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道涵在11月18日接受了中新社采访,谈及了最近台湾推动公民投票的问题,关于公投的立场,当然和北京的政策无分别;值得注意的是,汪道涵是唯一仍然提出 “相信广大台湾同胞能够明辨是非”的两岸事务要员。88岁高龄的汪老,近年已经转趋低调,再加上要照顾患病老伴,如非重要场合,他不轻易出来说话。他这一席话,固然是说给台湾人民听,但也十分可能是说对大陆鹰派的“忠告”。
汪道涵在访问中表示:“近来台湾岛内发生的一系列事情,严重冲击着两岸关系的和平与稳定,关心台海局势的海内外人士对此深感忧虑,我也高度关注着事态的发展。”
也就在汪道涵发表讲话的同一天,一些大陆人士却在纪念“施琅暨清廷统一台湾320周年”。正如澳门日报指出:“长期以来,施琅是一位有争议性的历史人物。人们可能会以‘正统’的观念来评价他,认为他从郑成功的得力部将降清灭郑,似是不忠不义。”姑勿论施琅的历史功过,但大陆要暗示动武决心却是呼欲出。
过去一个月,北京对台海形势的关注己经不断升温:10月29日,国台办发言人张铭清首次点名批评“陈水扁”; 11月12日,另一位国台办发言人李维一表示:“图谋分裂”的人,“最终将为台湾带来深重的灾难”;11月17日,国台办高层王在希再次表示:“台独份子”必将遭到“迎头痛击”。相对之下,汪却仍然坚持:陈水扁推动公投入宪 “最终会被台湾同胞所唾弃”。
可以说,汪道涵和国台办是各自表述了事实的一端;中共中央对台工作小组肯定已经就台湾总统陈水扁近期的活动定了调,甚至对于台海形势的部署也有所决定。在这个当儿,除了汪老这位德高望重的重量级人物外,试问谁敢冒大不讳站出来说“相信广大台湾同胞能够明辨是非”?汪道涵作为两岸谈判的最高级官员,他是对台系统中的“鸽派”已是公开的秘密;在这个阶段,也只有他有这个份量和资格给两岸关系
降温。
事实上,在过去一个星期三次关于台海形势的讲话,也只有汪老的发言含有“寄望于台湾人民”的意味。那边厢,在台湾岛内的民调,却显示支持泛绿阵营的比率不断上升,而支持泛蓝阵营却如江河日下。此情此景,看在汪老眼中,自不然是痛心疾首。
汪道涵对两岸和平合作的关切,并不是甚么秘密:2003年2月,曾有传媒指汪道涵希望出席在星加坡举行的“汪辜会谈”十周年座谈会,但结果中国官方出来澄清指汪老“走不开”。4月25日“汪辜会谈”举行十周年前夕,他当时指出”“两岸同胞要接触、要交流、要合作”。
平心而论,中央领导并不是想和台湾领导接触交流合作:2002年1月24日,当时的副总理钱其琛就曾经提出“欢迎民进党成员以适当身份来大陆参观访问”。可惜,台湾总统大选将至,陈水扁兵行险着,以“公投入宪”争取支持;而北京以“更紧密经贸关系”拉拢台湾的政策又似乎未有成为热门话题;如今大陆“鹰派”当道,汪老的痛心疾首自是发诸内,形诸外!
值得注意的是,汪道涵提到:“二十多年来,尽管两岸关系历经曲折,我们在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分歧的宗旨下,始终抱持着改善与发展两岸关系的良好意愿……即使在二000年台湾政局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我们依然敞开大门,期盼双方能够在既有基础上重开对话与谈判。”
汪道涵还指出:“我们充分理解并尊重台湾同胞要求当家作主、追求民主的权利”,“但是,借民主的名义、利用公投的形式达到‘台独’的目的,实际上是要把台湾从中国永远分割出去,根本不是什么民主不民主的问题。”
汪道涵在这篇讲话的结束语,明显稳含了不少唏嘘, “(我相信)两岸同胞最终能够抚平历史的伤痕,共同创造国家统一、民族复兴的美好未来。 ” 但试问这片苦心有谁能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