纵观古代文学史,最早以文学的形式反映修炼境界的是文学巨著《山海经》。《山海经》以清澈、虚幻、优美的笔调,描写了上古时期在山上食气饮露的修炼之人。
战国的屈原,用诗的形式,以神来之笔,在他那首著名的《远游》中,介绍了存思和服气相结合的修炼方法,同时也反映了他那强烈的“轻举”、“远游”的愿望。“漠虚静以恬愉兮,淡无为而自得。”
从作品看,反映修炼的文学形式主要是诗歌和章回小说。
诗人接近修炼并用诗的形式表现修炼是魏晋以来重要的文学现象。特别是唐代,几乎所有的著名诗人都与佛、道两家有缘,有的还亲自找僧人道士指导修炼。
唐初四杰之一的大诗人卢照邻,为了治病和求得长生,四处寻访道士,甚至爬山涉水找到孙思邈,向他请教修炼养生之要。
王维、杜甫、李白是唐代诗坛比肩而立的三大诗人,人称“诗佛”、“诗圣”、“诗仙”。这三位大诗人除诗绩辉煌之外还有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都向往修炼。
诗画堪绝的王维笃信佛教,与僧人和尚交往甚密,非常向往禅修境界:
山林吾丧我,冠带尔成人。
莫学粉康懒,且安原宪贫。
山阴多北户,泉水在东邻。
缘合妄相有,性空无所亲。
安知广成子,不是老夫身。
王维对禅修境界的追求和实践,使他的诗具有一种“禅”的精神和情调,捕捉以空为本的生命感觉,处处散发出宁静淡泊的韵味。用评论家的话说,王维的诗是“意境淡泊,诗语淡泊,诗调也淡泊”。如“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如”。
诗仙李白,也非常向往修炼境界,到了梦紊魂牵的地步:“余尝学道穷冥筌。梦中往往游仙山”(《下途归石门旧居》)。“安缚五彩虹,架天作长桥,仙人如爱我,举手来相招”(《焦山杳望松寥山》)。诗人不但广交道土,亲自修炼,还登坛受策,正式成为道教中人,同时虔诚地遵守清心寡欲的教规:“清斋三千日,裂素写道经”(《游秦水六首》)。
从李白众多反映修炼的诗中,可以看出李白不但修炼,且功力匪浅:
茫茫大梦中,惟我独先觉。
腾转风火来,假合作容貌。
灭除昏疑尽,领略入精要。
澄虑观此身,因得通寂照。
郎悟前后际,始知金仙妙。
幸逢禅居人,酌王坐相召。
彼我俱若丧,云山岂殊调。
清风生虚空,明月见谈笑。
恬然青莲宫,永愿姿游眺。
---《与元丹丘方城寺谈玄作》
中唐时期的大诗人杜甫,对修炼的向外不次于王维和李白,且积极实践。他的《幽人》一诗,生动地反映出他修炼的真切感受:
因漱无和津,所思烟霞微。
知名未足称,局促商山芝。
修炼的切身感受,对杜甫的诗影响很大,使他的作品有一种内在充实之美。清代黄子云的《野鸿诗》二卷,赞扬杜甫诗作:“导引之术,曰精、气、神,诗之理亦然,能鼓魏之气,撷六朝之精,含咀乎诗经之神者,唯杜甫一人。”
晚唐著名诗人白居易,受修炼影响最大。特别是晚年,他对修炼的爱好更加浓厚。从白居易的诗中,可以看出他经常习练守一之类的静功。
负暄闭目坐,和气生肌肤。
初饮似醇醪,又为蛰者苏。
外融百骸畅,中适一念无。
旷然忘所在,心与虚空俱。
白居易除了练守一静功,从《仲夏斋戒月》中,可以看到他还练难度较大的辟谷:
仲夏斋戒月,三旬断腥膻。
自觉心骨爽,行起身翩翩。
始知绝粒人,四体更轻便。
初能脱病患,久必成神仙。
御寇驭冷风,赤松游紫烟。
常疑此说谬,今乃知其然。
我今过半百,气衰神不全。
已垂两鬓丝,难补三丹田。
但减荤血味,稍结清净缘。
脱巾且修养,聊以终天年。
唐代诗人陈子昂、孟浩然也是道教的信徒。孟浩然一再表示“愿言解缨扒,从此去烦恼,纷吾远游意,学彼长生道”(《宿桐柏观》),“渐通玄理妙,深得坐忘心”(《游精思观题山房》)。
唐宋“八大家”之一的柳宗元,也是个修炼者,还写了不少以此为内容的作品,对“禅定”有较深的体验:
发地结青茅,团团抱虚白。
山花落幽户,中有忘机客。
涉本有非取,照空不待析。
万籁俱缘生,宵然喧中寂。
心境本洞如,鸟飞无遗迹。
---《禅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