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东坡,是北宋集文学家、画家、书法家于一身的大才子。苏轼自幼受儒家思想熏陶,后转向信奉老庄和佛学。
南宋诗人陆游一生坎坷,屡受磨难,但因修习得法,身体十分健康,“乘除尚喜身强健,六十登山不用扶”(《看钟》),“已迫九龄身愈健,熟视万卷眼犹明”(《难遣老怀》),甚至出现了“两目神光穿夜户,一头胎发入晨梳”的返老还童的奇异现象。
陆游是多产诗人,一生着诗万余首,其中不少是反映修炼境界的作品。陆游对龟息和踵息偏爱,且功力很深:“鹤躯苦瘦坐长饥,龟息无声惟默数”(《上巳庙川道中》);“孤坐月魂寒彻骨,安眠龟息浩无声” (《玉笈斋书事》);“龟息绵绵破五更”(《夏夜》);“熠熠心光还自照,绵绵睡息浩无声”(《静坐》);“踵息无声酣午枕,舌根忘味美晨烹”(《独学》)。陆游还向僧人学睡功,向道人学辟谷:
一室冷如冰,人疑在定僧。
手称丹灶火,纱护佛龛灯。
减食形虽槁,心虚气自凝。
平生坐忘论,字字欲铭膺。
除练功外,陆游还特别欣赏《黄庭经》:“朝来坐待方平久,读尽黄庭内外篇”(《待青城道人不至》)和“一管残雪寄林亭,手把黄庭两卷经”(《道事即事》)。
修炼对陆游的创作影响很大,使他的诗境呈现出一种冷、静的情调,如《夜坐中庭凉甚》:
银汉迢迢夜气澄,都忘朝暮困蚁蝇。
月从东涌行空阔,风自南来洗郁蒸。
渴解似尝仙掌露,魂清如近玉壶冰。
谁知此际超然处,不减庐山入定僧。
如果说宋以前的文学主要以诗的形式反映修炼,歌咏修炼境界,那么明清文学主要以章回小说的形式反映修炼对民俗的影响。其中家喻户晓的要数《西游记》、《封神演义》了。
吴承恩的《西游记》以佛、道为背景,编造了三位有功力之人历尽千难万险保护唐僧去西天取真经的故事。这个故事的主要人物孙悟空,是个大自然孕育而崩生的精灵。他东渡蓬莱,寻找不死之方,跟“斜月三星洞”的菩提祖师学功。后来,从祖师那里学会七十二变的孙悟空偷吃了道教祖师太上老君烧炼的“九转金丹”,又被投入太上老君炼丹的鼎炉中焚烧,其血肉之躯终成金刚之体,还具有了透视功能,能一眼望穿妖魔鬼怪的真面目。孙悟空凭借修炼来的一身功夫,保护唐僧,一路斩妖除怪治魔,终于得成正果。
孙悟空的师弟猪八戒,别看笨头笨脑好吃懒做,却也是个修炼得道的家伙。猪八戒自报身世时,着重介绍了自家功法:“有缘立地拜为师,指示天关并地阈。得传九转大还丹,工夫昼夜无时辍。上至顶门泥丸宫,下至脚板涌泉穴。周流肾水入华池,丹田补得温温热。”
《西游记》中还塑造了许多功力深厚、法力无穷的神人、真人、菩萨、罗汉等。在孙悟空、猪八戒、沙僧护卫唐僧取经的路上,每每临危之际,这些神人、真人、菩萨、罗汉总是出来解难相助。
《封神演义》作者描绘了诸如姜子牙、哪叱、哼哈二将、雷震子、土行孙等具有深厚功力和法术的形象。
《封神演义》虽然也有常规战争的描写,但更多描述了两军斗功斗法的奇幻情景。在商周各自的军队中,主要的将领都是身怀高功之人,如姜子牙、雷震子。哪吒等。第四十回“四天王遇炳灵公”写曾练过“九转元功”,能七十二变,有无穷妙道,已肉身成圣。所以被魔礼寿的花狐貂吞吃后,凭借内功将那狠毒之兽的身体撑裂而死。
哪吒的父亲李靖自幼访道修仙,拜西昆仑度厄真人为师,学成五行遁术,但因仙道修炼不成,被师父派下山辅佐纣王。李靖的妻子生一异子名叫哪吒,哪吒虽非练功修道之人、却是真人幻化莲身,传以法术。而灭纣立下大功的姜子牙跟元始天尊修炼40年,于72岁被师父派下山辅佐周武王灭纣。姜子牙曾用修炼而成的三昧真火烧死玉石琵笆精。此外,《封神演义》还描写了许多修炼出高功夫的神仙和真人,如终南山的炼气士云中子;哪吒的师父、干元山金光洞的太乙真人;用玉笼制服哪吒的灵鹫山元觉洞道人;姜子牙的师父元始天尊,以及赤松子、容成、广成子、老子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