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医生眼中的邓小平

发表:2003-03-30 23:50
手机版 正体 打赏 0个留言 打印 特大

一个平凡人能在伟人身边工作过,是一段很不平凡的经历。按照中央规定,首长保健医生一般保健期限是一年,而傅志义由于工作出色,则在邓小平同志身边工作了整整3年,这段经历就显得更不平凡。

  1980年8月至1983年8月,傅志义被解放军总医院派到小平同志身边担任保健医生。当时,改革开放起步阶段,正是百业待举,百废待兴。作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总设计师,小平同志运筹帷幄、举重若轻的伟人风范,给傅志义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

  2月19日,在邓小平逝世5周年前夕,傅志义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并深情地回忆起小平同志的风采……

沉默是金

  小平同志在中国政坛上曾三起三落,历经磨难。多年的政治生涯,使他养成了少言寡语、以柔克刚的性格。每天,他大多在8时左右醒来,按响电铃,值班护士进去给他测量血压。洗漱后,就在书房兼办公室里吃根油条、喝杯牛奶。接着,便开始批阅文件,一般在10时前后就会将秘书们送来的各种重要文件处理完毕,然后去看看自己的外孙女羊羊(邓榕的女儿),与年仅二三岁的羊羊说上几句话。之后,如有会议或外事活动,便乘车外出;否则,就坐在沙发上读书看报……晚饭时,全家人聚在一起,四世同堂,要坐两桌子,子女们边吃饭边聊天,把外面的信息带回来,小平同志只是默默地吃饭,从不发表意见。傅志义在他身边工作时,难得看见他与工作人员、子女们说上几句话。

  语惊四座

  会见外宾,是小平同志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会见刚开始,一般都允许傅志义等工作人员和记者在场。傅志义刚调到邓办不久,记得是1980年8月21日和23日,意大利女记者法拉奇就国际关注的一些敏感问题到中国采访。法拉奇有备而来,提出一连串的棘手问题,而小平同志则从容不迫,有问必答,特别是对她精心设置的“提问陷阱”,小平同志都巧妙地作了精彩的回答。此事在国际上受到好评。两年后的9月30日,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博士访华时,对小平同志说:“我看到你与法拉奇的谈话,你是唯一同法拉奇谈话取胜于她的人。”

  据傅志义观察,小平同志会见外宾前一般不看什么资料,而是该干什么干什么,有时甚至还翻翻武侠小说。每次会见,大都安排在上午10时以后。到时间了,工作人员进门提醒一下,他放下手中的书报,换上衣服梳梳头,便驱车前往会见地点。有时提前一个小时,去北京饭店理理发,吹吹风,再见客人。他的时间观念很强,一般都是准时出现在会见厅。在傅志义的记忆中,唯一例外的是利比亚总统卡扎菲来访,会见时间已过了,卡扎菲还没到。工作人员心里很焦急,而小平同志却安之若泰,静静地等待着。十多分钟后,卡扎菲的车队才停在人民大会堂前,车门打开,先是两队武装整齐的女卫兵冲了出来,站成两排,然后卡扎菲才下车。对此,小平同志微微一笑,表示理解。

“尽量少工作”

  过去,一些回忆文章常常用“通霄达旦、日理万机”等字眼来形容领袖们的工作状态。而傅志义在小平同志身边工作时,却发现他是个善于处理工作与休息关系的伟人。

  小平同志曾对外国朋友讲过:“我的工作方法是尽量少工作。”美国记者华莱士采访小平同志时,曾问他每天工作多长时间,他伸出两个手指头,不无幽默地答道:“两小时。”华莱士听后,颇为吃惊。作为他的保健医生,傅志义计算过,如果扣除会见外宾、开会及外出视察,他每天坐在办公桌前的时间基本上是8时至10时,工作也就是两个小时。

  实际上,他的工作时间远不止坐在办公桌前这部分。据统计,傅志义在邓办三年中,他先后会见外宾180次,接受外国记者采访7次,参加各种重要会议61次,与中央负责同志谈话、会见党外朋友21次。此外,还有10次离京到全国各地视察等。

每天散步 18圈

  小平同志一生喜欢运动,晚年坚持散步。每天上午,只要不外出,他总要抽出十几分钟,在自家的院子里来回走走,伸伸臂踢踢腿,活动活动筋骨。雨雪天走不出去,他就在走廊里来回走动。小平同志散步的习惯是1959年腿骨折以后,在医生的指导下为锻炼恢复腿部的功能养成的。他每天坚持散步,几十年如一日,从不间断,而且散步时一声不吭。小平家的院子最大外缘约为140米,每天固定要走18圈。他散步时不说话,目不斜视,不用别人提醒,绝对一圈不多,一圈不少。

生性爱水

  小平同志喜爱游泳,不爱在游泳池里游,而是爱在大海里畅游。夏季,到秦皇岛、大连等海滨城市疗养、视察时,他几乎天天下海,并喜欢顶着风,迎着浪,钻进水里,勇往直前,游向大海深处。泳时采用蛙泳形式,头从来不潜入水中,一个姿式游下去,一游就是一个多小时。天气不好时,他要下海,工作人员和子女们从安全角度进行劝阻,他会笑着说:“你们不懂,雨天游泳才舒服,水里是暖和的。”为掌握时间,他游泳时,岸上有人专门盯着表,时间一到,就摇小红旗通知大家往回游。有一次,游到半截天降大雨,岸上马上摇起小红旗。小平同志说:“他们摇早了,还不到时候。”说罢,又继续往前游去。

  年轻的时候,小平同志为锻炼身体和意志,一年四季都洗冷水浴。年龄大后,冷水浴不能洗了,但洗澡习惯一直保持着,无论在家,还是外出,都习惯于星期六午休后洗一个热水澡,洗澡水中要加一小盆豆浆,这样对老年人干燥的皮肤可以起到较好的护理作用。

唯一“补品”

  小平同志生于1904年。1980年8月,傅志义去他身边担任保健医生时,他已是76岁的老人了。令傅志义奇怪的是,尽管他年事已高,又历经战乱、历经坎坷,身体却非常硬朗,平时很少用药,更没有什么补品,唯一算作“补品”的,是每天吃上几粒从国外进口的维生素。

  生活有规律是小平同志长寿的又一法宝。他家是到点就开饭,中午12时整,晚上6时30分,几十年不变,而且不随季节改变。他吃饭不挑食,厨师做什么,就吃什么。他最爱吃四川家乡风味菜肴:回锅肉、粉蒸肉、扣肉……特别爱吃大肥肉,自家制的霉豆腐、腌胡萝卜丝等看家小菜桌上常年不断。他家有个规矩,剩菜剩饭不许倒掉,而是做成烩菜、烩饭,下顿接着吃。小平同志曾幽默地说:“不会吃剩饭的是傻瓜。”每餐饭前都要喝两小杯茅台酒,这算是他的一点特殊享受。

体贴部下

  在北京期间,小平同志与家人一起用餐,工作人员则有自己的小食堂。外出视察人比较少时,工作人员也曾与他同桌就过餐。一次,他见傅志义吃菜少,就亲自挟了个鸡大腿放在其碗里,说:“年轻人,多吃点嘛。身体强壮,好干工作。”

  1981年4月15日,傅志义第一次随小平同志到外地,在沈阳住在北陵国宾馆,他老人家要在这里会见朝鲜劳动党领袖金日成。按照医疗组工作安排,护士每天早晚要给小平同志各测量一次血压,保健医生每周亲自测量一次。当大家住下后,傅志义发现其卧室距小平同志的卧室较远,从北京带来的电铃线够不着,晚上如有事无法发信号。如找当地负责人帮助解决,因时间已经很晚,又怕为了一截电线兴师动众,最后决定让傅志义睡在小平同志卧室客厅的地毯上。这一夜,傅志义睡在与小平同志相隔仅有几米远的地方,老是担心睡得太实,怕有事听不到误事,于是傅志义一夜未能入眠,天将亮时,才迷迷糊糊入睡。清晨,小平同志轻轻起床,到外面散步去了。他虽然什么话也没说,傅志义却极大地感受到了小平同志的体贴之情。

不耻下问

  虽然小平同志知识渊博,但他并不满足,对不知道的事物保持着浓厚兴趣。有一次,傅志义陪他外出散步。他突然走到路边一丛盛开洁白小花的灌木前,仔细端详着问:“这叫什么树啊?”看得出,小平同志非常喜爱这种小花。可傅志义平时对树木研究较少,无法回答,显得非常尴尬,小平同志却微笑着为其解围,说:“看来,我们都不晓得这树叫什么。”此事,傅志义一直记在心上。1997年5月,傅志义在上海动物园终于又看到这种树,便去找园林管理人员请教,终于弄清楚此树属蔷薇科灌木,名叫“喷雪”,国内很少见。遗憾的是小平同志已经逝世,傅志义再也无法告诉他这个答案。

长江日报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
荣誉会员

看完这篇文章您觉得

评论



加入看中国会员
donate

看中国版权所有 Copyright © 2001 - Kanzhongguo.com All Rights Reserved.

blank
x
我们和我们的合作伙伴在我们的网站上使用Cookie等技术来个性化内容和广告并分析我们的流量。点击下方同意在网络上使用此技术。您要使用我们网站服务就需要接受此条款。 详细隐私条款. 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