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慌,因为还未掌握病源和治疗的办法。发愁,是病毒传播既速且广,连专业的医生护士亦难以自保,能不使人担忧?假如前线医护人员继续“中招”,病人数字不能遏止,医院运作不下去,我们该怎么办?
国家主席对南方疫情深表关注,亲自巡视珠三角区域,对于人民的生命安全受到严重威胁,沉重地用上“揪心”和“焦急”来形容他的忧虑,由此可见疫情之严峻。行政长官董建华最早奉召到深圳汇报情况,他向领导人表白,现阶段的香港,病毒并未受到有效控制,并且已经严重打击了各行各业的经营。胡锦涛主席的响应是,中央会全力支持特区的困难。
疫情坏到什么程度,香港才向北京寻求援助?国家能够提供的助力,究竟包括哪几方面?医管局主席梁智鸿医生说,在逼不得已的情况下,香港可能要向国内寻求医护人手方面的协助。假如特区政府是有比较全面的紧急应变意识,便该谨慎跟进主席的承诺,具体设想紧要关头的增援安排,否则,到了危急之时,落实支持会因思虑不周而出现狼狈的调动与错配的浪费。
自从非典型肺炎肆虐以来,特区政府屡受反应迟缓的批评,行政长官那些“打硬仗”和“我们一定赢”的言论,听了令人生厌,因为在这人心惶惶的时候,人们要求的是踏实的应付办法,绝非什么不着边际的空泛言词。《人民日报》前天一篇以非典型肺炎为重心的评论员文章,也是以“一场硬仗”形容疫症,强调“要把保护人民群众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而“……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是坚决、果断和有效的,非典型肺炎疫情是可以防治和控制的”,更是似曾相识,因为遣词用字,根本就是董建华日来发表公开谈话的“翻版”。中国官场的官样文章,那份如出一辙的言大而“空”,真是最要戒除的习气,不但纵容思想懒惰,并且妨碍听众意识水平的上进。
这场瘟疫使中国的国际形象深受损害,原因是发布疫情的讯息,不尽不实,外国对她的其它统计信息也一并怀疑起来,那是无可避免的。如何改善通报机制、比较不同省市对付疫情的办法和效果等,是须要切实探索以广周知的事,空唱什么“措施坚决”、“果断有效”、“疫情可以防治和控制”等,在人们还未知道如何有效预防和治疗这个病症的时候,言过其实的豪情壮语,仅足以惹人恶心。
由于幅员广,人口庞杂,中国未有精确的疫情统计和发布机制,绝不出奇,也用不着为此而感到难为情,只要务实改进,当可慢慢改变外界的观感。由于政治考虑或不明事理的愚昧,故意隐瞒真相,那才是信实的污点。其实疫症肆虐,有什么值得羞耻而不宜见光?西方社会对爱滋病那种较少歧视的坦荡态度值得我们借鉴,事实俱在的众人之事,自欺欺人的隐瞒,会使很多制定政策的判断因失实而失准失误,为害之大,超乎想象。要是这次疫症初起之时便有清晰的警告讯号(或官员肯虚心地接受梁秉中教授的“提点”),邻近地区又及时警觉做足防御措施的话,也许便能大大缩小疫症扩散的范围,国际社会也就不会那么震动以至对中国有了偏见。
SARS对中国作为“世界工厂”的地位非常不利,早已饱受经济困扰了好几年的香港,经此一“疫”,更是“贫”、“病”交逼;在人命攸关的大前提下,解决财赤显然已经不再那么重要,及早为民纾困,援助因百业萧条而生计无着的市民、不计成本地支援拯救人命的医疗队伍,那才合乎人性!
特区政府当初基于商贸旅游的考虑,低调响应疫症猖獗的威胁,结果做起事来,着着落后于形势。领导班子已为此事饱受批评,如今再说这样不对、那样不是,均无补于事;更何况瘟疫这回事,政府干练,百姓吃的苦头也许会少一些,政府没有本事,人们还是要一起面对。对一个只讲同气相求,把立法会民意代表的不同声音也轻忽玩弄的领导班子,我们能奢求什?他们不再倒行逆施,明白轻重,知道事情的先后缓急,港人便当谢天谢地。
美国的“九.一一惨剧”,令国际性航空公司经营困难,合并、倒闭,不知凡几;香港的国泰航空年来尚能维持盈利,很了不起;可是疫症一来,国泰也要发出盈利警告,盛传要作全面停飞的部署,更是一个港人难以置信的“噩耗”。在气氛低沉的日子,经济活动锐减,起居秩序“入定”,学生不上学、朋友不约会、生意“冇得倾”;除了伊拉克战况,疫情成了生活的焦点,环绕它的一些微枝末节,竟也教人看出一些平日并不在意的意义--譬如群众的自私未必自利;譬如有意作表率者,结果作出适得其反的表现;譬如患难见到的并不是可贵的真情。
阿当.史密斯认为“自利”是推动经济的一大动力,笔者向来景从这位大师的看法并时加推介;这次瘟疫蔓延,“自利”不等于不兼顾“公德”,二者并不乖悖亦不矛盾便有显浅的验证。香港疫情重灾区--淘大花园和牛头角下,最近天天在传媒曝光;我们从报道看到两个屋苑屋的个别家居不乏整洁一类,可是大厦的天井、渠口、信道和檐篷的污水垃圾,则无人清理;外人一看便知道“各家自扫门前雪”并不足以消除病毒传播的威胁,出于“自利”便不能置“公德”于不顾,大家应当反省。
居民中,有人激动地斥责卫生当局办事不力,未有彻底清理他们住处附近的垃圾。把清洁家居周围的所有责任,推到政府头上,让人看到香港的公民水平,确很低落,患难中所见到的真情并不尽都可贵。
行政长官的夫人蒙头盖脸,以一身密封的装备,跑到牛头角下派发防炎包,同时呼吁居民切记洗手、注意个人卫生。虽然只是一种姿态,毕竟也算是个有心人,可惜在应对方面,她口不择言,经传媒广披,市民原来对她好感不大,此后又添一笔。深入爆发疫症黑点,记者问董太害不害怕,她冲口而出地回答∶“当然怕啦!我只不过是义工咋。”这话不但使受薪的前线治疫工作者反感,当义工的也觉荒谬。因为前者会听出言外之意,是受薪和专业的,即使“送死”也属本分;而义工们听了,则会感到自己经过考虑,克服忧惧然后决心从事的义务工作,何以要被一句“我只不过是义工”而被踏扁?在传媒铺天盖地的今天,作为表率人物,偶一失言的瑕疵被传媒无限度“放大”,那是值得同情的,可是经常犯上失言的错误,便是行事漫不经心的轻率。发生天灾人祸本是领导人表现“急民之所急”的大好机会,唐太宗便是此中的高手。《贞观小断》(明刊本,作者不详)记蝗虫肆虐,飞入宫苑,唐太宗见之,掇数枚,祝之曰∶“民以榖为命而汝食之,宁食吾之肺肠。”举手欲吞,左右谏之曰∶“恶物或成疾。”上曰∶“朕为民受灾,何疾之避?”遂吞之……。即使唐太宗在做戏,还是有表率人物值得借鉴的示范作用。
世间难免会有灾害,SARS肆虐,港人若能领会不弄虚、不作假、不诿过地谨慎应付困难,才是克服困难之所本,那就是一个长进的标志。经患难、见真情,希望港人见到人性光辉一面的真情,不是伪善不诚的嘴脸。
(原载《信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