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西遭遇60年來最嚴重旱災,土地乾涸龜裂。(圖片來源:網絡圖片)
【看中國2025年4月25日訊】(看中國記者蔡思雲綜合報導)近幾個月來,中國廣西壯族自治區遭遇嚴重大旱,從去年11月至今累計降雨量為110毫米,是1961年以來同期最低。全區乾旱面積達97.5%,旱情對人畜飲水、農業生產造成嚴重影響。
據央視、新華社等媒體報導,近來廣西遭遇嚴重旱災,估計經濟損失高達2.1億。4月19日,廣西水利廳啟動旱災防御三級應急響應。
截至4月21日,已有11個市、52個縣區出現乾旱災害。旱區主要集中在桂林、柳州兩市南部,以及河池、百色、賀州、來賓、貴港、南寧、梧州、玉林、欽州等地。
據廣西氣象部門統計,2024年11月至2025年2月,全區平均降雨量不足40毫米,創歷史同期最低紀錄,較常年同期驟減70%-80%。
據水文部門統計,2025年3月中旬以來,廣西有3678個監測站無有效降雨,江河天然來水量呈持續偏少態勢。
這場持續幾個月的大旱令廣西、河南農民十分憂心,網路上開始出現大量求雨的影片。當局見狀連忙出面闢謠,指稱祈雨場面純屬「擺拍」,但承認確實有旱情。
除了廣西之外,河南、河北、山東、湖北等小麥主產區,近半年來也遭遇了乾旱少雨的氣候。雖然一些地區可以透過灌溉的方式來補救,但有些地方因地形關係無法進行人工澆灌,產量仍受影響。
南方週末報導,廣西貴港市覃塘區的韋春基種了200畝甘蔗。在乾旱季節裡,他每天僱兩名工人專門負責從河裡抽水,拎桶澆了一個月的甘蔗。他表示,村裡很多甘蔗戶,河水根本不經用。
在中國有超過60%的甘蔗產於廣西,這裡是全國最大的甘蔗生產與製糖基地,被譽為「中國糖罐子」。
往年清明時節,廣西多雨,正是甘蔗出苗、施肥的時候,但今年同期卻沒有降雨,持續八個月的乾旱將土地撕開一道道裂口。
4月15日,貴港市方竹村的一名90後女孩發布的一則短視頻引起廣泛關注。她站在乾涸龜裂的池塘上說:「為了救甘蔗,鄉親們已經挖了二十多口井了,抽水機幾乎沒有停過。」
她在後續視頻裡呼籲:「乾旱需要報導,廣西很多地方都在經歷相似的旱災。」
一名南寧市民表示,自2024年中秋至今,沒有下過一場正經的雨,「只有一次很毛的毛毛雨,說幾句話就停了,連螞蟻都沒喂飽」。
40歲的梁振光是一位老蔗農,他從10歲開始就跟著父母種甘蔗,對一整套種植流程再熟悉不過。先耕地、開行,把甘蔗砍成每兩三節一段的長度,埋進地裡再施肥,直到甘蔗冒出新葉,施肥培土。如果雨水充足,年底甘蔗收成就好。
梁振光的老家在廣西崇左市瀨湍鎮,該地被稱為「中國糖都」。每年正月十五前後,當地家家戶戶都種完了甘蔗。但今年因受乾旱天氣影響,他們遲遲沒有種植新甘蔗。
梁振光說大家都想再等等:「我們這邊人都有個觀念:這幾個月就會下雨。」
2月,村民收完了上一季的甘蔗,為了應對乾旱,開始著急買水箱。能裝三噸水的塑料水箱,每個將近1000元。
到了3月,梁振光耗不住了,甘蔗再不種不行了。「今年的地很硬,耙了兩次,強行種下去的。」他買到水箱沒多久,就聽說農資店的水箱時不時就斷貨,需要排隊預訂。
天氣預報顯示,未來幾天廣西會頻繁降雨。這有利於緩和旱情,但部分地區累計降雨量較大,須謹防旱澇急轉,警惕次生災害的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