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所所长、博士生导师郑炳林教授说,这一现象在商贸流通领域表现得最为明显,敦煌藏经洞出土的晚唐五代时期的籍帐文书表明,当时的敦煌贸易已经不是一个单纯的区域性经济交流,而是具有了国际性,许多外来使团、商人在这里常年定居或从事贸易活动,使“地不产珍,献无奇玩”的敦煌变得商品琳琅满目,各类生产、生活物资应有尽有。
从散见文书的记载来看,当时与敦煌发生贸易关系的地区范围非常广泛,除来自中国中原、新疆及西藏地区的物品之外,还有来自高丽、波斯、印度、东罗马等东亚、西亚、南亚及欧洲等地的货物,商品种类有棉布、丝织品、铁器、银器、玉器、竹器、畜牧产品、药材、化妆品、食品、颜料、兵器等20多种,贸易之兴盛可见一斑。
这些物品除了部分为敦煌当地消费之外,大部分易手后再销往其他地区,在敦煌和丝绸之路沿线,除了往来不断的朝贡、外交使团在从事官方贸易之外,当时已经有一批职业商人在从事长途贩运贸易,其中最杰出的代表就是来自中亚地区的粟特人,他们中的许多人已经在敦煌定居,除了从事经常性商业活动之外,还在敦煌开办了酒店、旅馆等。
郑炳林教授说,一个城市的商品贸易具有国际性,必须要具备三个条件:一是市场上用于交换的商品具有国际性;二是从事商业贸易的商人具有国际性;三是贸易市场上使用的货币具有国际性。从文献资料和考古发现来看,这些条件在当时的敦煌都已经具备,随着外来商人、物资的不断涌入,中国自产的铜钱退出了敦煌市场,来自西域、中亚的金钱、银钱和金银器皿成了晚唐五代敦煌对外贸易的主要硬通货,它们同丝织品一道,被当地人认可和普遍接受。
其实,除了商业贸易的国际性之外,当时敦煌的城市规模和语言种类也能反映出它“国际都市”的一面。据有关学者推算,当时敦煌的人口有3万之多,这一数字对于千年之前中国西部边陲的小县来说,已经足以反映其城市规模之大。另外,在敦煌文书保存了一大批民族文献,从中可以看出,除了汉人之外,当时还有回鹘、粟特等多个民族在敦煌活动,为了交流需要,当时已经有了一批职业翻译,这些,都反映出敦煌国际化的痕迹。
2000多年前,张骞凿空西域,打开了中国通向西域、中亚乃至欧洲的门户,汉代设置张掖、酒泉、武威、敦煌四郡,进一步从军事和设施上保障了这条横跨亚欧的贸易通道的畅通,从此,外国使团和商旅频繁地出现在“丝绸之路”上,这时的敦煌已经是“华戎所交一都会”。隋朝大业年间,隋炀帝在张掖召开盛会,宴请西域27国首领,这一史无前例的“国际招商”活动,促进了“丝绸之路”贸易的繁荣。七世纪后,大唐王朝的富庶和开放,使“丝绸之路”贸易达到了鼎盛。千百年来,由于地理位置重要和佛教文化昌盛,敦煌无疑成了这条亚欧大通道上最闪亮的一颗明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