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新制定并公布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是我国第一部系统针对民事诉讼证据问题作出的司法解释,共83条,定于2002年4月1日起施行。它对举证责任作出具体规定: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或者反驳对方诉讼请求所依据的事实,有责任提供证据加以证明。如果不能提供证据,或提供的证据不足以证明其事实主张的,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将承担不利后果。它同时还对实践中经常遇到的专利侵权、高度危险作业致人损害、环境污染致人损害、共同危险行为致人损害、缺陷产品致人损害、搁置物或悬挂物致人损害、饲养动物致人损害、医疗行为侵权等类型的侵权诉讼应当如何适用举证责任倒置的问题作出明确规定。
为明确举证的时限问题,高法公布的司法解释还规定,法院在送达受理案件通知书和应诉通知书时,可以根据案件情况指定举证期限以及逾期提供证据的法律后果。如果当事人在期限内没有提交证据,将被视为放弃举证权利。
这个司法解释也明确了法院调查收集证据的范围和条件。它规定,当事人可以申请法院调查收集下列材料:属于国家有关部门保存并须法院依职权调取的档案材料、涉及国家秘密、商业秘密或个人隐私的材料;当事人及其诉讼代理人确因客观原因不能自行收集的其他材料。
高法公布的司法解释还对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当事人可在法庭上提出“新的证据”作出界定,以便庭前固定证据、固定争议焦点和诉讼请求。另外,它明确了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和证据标准,完善了法官依法独立审查判断证据的原则,并将“非法证据”明确限定在“以侵害他人合法权益或者违反法律禁止性规定的方法取得的证据”的范围之内。
据介绍,现行民事诉讼法只有“谁主张,谁举证”的原则规定,缺少操作性强的具体制度,易使当事人不明确举证责任的内容和后果,缺乏举证意识,不能最大限度地保护自己的利益。部分当事人钻法律空子,故意拖延诉讼。这不仅损害了对方当事人的利益,还严重干扰诉讼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审判资源的浪费和审判效率的降低。此外,由于法律规定过于原则,法官拥有的裁量权过大,容易导致部分案件裁决不公。证据问题已经成为我国民事审判制度改革的瓶颈之一。
新华网
短网址: 版权所有,任何形式转载需本站授权许可。 严禁建立镜像网站.
【诚征荣誉会员】溪流能够汇成大海,小善可以成就大爱。我们向全球华人诚意征集万名荣誉会员:每位荣誉会员每年只需支付一份订阅费用,成为《看中国》网站的荣誉会员,就可以助力我们突破审查与封锁,向至少10000位中国大陆同胞奉上独立真实的关键资讯,在危难时刻向他们发出预警,救他们于大瘟疫与其它社会危难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