我们彼此之间看法更接近。如果你从某种角度去想的话,会发现中国会对自由航线和在海上对商船的保护有更大的兴趣。这正是我们非常感兴趣的事情。我们正在和亚洲地区的友邦以及其它有同样担忧的国家在这一问题上进行合作。中国会对这方面有很大的兴趣。我们还对产油地区的稳定有兴趣。"
中国驻美大使馆新闻发言人孙伟德的说法似乎更具和解性,他说,中国把与美国的合作放在了非常重要的地位,"当然,在我们两国的经济继续增长的情况下,双方都需要可靠和价格适当的能源供应。故此,两国之间的合作有着非常良好的基础。"
到底谁的说法距真实情况更为接近呢?也许你会说,官方公开的表态都是一些掩盖真实动机的外交辞令,而民间学者的看法和独立传媒的报道也许更能揭示问题的实质。
但即使是警告"下一场世界大战"可能性的美国非官方学者盖尔·勒夫特,也不认为美中之间的石油战争就一定不可避免。他认为,对话与合作是避免冲突的手段:" 美国应该与中国进行坦率地对话,向中国方面表达避免争夺石油对双方的共同益处,并向中方提供援助,帮助对方克制其对石油不断膨胀的胃口。而从石油转向其它形式的交通能源,如生物燃料或以煤炭为基础的燃料、氢、天然气等,可能会避免进一步的冲突,并培育能够为两国带来巨大经济利益的前所未有的中美合作。"
未来充满变数
即使对话和合作手段不奏效,美中之间是否就一定会爆发阿莫斯·努尔所说的使9·11袭击和两次海湾战争"相形失色"的"全球冲突"呢?
那位加拿大人比尔·里德利言之凿凿:争夺决定性资源石油的战争,就是美中这两个耗油大国在全球范围内的最终摊牌。
还有人举出历史事例,如二战时日本袭击珍珠港美军基地的原因之一就是美英对日本的石油禁运,以此类推:不管是美国切断中国油脉,还是中国分走美国油源,都会引发美中石油之战。
可惜的是,人类最没有把握的事,就是预测自己的未来,即使以历史为镜都难免因折射而走形,因为预测本身常常会促成或阻止预测之事的发生,而历史灾难也往往会成为后人力戒的"前车之鉴"。
而且,至少有两个因素可能会限制或防止美中之间的石油竞争升级为全面的石油战争:一、美中两国都是核大国,这也许有助于形成如冷战时期美苏之间存在的那种恐怖平衡;二、许多国家都在研制可能替代石油的另类能源,一旦研究取得突破,也就消除了美中潜在战争的祸因。
不过,这种研究是否能够在未来某个无惧核毁灭的总书记或总统发出战令之前结出硕果,谁也无法保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