暱稱:
*
已有
3
條評論,共
0
人參與
(看不見請點擊“驗證碼”刷新)
請輸入上面看到的數字:
暢所欲言,各抒己見,理性交流,拒絕謾罵。限350字。
排序
先發表在前
後發表在前
最多頂在前
最多討論在前
每頁5個討論串
每頁10個討論串
每頁15個討論串
看全部
分頁:
看中国网友
1樓
自由时代远未到来,中共囚禁了和平奖,并且继续进行计划生育大屠杀。
2012年10月13日 16:49
19
頂
回覆
舉報
793813
470376
01/
19
1350118193000
1
回音盒
2樓
虽说对莫言先生知之甚少,但一提及当年在西柏林国际电影节获奖影片《红高粱》又勾起了困惑和无奈的感受。得知今年诺贝尔文学奖花落有主后这种感受再次袭来。莫言先生凭借着周旋在极权体制内娴熟的技巧终于“感动”了诺贝尔奖评委而“拔得头筹”。巧妙地回旋于专制与创作之间收获果实的中国“文化人”初次尝到了采摘的喜悦。当作家莫言出人意料地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相当一部分中国人包括莫言本人产生了一种错觉:“我们的价值标准真的与文明世界接轨了”。如果指责莫言获奖的批评者没阅读过莫言的作品,那么一部中国百姓家喻户晓的《红高粱》足以品味出莫言先生的文笔风格。莫言先生获得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后引来如此多的批评声音其中之一是质疑诺贝尔奖评委有意讨好北京以修补双方之间的裂痕。果真如此的话,就不能不说国际政治变得越来越堕落。对比美国总统奥巴马被授予诺贝尔和平奖过于贸然草率,此次莫言获奖则更凸显了诺贝尔奖评委的幼稚可笑。毫无疑问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渗透了政治考量。莫言的获奖把中国的文学创作及文化创新带入病态的发展轨迹。与其认为本年度诺贝尔文学奖是对莫言文学作品的褒奖不如说是对中国文化人在险恶环境中“生存技能”的肯定。显然该奖项的文学价值已经让位于政治需求的算计。感叹之余惟有寄望于此次中国人获奖能为大陆的文学创作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而不是产生更多如莫言那样聆听着专制脉搏跳动的“时髦”作家。
2012年10月13日 19:31
15
頂
回覆
舉報
793848
470376
02/
15
1350127888000
1
看中国网友
3樓
莫言之后依然“莫言”。
2012年10月13日 21:36
16
頂
回覆
舉報
793885
470376
03/
16
1350135363000
1
分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