唱片界不景气,流行音乐生不如死,歌手视进棚录个人专辑为幸福。即使是大牌歌手,唱片公司出唱片和卖唱片的收支可以打平就大叫阿弥陀佛了。
专辑还得出,现状还得维持,促销是不二法则。孙燕姿和歌迷长城放风筝的活动和剑走偏锋的歌手比起来,可算是小巫见大巫。要说歌手炒卖唱片的本事,那真可谓花样繁多,数不胜数。都说娱乐界事多事乱,其实也无奈,眼看着唱片就要推向市场,不弄点新闻搞搞,又怎么在红红绿绿的唱片堆中吸引到歌迷的目光呢?
常规武器
签售、歌迷会
杀伤力:3级
能一睹心目中的偶像,得到他/她的亲笔签名,对追星族来说是增加流行触觉的时尚之举。歌星们也乐得在自己的专辑上签自己的大名,舟车劳顿与签名售带举办歌友会的成就感和满足感相比就不算什么了。但是大众传播媒体的发达,让歌迷在电视上几乎天天可以得见自己的偶像,再加上时间地点的限制,签售和歌迷会成为常规武器就不足为怪了。
多变武器,
照片封面造型
杀伤力:3级半
歌手卖专辑,同时也是在卖个性、卖自我。虽然郑秀文的国语专辑扳着指头也数得过来,但是内地喜欢她的歌迷甚众。就在于她的造型时尚前卫。专辑一出,相应的时尚潮流也就随之跟来。王菲的个性不仅表现在音乐上,更表现在扮酷的品位上,虽然模仿比约克的痕迹依稀可辨,好在她的模仿并不机械而是神似。去年那张《寓言》未出,但是有关她新造型的猜测为专辑抢了不少先机。
绯闻武器
酷男加靓女
杀伤力:3级半
以前的艺人绝对不可以有任何一点负面新闻,然而时代变了,没有新闻才是坏新闻,因此艺人一发片也就卯起来闹新闻。黎明是个中高手,因为外型英俊,具备炒作绯闻的基本装备。于是围绕他的美女名字多得数不胜数,拍一个电影就闹一个绯闻,增加票房;拍一个音乐录影带,就有心仪女友,变色龙也没有他变化快;拍广告更不必说。当然,闹绯闻也有诀窍,那就是最好能找到和自己同量级或更高级别的当红明星,如此才可能构成眼球效应。
口水武器
同行相轻
杀伤力:4级
文人相轻,站在同一个战壕打拼的歌手更是如此。最典型的就是惠特尼·休斯顿,她一张口矛头就直指玛丽亚·凯丽,玛丽亚也不甘示弱,立刻回骂过去。歌手之间的口水大战除了为大众增添笑料,更有为艺人和专辑造势之功效。可谓一举两得,惟一需要慎重的是要择好攻击对象,避重就轻,以免搞得自己被动。
复出武器
多年之后再回首
杀伤力:3级
艺人复出绝对是一个新闻点。多年前的某某当红歌手,退隐多年,因为灵感再现重出江湖,不但要拉拢新歌迷,更要稳固老歌迷。在唱片界低迷的情况下,新不如老是客观事实,老歌手的复出就更在情理之中。多年之后再回首,老迈歌手依然在。
大牌武器
明星阵容、豪华制作人
杀伤力:4级
别说是金牌制作人,就是一般的制作人现在也可以论成“金”字辈。原因很简单,人工费实在是太昂贵,更不用说有“名厂就是产名药”效应的金牌制作人了。即使这样,大牌制作的屁股后边还是跟了一大群歌手,孺子不可教或者没有点过硬的人情,排队这关也过不了。排上队也交上钱,大把的银子花出去之后,唱片出来了,唱片公司自然要大张旗鼓宣传。歌迷买的是专辑,制作人可是质量的保证,按照孙子兵法的诠释,这一招应取名“釜底抽薪”式。
翻唱武器
没主打找欧美
杀伤力:3级
翻唱的“习俗”在香港表现得最为明显。主打歌空缺,嗷嗷待哺之下“拿来主义”就派上了用常把欧美和日本最流行的歌曲拿来,重新填词之后,由大牌歌手重新演绎之后风靡大街小巷指日可待。张学友、林忆莲、萧亚轩都有亲身经历。好在“拿来主义”也是学习的一种手段。不然歌坛大兴卡拉OK之风,实在是歌迷和歌坛之大不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