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片:余茂春3月28日晚在華盛頓特區的季風書員內發表演講,其中談到川普治下的美中關系轉變。(攝影:曹明/看中國)
【看中國2025年4月10日訊】(看中國記者曹明報導)美國的對等關稅措施在4月9日正式生效,但面對中國拒絕妥協、並對美國商品也加徵高額報復性關稅,總統川普迅速回應,宣布對中國之外國家暫緩對等關稅90天,而將對華關稅進一步升高到125%。伴隨美中貿易戰持續升級,曾在川普首任內擔任美國國務院首席中國政策顧問的余茂春最近在華府演講中指出,川普第二任的重點在於落實其對華強硬政策,而最重要的作法就是關稅。
現任美國哈德遜研究所中國中心主任的余茂春3月28日晚在華盛頓特區的季風書院內發表演講,其中談到川普治下的美中關系轉變。他表示,美國的對華政策在川普首任時發生了革命性的改變,華盛頓認識到中國(中共)才是美國的頭號「國家安全敵人」。在美國國會,有關制裁和防範中共威脅的法案幾乎都是近全票通過,並都由總統川普簽署生效,這是前所未有的。此外,從那時開始,美國的國家法律條令中認定的“敵對國家”包括6個,即中國、古巴、俄邏斯、朝鮮、委內瑞拉和伊朗。這也是Tiktok這洋的公司在美國不可能贏得法律訴訟案的原因--法院依據這些條令均認為,受中國這洋「敵對國家」控制的公司不應受到言論自由的保護。從川普首任政府直到目前,皮尤中心等知名民調都顯示,對中國持負面看法的美國人壹直佔比達80-83%左右。
不過,余茂春說,重新制定的美國對華政策在川普首任內未能全部落實,主要原因是川普當時把主要精力放在要和中國達成貿易協定上。此外,美國當時主導國防、情報等機構的人員都是冷戰出身,要改變他們的思想、承認中國是美國的頭號「安全威脅」很難。同時,川普首任內還處於如何生存下去的狀態,很多政策受到阻撓。美國的盟友都還想和中國做生意,美國提出不應讓華為5G進入各國電信系統讓很多盟友感到不爽。2020年1月13日,劉鶴赴美簽署第壹階段美中貿易協議,但他剛走,中國就宣布新冠病毒可以人傳人的消息。疫情爆發讓川普搞了3年的貿易協定白費,這對他來講是壹個巨大的震撼和震動。
分析川普的第二任期,余茂春指出,川普認為當初認定中國為最大威脅是完全正確的,而且民意普遍認同。當時阻礙對華政策落實的因素也都不存在了,因此現在的美國對華政策是非常的強硬、集中而有效,其重點就在於對華政策的落實執行。作法上,最重要的就是關稅,這是達到政策目的有效手段。
余茂春說,2018年,川普就已看到中國的產能過剩問題,比如中國的鋼材多年來實行傾銷,對美國的鋼鐵產業造成致命打擊。川普當時對中國的鋼鋁加徵關稅,並給予很多盟友豁免,但中國卻利用轉口貿易繼續傾銷。第二任內,川普對鋼鋁加徵25%的普遍關稅就是要堵住漏洞。此外,對加拿大和墨西哥加徵關稅也和中國有密切關系。川普首任內達成了美墨加貿易協議,希望實現供應鏈區域化,但結果是來自中國的直接出口減少了,但大量中國商品轉移到加拿大和墨西哥兩國生產或洗產地,並繼續傾銷來美,使這兩國成了美國最大貿易夥伴。不過,只堵住這兩個國家還不夠,因此美國商務部長又建議對外國商品普遍加徵對等關稅。這就是川普稱4月2日為「beautiful day」的原因,加徵這些關稅都與中國很有關系。
談到與盟友的關系,余茂春說,川普第壹任及拜登政府時期,很多國家和美國雖是盟友,但都想走「騎牆」的中間路線。但第二任,川普政府就要求這些國家必須在美中之間選邊站。典型的例子就是巴拿馬的運河問題,因為直接涉及美國的國安。格陵蘭的問題也很重要,因為如果中共要以導彈攻擊美國東部,就必須要飛越北冰洋。要針對中國的導彈建立早期預警,就需要掌控那裡。格陵蘭的稀有金屬資源對美國也具有戰略重要性。
「能下大棋」的國家只有美中兩國。中共非常希望烏克蘭戰爭能夠無限制地延續下去,因為可以轉移美國的戰略焦點。「聲東擊西」壹直是中共慣用的手段,目前是讓美國被其它地區事務幹擾,從而減輕對中國的壓力。而作為美國總統,其戰略藝術就是不要陷入這壹圈套,不要在中國以外過分地投入戰略資源。川普首任內,就對俄邏斯實現有效的嚇阻;在中東,透過亞伯拉罕協議,讓壹些阿拉伯國家與以色列實現和解。但在拜登上任幾週後,中國就和伊朗簽署戰略夥伴關系,同意向其輸送4000億美元的援助。2023年10月7日,哈瑪斯對以色列的進攻,背後就是伊朗。現在,美國就是要把戰略中心從中東和俄烏轉移到亞太。
近期,新加坡前總理李顯龍公開表示,若美中無法就貿易爭端找到出口,世界或將迎來80年來前所未見的「驚濤駭浪」,包括新加坡在內的各國都需要「系好安全帶」,並等待下車的機會。對此,余茂春表示,新加坡實際上壹直是中共向美國發起攻擊的壹個跳板。該國為中共的很多不明資產提供庇護。壹些對美國具有攻擊性的公司、如TikTok,總部都設在新加坡。中國還透過新加坡公司獲得大量美國禁運的英偉達芯片。他認為,新加坡在美中之間應該站穩腳跟,和美國保持壹致。
至於「80年未見的驚濤駭浪」,余茂春反問,應該如何採取行動來迎接這個「驚濤駭浪」?是向中共妥協還是迎頭而上?不能因為美中對抗的後果非常嚴重,就放棄了自衛的權利與自我防衛準備。中共最大的本事就是透過其文宣,讓國際社會認為其非常強大、戰無不勝。而中共的致命弱點就是習近平在拜登總統離任前的會晤中提到的「四條紅線」:台灣問題、民主人權、道路制度、發展權利。這些就是中共的命根子,並都與其意識形態相關。李顯龍的說法正是迎合了、或者說是客觀上幫助了中共的大外宣。
總結川普新政,余茂春說,老邏斯福總統有「Square Deal」(直接了當的交易),小邏斯福總統也有「New Deal」(新政), 杜魯門總統則是「FairDeal」(公平的交易),川普總統的政策或許可以叫做「Beautiful Deal」(漂亮的交易)?