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坛筹委会主席前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指出,人口爆炸和急剧的工业发展,已令食水短缺和污染问题变得极为严重。
明报3月13日报道,迄今,人类已开发了地球上超过一半的淡水资源,其中九成来自淡水湖泊。天然湖泊──尤其是大湖泊,在经济、文化和生态环境上,均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但它们却同时非常脆弱,一经破坏,便十分难以挽救。一直以来,湖泊面临的污染问题被广泛忽视。环保专家警告,地球上逾半湖泊正因严重污染而渐渐由“活水”变成“死水”,势将对依赖它们为生的十亿人口带来“灾难性”影响。
“如今地球上已没有一个湖泊未受到人类活动的影响。我们正在毁灭湖泊,此举将对以湖为生的人带来灾难性影响。”世界水资源委员会副主席科斯格罗夫说。
■“内伤”难察随时爆发
世界水资源委员会是一个关注水生态的国际组织。该会指出,随□全球人口增长和对水的需求增加,各地湖泊的生态环境正受到严重威胁:一是人们过度使用湖水(主要是用来灌溉)导致水位下降;二是湖泊往往成为附近工厂和民居的排污池,人们常会将工业、农业和家庭污水统统排入湖里,严重破坏湖泊的生态环境。
科斯格罗夫指出,即使湖泊表面看来未受破坏,但其实可能已严重“内伤”。“这时候若突然遇到一些变化,例如湖水温度改变,便会引发连锁反应,令湖泊生态在瞬间完全改变。当转变过程一开始,便难以制止。”他说。
■非洲最大湖鱼群大量死亡
专家表示,湖泊污染是一个很难根治的问题,因为污染因素互相牵连,解决了一个威胁通常会导致另一个威胁加剧。
最明显的例子是非洲最大湖泊、位于乌干达和卢旺达的维多利亚湖。该湖在过去二十年间,因附近城镇排出的污水导致藻类大量繁殖,令数种鱼类因无法适应环境改变而死亡。由于水藻问题严重,渔民现在已不能在湖上撒网捕鱼,生计顿受打击。
■淤泥覆盖中国太湖70%
另一个令人忧虑的湖泊是中国江苏省的太湖,据一项于九九年公布的调查显示,全个太湖有近七成面积被淤泥覆盖,几乎可让人在水面行走。
湖泊资源受到破坏,会危害到湖区人口的生计。若饮用了不洁的湖水,更会导致疾病感染。此外,污染对用湖水灌溉的农作物,亦会造成破坏。然而,许多国家在处理环境问题时,却往往把湖泊的优先次序押到最后。
在工业国家,浅水湖泊最易遭殃──特别是位处农业重镇的浅水湖。由于居民大量抽取湖水灌溉农作物、利用湖水当食水或作工业用途,严重加速了湖泊的干涸危机。美国第二大湖奥基乔比湖便是其中一个面临威胁的浅水湖,目前其平均水深已降至只有三公尺;在哈萨克和乌兹别克之间的咸海湖,更因农业灌溉增加,在三十五年间戏剧性地由全球第四大湖下跌至第八大;全球最深湖泊、位于俄罗斯的贝加尔湖,亦正面临附近工厂污染的威胁。
当湖泊水质恶化,便需花费长时间和大量人力物力去恢复湖泊的健康,然而能成功挽救严重污染湖泊的例子少之又少──尤其是大湖泊。位于美国西雅图的华盛顿湖是其中一个罕见的成功例子。该湖曾因磷污染物滋生大量藻类,而变得非常混浊。当局在一九七○年代斥巨资建造污水处理厂清洁湖水,并将废水排到湖泊流域以外的地方,才令华盛顿湖起死回生。
■桥本龙太郎吁正视
世界水资源委员会指出,管理湖泊除了要解决技术、经费和行政等问题,还有赖大企业、公众和政府的支持。但在发展中国家,因政治不稳和经费短缺,令依赖各国共同参与的流域管理计划难以实施。委员会希望将保护湖泊的信息带到公众,以舆论压力促使各国政府加快处理湖泊污染问题。
“如果我们要建造一个和谐无争的二十一世纪,身为地球人类的我们首先应要除去可怕而夺命的食水短缺问题,以及因水源导致的食物污染问题……”桥本龙太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