整理档案意外发现
最近,辽宁省档案馆的工作人员对馆内的档案进行整理,打算将其中有特点的进行展出。昨日16时,就在工作人员准备结束一天工作时,突然在一堆旧档案中发现了一个大信封,在信封内竟有一封很长的书信。经专家鉴定,这竟然是一封清末皇帝的“密旨”。
记者在现场看到,这个信封长约25厘米,宽约18厘米,全封系用牛皮纸封制。两行漂亮的繁体楷书书写在信封两侧:“署理军机处封寄,候补侍郎廷开拆”,在信封的正中央并排印着两枚红印,其中之一的上面还写着“附卷”两个小字。在信封内装着一封长约28厘米,宽约23厘米,分3折对折的书信,信是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以“上谕”的口气写给当时的盛京将军赵尔巽、廷杰的,要求赵对奉天(沈阳旧称)境内侵占、隐匿土地的诸多弊端进行清查。信封中所提到的“廷”指的是廷杰,当时出于避讳,所以才只称其“廷”。
辽宁省档案馆研究员赵云鹏告诉记者:“这就是连很多学者都未见过的廷寄,所谓的廷寄就是皇帝写给大臣们的密信,它一般由军机处以最高统治者的口吻起草,比如慈禧太后从西安返回北京时,就曾经给李鸿章发廷寄,命其与八国联军议和。但是随着岁月的流逝,廷寄绝大多数已经不存在,目前算上这份国内才只有3份。”
保存最完整的廷寄
赵云鹏先生告诉记者,与国内另外两份相比,我们的这份是保存最完整的。他介绍说,另外两份分别藏于北京一个档案馆和台北故宫博物院。藏于北京档案馆的那份实为一份手稿,也就是说军机处在起草廷寄时的一个草稿,显然文物价值不如这个大。台北的那个写于明朝嘉靖年间,但是却只有廷寄没有信封,也不算完整。我们的这个从信封到密旨,无一不保存完整,绝对是“国宝级”的文物。
有关专家认为,该件文物的珍贵之处还在于,它在文中明确指出上至王公大臣,下到黎民百姓的土地必须一一清查,这一方面说明中国传统的“民本”思想,另一方面也证明清朝已是危如垒卵,无力自保了。
目前,该文物已经引起国家档案局的高度重视,他们希望辽宁方面能够在明年将这一“国宝”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名录》。该“名录”从去年开始评选,其目的是要将我国目前最重要的档案分期分批列入,然后加重对这些遗产的保护力度。目前辽宁省档案馆已经有4件文物被列入该“名录”。
据了解,辽宁省档案馆内的一些档案是从清朝流传下来的,此前档案馆也对此类档案进行过整理,但都没有发现这件国宝。
(华商晨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