赴美国采访
那是1995年10月,从开罗常驻两年回来后,作为电视记者第一次到国外采访。
在纽约,我们4个人制作了两期《焦点访谈》,圆满地完成对联合国50周年庆祝活动的采访任务。按照事先的安排,我们转乘飞机,前往美国前总统卡特的老家亚特兰大。
从1993年开始,在亚特兰大的一批美国医生,发起了一项为中国贫困地区义诊的活动。每年夏天,他们都要利用暑期休假到甘肃的一些贫困地区,为当地的白内障患者治疗。我们一直在跟踪拍摄他们的活动。这次到亚特兰大,我们也想从另一个侧面反映这些具有高尚人道主义精神的美国医生们。
我们采访的重点人物是活动的发起人之一---康纳德医生。为了支持义诊活动,这个六十多岁的美国医生,已经自掏腰包30万美元。完成采访后,我们回到亚特兰大市,准备第二天转道纽约,然后回国。
路边偷吸烟
我们4人中的一个,在亚特兰大有亲戚,取得联系后,他的亲戚很快开车来到我们的旅馆,请我们到亚特兰大市的唐人街吃饭。在国外,经受不住诱惑的事情,就是有人请你吃中餐。面包黄油吃一顿还新鲜,两三顿后,不由自主地讨厌这玩意儿---哪叫饭啊。
傍晚,我们一行5人来到一家台湾人开的中餐馆,当然是饱餐一顿,如狼似虎般大吃一通。此时,我犯了烟瘾。从小学开始,我就背着父母学抽烟,有着近20年的“烟龄”,抽烟人都知道一句名言:饭后一支烟,赛过活神仙。饭后来上一支,一直是我多年的习惯。我的这个毛病,在美国却处处受阻。
美国许多州有明文规定,在公众场所不许吸烟,其中包括餐馆。如果有人控告你违反这个规定,就免不了吃官司。入乡随俗,为了避免在美国因为抽烟吃官司,我总是在饭局接近尾声时,一个人偷偷跑到外面马路旁,“过把瘾”再回来。这一天,我还是如法炮制。一个人来到餐厅外面,点上一支香烟,站在街边,一边欣赏夜色里的街景,一边愉快地吞云吐雾。
突然被围捕
突然,从我的右面传来一阵急促的警笛声。紧接着,我看见一队警车急驰而来,大约有六七辆,车顶上五颜六色的警灯在毫无规则地闪烁着。离我二十几米的时候,警车突然急速转弯,朝我冲了过来,其中一辆拖着刺耳的刹车声,横在我前方5米的地方。只见左右两扇车门同时打开,两个警官跳出来,一个以车门为掩护,另一个将双手搭在车顶上,他们手中的枪一致对着我。还未等我反应过来,以车门为掩护的那个警官就冲我大叫:“别动,举起手来,否则,我就开枪。”
即便从来没有学过英语,如果看过那些美国警匪大片,笨蛋也会意识到麻烦来了。我下意识地举起双手,看看左右,确认他们是在冲我一个人喊。透过眼角的余光,我看见还有几辆警车都停在四周,车上的警察四散开来,其中几个举着枪,直奔我们吃饭的餐馆旁边的一家店铺。
误作嫌疑犯
我将双手举在半空,左手食指和中指之间还夹着那根没有抽完的香烟。一阵微风吹来,将我身上半长风衣的一角掀了起来。我下意识地放下右手,企图理一理衣角。端着枪正向我走来的一个警察立刻大叫:“别动,别动,别动。”
我听见“哗啦”拉枪栓的声音,猛然意识到刚才动作的危险性,赶紧举起了右手。“怎么回事?” 我的声音在夜空中颤抖着。对方根本不予理睬,一步跨上来,一只手举着枪,另一只手从上到下,快速将我摸了一遍。“转过身去。”对方命令道。紧接着,我的双手被拉下来,并到一起。“咔嚓”,我感到手腕被两道冰凉的金属狠狠地勒在一起。手铐。
这时,我渐渐缓过神来。“怎么回事?你们在干什么?我是中国公民,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外交护照。”我用英语冲着警察大叫。
虽然我没有外交护照,急中生智,想起外交豁免权的神圣,也许会让几个美国警察冷静下来。这时,几个警察从旁边那家店铺里拖出一个亚裔青年,命令他趴在地上,并将他的双手反铐起来。
同伴急相救
一个警官模样的人走到我的跟前,说:“你是中国人?”我稍稍冷静下来,说:“我是来自北京的中国人,持有中国护照。我要求你现在立即放开我,否则你们会后悔的。”学了这么多年的英语,这时,我惊讶地发现自己的英语竟如此流利。
这时,“盖导”他们听到外面有动静,走了出来,看见我的双手被反铐,大吃一惊,呼啦一下围上来,七嘴八舌,连比划带嚷嚷。可惜,他们的英语表达能力,此时最多能让对方明白他们认识我。不过,这就足够了。
看见他们,我的心中一阵温暖,刚才慌乱中的紧张感一下子放松不少,也踏实不少。那个警官似乎感觉出了问题,马上命令手下人打开我的手铐,然后要求查看我们的护照。不巧,那天出门,我们谁都没有带护照。情急中,我拿出在联合国采访时办的采访证。
确认了我们的身份,那个警官马上露出歉意的笑容,说:“我们非常抱歉,你在一个错误时间,出现在一个错误的地方。”
他说,这是一个亚裔犯罪分子经常活动的地方。几分钟前,他们接到举报,在我们用餐的饭馆旁边,有一家杂货店遇到抢劫。他们赶到这里,看见我站在外面,误以为是望风的同伙,于是发生了刚才的一幕。他们已经抓到了抢劫嫌疑犯,就是刚才那个亚裔青年。
最后,那个警官以亚特兰大某某区警署的名义,郑重地向我表示口头道歉,他的警号是多少,名叫什么,是什么警衔,他对此事负有全部责任。
险些丧了命
当然,我有权进一步追究。
我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决定就此了事。警车闪着灯远去,一个女同事告诉我们,从饭馆出来到现在,她的两腿一直在颤抖。“盖导”说,他看见我的面色煞白。
其实,令人后怕的事情他们没有看到。就在对方瞄准我的时候,如果我理风衣的那只右手动作再大一点,也许,常以自我防卫为借口误伤无辜的美国警察,就会不由自主地扳动扳机。不管怎么说,我庆幸在平生第一次如此近地面对枪口,而没有做出不明智的动作。
感谢上帝。
如果让我说,这件事有什么经验可以汲取,就是遇到警察让你别动,千万听话,别乱动,你有理也别动。还有,护照之类的身份证件,一定要随身带。
摘自《环球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