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掘墓人?!
通过关系向银行恶意骗取的房地产贷款以及提供虚假按揭从银行贷出来的款项,大部分都有可能转化为银行的不良资产。虽说这部分钱不在少数,但不足以颠覆商业银行的整个体系,而如果再加上银行为整个房地产市场提供的资金,便足足能够撼动当今并不强大的中国商业银行业。
房地产业是一个资金密集型行业,不依靠银行贷款支撑是不可能的,但关键问题是对房贷度和量的把握。当今,我们的银行,无论是商业银行还是股份制银行对房地产业的贷款额度,都已严重超标。据4家上市的股份制商业银行2002年年报显示,房地产类公司客户的贷款余额占全部贷款余额的10%以上,民生银行最高,达到14%。而国内某大型商业银行有关负责人透漏,该行的房地产公司贷款除了以前积累的历史遗留问题,房地产开发贷款、房地产流动资金贷款和建筑业不良贷款都占有较高比例,超过20%。另外, 在房地产贷款已经引起央行及国家审计署的高度警惕的现在,动辄就数百上千亿的房贷资金,依然源源不断的流入房地产市场。据最新统计数字表明,5月份工商银行房地产公司客户贷款余额达1396.9亿元,比年初新增223.3亿元。同月建设银行房地产公司客户贷款余额2087.4亿元,比年初新增275.9亿元。
就是这些源源不断流入的房地产市场的贷款,给我国的商业银行有意无意的挖开了一个墓穴。那什么时候,又是谁能把中国的商业银行推入这个早已挖好的墓穴呢?
其实,用不着别的,只要房地产价格大幅下跌超过20%、房地产泡沫的破裂,就能足以把中国的商业银行拖进墓穴。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研究报告认为,大量银行资金涌入房地产市场,并使之形成泡沫,一旦泡沫被挤破,它对经济发展的冲击将双倍于股市暴跌。例如20世纪80年代末的日本,房地产市场泡沫破裂对经济发展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使日本经济长期陷入了衰退,而由此引发的日本通货紧缩如今已令美国人和欧洲人犹如谈虎色变。 目前房地产价格的虚高意味着世界经济正面临着一个新的危险。因为在世界发达国家中,不动产已占到总财产的三分之二。在股票市场泡沫破裂后,不断上扬的房地产价格成为支撑世界经济的主要因素。一旦房地产价格暴跌,将严重打击投资者和消费者信心,经济发展将失去一根重要支柱。
而我国目前的经济现状,不正是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上面的描绘一致吗?况且,我国房地产市场全靠的是银行支撑,如果房地产市场真有得泡沫,泡沫破裂之后,支撑它的银行系统能不跟着一起破裂吗?当然,现在很多人都认为我国房地产市场没有泡沫,所以也就没有泡沫破裂之说,银行破裂则更是无稽之谈。那到底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呢?这是这一问题的关键。
有关泡沫的争论,近年来,在中国出现过两次,一次是2001年有关股市泡沫的争论,一次就是发生于去年年底并持续至今的房地产泡沫大争论。前者以股市暴跌,给股市泡沫作了最好的证明。而现在的房地产有没有泡沫呢?对此,各方人士找出了所有有关房地产市场的数据、资料,来对比论证我国的房地产市场到底有没有泡沫,争论至今,结果还是不一而终。
如果有谁企图从争论中,得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来,这就是幼稚。不过,我们可以随便到北京、上海、深圳、广东等大城市转一转,心里头就会大概清楚,房地产市场有没有泡沫了。
就拿北京来说吧,三环附近,随便不起眼的一个楼盘,开口价就是五六千一平米,稍微再好点的就七八千、甚至上万元的比比皆是。而北京人的收入呢?问问看看自己的亲朋好友,就知道了,买得起能有几个?那让你说房地产有没有泡沫,价格该不该降?
据说被媒介批露出的存在虚假按揭的楼盘价格已处于雪崩状态,泡沫已开始破裂。比如广州市已经曝光的虚假按揭楼盘,目前的价格与进行按揭时相比,降幅都达到了40%---50%,有的甚至下降超过了60%,均远远高于广州市房地产市场的整体降幅。从中又出建设费又出了买房费的银行能收回多少本钱呢?
面对此番情景,统筹大局的中央银行紧急出台121房贷新政,扼制房地产贷款泛滥之风。
整顿房贷,投鼠忌器
然而,2003年6月5日,中央银行的121房贷新政出台,但与之相配套的相关实施细则,却迟迟拿不来。于是有媒体评论说:“尽管央行的举动看起来是在‘开冷气’,但政策层面却又暖风频吹。”7月30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其中一项重大的议题就是研究促进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会议听取了建设部关于房地产市场发展情况的汇报,肯定了房地产行业的作用,认为促进房地产市场持续健康发展,有利于扩大内需,促进消费,改善居民居住质量,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对次,很多人开始迷惑起来,中央政府对房地产泡沫问题到底是持什么态度呢?
笔者认为,中央政府对房地产贷款问题,有投鼠忌器之嫌。因为,在当今这样一个敏感时期,如若搞一刀切,不但无法化解金融风险,而且,弄不好还会导致房地产价格下降,使某些地区房地产泡沫的提前破裂,加大加重金融风险,导致经济国民经济受损。所以说,此时对此事,政府采取柔和政策,不失明智之举。
如果把中国股市比做一艘迎风远行的大船的话,房地产泡沫就是它行进当中的一个暗礁,这不是中国金融业的全部悲哀,它的悲哀是寄存于银行内部偷偷潜伏的蛀虫们!
俗话说,千里固堤毁于蚁穴,迎风破浪的大船被蛀虫咬沉,这话确实有道理。中国的银行业这条千里防洪大堤或说是一艘破浪远行的大船,正在遭受着大大小小蛀虫们的侵蚀。
一声叹息 银行业的蛀虫们
从近年来,中国金融业发生的恶性事故来看,隐藏在银行内部蛀虫们,不仅基层的支行里有,在银行的高级管理层中更有。一位业内人士曾不无感叹的说:“中国银行业的蛀虫太多了,他们潜伏在大大小小的商业银行或股份制银行里,看不清,辩不明。”
下面,我们就以中国银行为例,看看近几年来,中行的蛀虫们是什么方法盗窃银行资金、侵吞国家财产,视人民利益于不顾的!
如果常看凤凰卫视的人,都会记得几年前,在凤凰卫视中文台滚动播出的一句广告词:“投资中国银行,实现心中理想”。但是,2002年1月18日,针对中国银行的两张罚单使幼稚的人们从梦中惊醒。这两张罚单是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与中国人民银行联合发出的,是对中国银行的违规违法行为做出的处罚: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将向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管署交纳1000万元罚款,其母公司中国银行向中国人民银行交纳1000万人民币罚款,两项罚款总记20000万美元。这两笔罚款都是两国监管当局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罚款。罚款原因美国方面说主要是由于不安全和不可靠的行为遍及中国银行在美国的三家分行,给单个客户风险暴露过高、协助一桩信用诈骗案和一桩贷款诈骗案等等。
这笔罚款对于美国财政部货币监理署来说,就像是天上掉馅饼,而对于中国人民银行来说,则是大饼卷指头自己咬自己。应该说这其中收获最大的是受罚者中国银行,因为从中挖出了几条大蛀虫。
首先,就是前中国银行行长王雪冰因在中国银行某些分行的贷款事项中负有直接或间接责任被免职。据称王雪冰却被查出在任美国分行总经理及中银总行行长期间,涉嫌收贿并违法贷款。
其次,一个从1992年到2000年,隐藏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八年之久,内外勾结的欺诈团伙被查处。这起欺诈案件说是一个团伙,其实只有3个人,其中周强和陈平是一对夫妇,他们通过一个名为NBM的公司及相关公司,从中国银行纽约分行骗取贷款。欺诈团伙三个人中的另外一个在中行内部,是一位叫杨仲琦的信贷部门副经理。他与周强夫妇配合,共同作弊,使中国银行纽约分行八年间损失了3400万美元。
然而,几乎是在中国银行纽约分行被罚款的同时,在国内的曝光了中国银行开平之行的许超凡等三任行长九年内盗窃银行资金4.83亿美元案,这惊暴了建国以来最大的银行资金盗用案。于是,中国银行在国内的几条大蛀虫被挖了出来。但可惜的是,该案暴露后,亏空款项一分都没有收回。
其实,中国银行开平支行资金盗用案在2001年10月12日就已经被发现了。据说当时是在中国银行集中个分支机构的电脑中心反映出的帐目中发现了这笔高达4.83亿美元的亏空。随后,中行总行对此展开调查,随着案发范围的逐步缩小,先集中在广东省,最后,锁定到弹丸之地的开平市。10月15日,犯罪嫌疑人时任中国银行广东省分行财会处处长的许超凡和中国银行广东省支行的两名行长余振东和许国俊突然失踪。原来许等发现苗头不对,偷偷使用准备好的假护照逃离国内了。随后的进一步调查显示,不仅许超凡等三名犯罪分子逃之夭夭了,连他们的家眷也早就移居海外了。
灾难深重的中国银行经过纽约分行事件、开平支行资金盗用案,人们以为的蛀虫被清干净了?2003年5月周正毅房地产贷款事件东窗事发,又把中国银行香港分行的一条大蛀虫--中国银行香港分行副董事长兼总裁刘金宝扯了出来。据称周正毅在收购建联通的的过程中,自己没有出一分钱,竟以被收购公司的股票为抵押,透过作为财务顾问的中国银行国际和时任中国银行香港分行总裁刘金宝的私人关系,私人借取22亿多元的过渡性贷款,除其中的17亿元用作收购外,余下5亿多作为后备信贷额。此事败露后,大家无不为中银香港捏一把汗!
从上面我们可以得出这样一个结论,从国内到国外,从行长到支行长再到信贷部主任,中国银行业里的蛀虫不仅仅是位高权重者独有,只要是稍微有点权利的职位都有可能滋生大蛀虫。
我国银行里的蛀虫不仅是中行有,如果细细的查,哪家银行里都少不了。就是这些蛀虫们在侵吞着国家资金,其实都是老百姓的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